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李毓龙团队揭秘神经肽-小分子神经递质共同传递在体内的动态差异和调控机制
文摘
2025-01-21 22:46
山东
本研究开发了全新的神经肽sNPF的探针GRAB
sNPF1.0
,首次在活体动物中探究了同一群神经元释放sNPF和ACh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特征,并筛选到选择性调控sNPF释放的Syt7和Sytα。这一新型的神经肽荧光探针有能力检测活体动物中内源神经肽的动态变化,无疑将帮助人们进一步研究神经肽的复杂调控功能。此外,神经肽与小分子神经递质共同传递在体内动态变化以及分子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神经系统如何利用神经肽和小分子神经递质共同调控复杂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图1. 同一群神经元共同释放神经肽和小分子神经递质的动态和分子调控机制模式图
神经传递是大脑信息交流的基础,其过程主要依赖于两种类型的囊泡:含有神经肽的大致密核心囊泡(Large dense core vesicle,LDCV)和含有小分子神经递质的突触小囊泡(Synaptic vesicle,SV)。传统的观念曾认为一个神经元只传递一种神经递质,但后续的研究颠覆了这一认知,研究发现,单个神经元可以传递多种神经递质,即共同传递(Co-transmission)现象。其有趣的是,无论是脊椎动物还是非脊椎动物,神经肽和小分子的共同传递是更为普遍的一种形式。这种共同传递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为神经系统调控赋予了更大的鲁棒性和易调性,在睡眠、昼夜节律、学习和记忆等生理功能以及诸多病理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深入剖析神经肽和小分子神经递质的共同传递机制,不仅能为我们揭开大脑信息编码方式的神秘面纱,更能帮助我们全方位、深层次地洞察大脑的运作奥秘。
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小分子神经递质的释放,对于同一神经元共同释放神经肽和小分子神经递质的时空动态以及分子机制知之甚少。
图2. 本研究关注的科学问题
2025年1月18号,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李毓龙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A high-performance GRAB sensor reveals differences in the dynamics and molecular regulation between neuropeptide and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功开发了首个用于检测果蝇神经肽--短神经肽F(short neuropeptide F, sNPF)的探针GRAB
sNPF1.0
,并巧妙结合已发表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探针GRAB
ACh3.0
(简称ACh3.0),借助活体成像与光遗传技术等前沿手段,深入探究了活体动物中同一群神经元释放神经肽和小分子神经递质在时空动态上的差异,以及背后复杂的分子调控机制。
研究人员将目光锁定在果蝇的嗅觉学习中枢,蘑菇体肯亚神经元(Kenyon cell,KC)上。这群神经元在释放乙酰胆碱(ACh)的同时高表达短神经肽F(sNPF),为深入探究神经肽和小分子神经递质的共同传递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此前,李毓龙团队凭借基于GRAB探针策略(GPCR-Activation Based Sensor)成功开发了针对ACh的荧光探针ACh3.0,这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因此,研究人员首先基于GRAB探针策略开发了第一代绿色的sNPF探针GRAB
sNPF1.0
,该探针在培养的细胞中展现出卓越的细胞膜定位能力,能够迅速响应外源sNPF,且具有极高的分子特异性,对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无明显干扰。借助这一新型探针工具,研究人员在活体果蝇的蘑菇体KC神经元的水平叶区域成功检测到高钾溶液、光遗传以及气味等刺激引发的sNPF信号的上升,这标志着在活体动物中实时监测神经肽动态变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图3. GRAB
sNPF1.0
可以特异性地检测内源神经肽sNPF的动态
为了进一步研究同一群神经元释放神经肽和小分子神经递质的共同传递。研究人员结合已发表的ACh3.0,研究了KC神经元释放sNPF和ACh的时空动态和分子机制。有趣的是,与ACh相比,sNPF在空间上的释放范围更广,存在胞体释放的形式;在时间维度上,sNPF的释放和衰退均慢于ACh。在短时间的刺激过程中,无论是连续还是间隔时间的刺激,sNPF呈现出增强型的释放模式,而ACh则呈现抑制型的释放模式。在较长时间的刺激过程中,sNPF能够维持在较高水平的释放,而ACh的释放会逐渐消失,但在一定时间内又能恢复。这一系列发现揭示了神经肽与小分子神经递质在释放过程中的显著差异,为理解神经传递的复杂调控机制提供了关键线索,也暗示着两者存在不同的分子调控机制。
图4. sNPF与ACh具有不同的释放模式
因此,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究神经肽和小分子神经递质的分子调控机制,结果显示,首先,ACh和sNPF的释放均依赖于囊泡相关膜蛋白(Neuronal synaptobrevin,nSyb)。其次,本论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突触传递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突触结合蛋白家族基因(Synaptotagmin,Syt)进行了遗传筛选。筛选结果显示,Syt7和Sytα能够选择性地调控KC神经元中sNPF的释放,却对ACh的释放无调控作用;而Syt1主要参与调控ACh的释放,对sNPF的释放不产生影响,其他Syt基因未表现出参与调控sNPF或者ACh释放的表型。这一发现精准锁定了调控神经肽释放的关键基因,为深入解析神经元共同传递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力抓手。
图5. sNPF和ACh的释放受到不同Syt所调控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毓龙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PTN项目博士生夏西聚为第一作者,该团队其他成员为本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建议。研究得到了北京大学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生命医学峰基金、宋晨枫与高欣欣公益基金会和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所设立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与科学探索奖等机构和经费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6129-w
Bioon细胞
“细胞”旨在促进细胞领域学术交流及转化医学研究. 期望我们定期提供的资讯信息能够为您的研究及临床提供帮助。
最新文章
Cell Res | 睡不着更容易变胖?中南大学罗湘杭/彭慧发现新的激素,可抑制食欲和肥胖
主论坛嘉宾议程公开 | 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3月7-8日上海开幕!
