Nature子刊丨再添好处!暨南大学张力等发现体育锻炼可有效预防环境压力引起的焦虑症

文摘   2025-01-26 19:44   安徽  

体育锻炼可有效预防环境压力引起的焦虑症。然而,神经回路机制仍然不完整。
2025年1月22日,暨南大学张力、韦计安及苏国辉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Treadmill exercise prevents stress-induced anxiety-like behaviors via enhancing the excitatory input from the primary motor cortex to the thalamocortical circuit的研究论文,研究确定了一条以前未识别的通路,该通路通过雄性小鼠的腹内侧丘脑(VM)核从初级运动皮层(M1)到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
除解剖学证据外,离体和体内记录都显示,在慢性约束压力(CRS)小鼠模型上进行14天的跑步机运动后,mPFC前边缘(PrL)区域的M1-VM输入的兴奋性增强。进一步的功能询问表明,该神经回路的激活对于指导CRS小鼠运动训练的抗焦虑作用既必要又充分。研究结果为运动范式下连接运动和心理区域的神经回路提供了更多见解,并暗示了神经调控治疗焦虑症的潜在靶点。
焦虑症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精神疾病,可能会诱发精神和身体症状。不同年龄组的焦虑发生率高,以及整个人群中超过10%的阈下焦虑障碍患病率引起了精神科临床医师和神经科学家的关注。尽管已有几代药物被开发用于缓解焦虑障碍,但不良反应或药物成瘾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应用。因此,需要采用非药物方法来提高治疗的总体效率。在人体研究中,体育锻炼是减轻焦虑障碍的有效措施。在慢性束缚应激(CRS)的啮齿动物模型中,我们的研究小组最近发现持续性跑步机运动训练可以预防焦虑样行为。对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神经发生、突触发生、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参与了运动介导的焦虑缓解,而潜在的神经回路机制基本上未受到关注
最近的研究揭示了焦虑症发生过程中复杂的神经回路网络。在涉及的主要大脑区域中,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被认为介导了啮齿类动物在慢性应激下的焦虑样行为,通过其特定的投射到杏仁核,海马或丘脑核。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跑步机运动增强了mPFC神经元活性,同时提高了压力恢复力。因此,研究在运动训练期间哪个神经回路调节mPFC活性是很有趣的。
M1-VM-PrL 通路的激活缓解了压力诱导的焦虑样行为(摘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mPFC的上游输入区中,杏仁核、下丘脑、腹侧海马体和腹侧被盖区(VTA)在焦虑发生期间,所有存在都破坏了与mPFC的神经连接。然而,目前的知识仅报道了长期运动后海马和mPFC树突棘形态的变化,并且没有归因于可能将身体运动转导到精神状态的特定神经回路。因此,研究假设可能存在一些神经通路将运动区域与特定核连接起来以实现心理功能,并且这些通路的功能完整性可能有助于解释运动对缓解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为了检验这一假设,研究者生成了一个小鼠CRS模型,并结合日常跑步机锻炼。为期14天的体育锻炼通过增强腹内侧丘脑(VM)向mPFC的投射,有效预防了压力引起的焦虑样行为。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运动训练中,初级运动皮层(M1)对该VM-mPFC通路的兴奋性输入增强。总之,这种M1-VM-mPFC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神经回路,用于说明运动减轻焦虑症的机制。
参考消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6258-2

Bioon细胞
“细胞”旨在促进细胞领域学术交流及转化医学研究. 期望我们定期提供的资讯信息能够为您的研究及临床提供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