Mol Ther:利用一种新型病毒载体平台更高效地制造CAR-T细胞
同一年龄,为何有些人显老,有些人看着年轻?Nat Aging:一种名为PAGln的共代谢物,会诱导细胞衰老,抑制其或可抗衰老
Nat Immunol丨上海交通大学卜军团队揭示了人外周免疫细胞从出生到老年的动态轨迹
熬夜不好,但真的会使人快乐!最新Neuron研究:短期睡眠剥夺会使多巴胺释放增加,带来暂时的愉悦感和随后几天行为上的积极变化
【灵蛇献瑞,免费参会】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3月7-8日即将上海开幕!
Nature Aging:我国学者发现,银杏中的这种化合物,能够延长寿命、对抗衰老
警惕!北京大学姜辉团队发现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可侵入精子,诱导生殖毒性
清华与西湖大学Immunity封面论文:揭示肠神经与淋巴样细胞互作新机制
闭眼单脚站立,你可以坚持几秒?研究证实:单脚站立时间是最敏感且最具代表性的老化标志之一,平均每十年减少约2秒,且不受性别影响
Cell|中国多所研究人员联合揭示牛传播H5N1禽流感病毒的跨种间传播机制
Nature子刊丨武汉大学张振涛团队发现肾脏或是帕金森病的源头!
Nature子刊 | 研究发现喝酒能使大脑变小;饮酒越多,脑子越小
Adv. Sci. | 张研课题组揭示神经元中初级纤毛与轴突起始节的潜在关联
营养与健康所王光中研究组揭示单细胞水平上灵长类大脑皮层的微观组织原理
Lancet子刊 | 喝茶养生更长寿!四川大学赵星/肖雄发现喝茶能减缓衰老,每天喝大约3杯茶或6-8克茶叶效果最显著!
【灵蛇献瑞,免费参会】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3月7-8日即将上海开幕!
Cell Rep Med|上海交大马斌团队揭示诱导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新策略
猪牛羊肉要少吃!哈佛大学连发两项研究:红肉吃得多,不仅更易痴呆,加速大脑衰老,还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范克龙/阎锡蕴团队与合作者共同开发纳米酶靶向乏氧病灶增强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策略
Nature子刊丨再添好处!暨南大学张力等发现体育锻炼可有效预防环境压力引起的焦虑症
Cell|竺淑佳/李扬研究组研究解析成年哺乳动物大脑皮层和海马内源NMDA受体的组装和结构
上海交大倪俊团队Cell发文:开启人工多酶复合体理性设计的新纪元
Nature:重大进展!过量的肠道蛋白RELMb是儿童食物过敏的原因
神奇的"吸气"治疗法!Science子刊:吸入氙气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Nature | 北京大学魏文胜团队发布新一代线粒体碱基编辑器助力建立疾病动物模型
【1月24号讲座预告】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系列大讲堂第三期:肿瘤类器官
Nature子刊 | 全面揭示GLP-1的健康益处及风险!肝癌等42种风险降低,头痛、低血压等19种风险增加
JAMA Neurology|宣武医院郝峻巍教授团队报道Vimentin自身抗体相关新型星形胶质细胞病
Science | 这都能跟血糖有关?首次发现,免疫系统也能调节血糖
Nature:揭示肠道细菌和宿主自身通过调节胆汁酸达成动态平衡
Nature Methods|蒋岚团队研究开发出通用型高通量单细胞多组学新技术
天天熬夜,人真的会“变傻”吗?研究证实:熬夜损伤大脑!睡眠压力会促使神经元突触减少、影响大脑“排毒”,增加痴呆风险
专家论证一致认可?循证研究证实,连花清瘟防治甲流优于达菲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李毓龙团队揭秘神经肽-小分子神经递质共同传递在体内的动态差异和调控机制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最新研究:我国城市居民体内检测出20种农药残留!连空气中都有杀虫剂,部分农药具有显著的致癌风险
寻找未来之星—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创新突破大赛即将开赛,3月7-8日,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参赛投稿征集中!
难怪久坐容易痴呆!Science首次发现,大脑里有大量缺氧区,但运动可大幅缓解
对抗流感的”神药“靠谱吗?JAMA子刊:抗病毒药物「巴洛沙韦」更有希望缩短高危流感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
Cell子刊丨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报告了脓毒症后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的免疫细胞特征!
如今是“活力四射”的中老年人和“死气沉沉”的年轻人?多项研究:「青年危机」或已出现!女性及25岁以下年轻人是当今社会最不快乐人群
Cell Stem Cell | 杜鹏课题组利用全能性干细胞实现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精准重建
Nature:揭秘雌激素受体开关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乳腺癌疗法
Nat Metab:揭示自噬通过控制葡萄糖摄取保护神经元机制
Nat Commun | 可注射超分子多肽水凝胶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免疫治疗
Nature|清华大学最新研究揭示鼻息肉复发频繁背后的原因
【1月24号讲座预告】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系列大讲堂第三期:肿瘤类器官
Nat Microbiol:新研究表明T细胞可以完全预防病毒感染,为疫苗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从死亡边缘拯救大脑?Pharmaceutics:揭秘原始和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分子靶向治疗人类缺血性中风中的关键作用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