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榜样·新传院 | 陈嘉淇:人生不必设限,旅行没有终点

教育   2025-01-13 20:02   湖北  


人物档案


陈嘉淇,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曾获武汉大学国家奖学金、武汉大学学科竞赛奖学金、武汉大学学业奖学金,连续三年获“优秀学生”称号。曾有多段参与互联网、传统媒体等行业的实习,2024年1月于《新闻与写作》(CSSCI)上发表论文一篇。



她在多元的实践中探索多样的自我,她在辗转的旅行中追寻相遇的意义;她在兴趣的指引下坦然拥抱新的可能,她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急不徐迤逦而行。


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做陈嘉淇。她经过世界,像蝴蝶掠过一片花丛;世界在春光中静默,而她翩翩起舞。她说:我不愿意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1


于多元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


翻开陈嘉淇的履历表,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整齐的实习经历:人民日报海外版实习记者、小红书内容策略实习生、美团产品运营实习生……你既能在《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的稿件中发现她的名字,在小红书、美团、大众点评等新媒体平台策划的诸多活动背后也有她的身影。相较于专精一行的职业选择,陈嘉淇的实践经历是多元化的。她正是借助这种方式去发掘作为不同身份、拥有不同能力的自己。

 

陈嘉淇在大众点评实习期间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实习经历,陈嘉淇认为,更多提升的是她的写作能力:如何讲好一个中国故事,以及如何在政治性和趣味性之间取得一个微妙的平衡。


而多段大厂实习经历,更多教会她的则是如何“快速学习”。“比如我之前在美团实习,有一个任务需要我做数据分析,而我之前并没有接触过。但这个任务已经交给我了,我就得去摸索,去学习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相关的一些东西。自己去看教程、学软件,然后把这个数据分析给做出来。”


在这个快速学习的过程中,陈嘉淇也曾遇到过很多困难。这种困难不是特定的某个项目的困难,而更多来源于个体独立完成任务的不确定性,用陈嘉淇的话来说,“在家里有父母的照护,在学校有老师的引导,但在互联网公司里,却很少有人愿意手把手教你完成一个任务”。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的是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比如现在有一个项目需要你去和某个主体对接,那这件事就是全权由你负责的。你的mentor只会看结果。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要跟对方洽谈什么、有什么资源,这些都需要你根据最终目标将任务分解出不同的步骤。这个对我来说是比较有挑战性的。”


陈嘉淇在小红书的实习过程中曾负责过“武汉跳东湖”的活动策划。为了提升活动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线上线下联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她一方面要在小红书上通过“本地薯”账号发布故事性强、符合平台调性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参与线下活动的推进,通过邀请KOL等方式来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如今,“跳东湖”活动已成为武汉重要的城市文化符号。


新闻产出、活动策划、舆情分析……在丰富多元的实践中,陈嘉淇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2


在跨文化交际下丰盈生命体验


2024年初,陈嘉淇选择前往奥地利,作为一名交换生到格拉茨大学深造。

 

格拉茨大学校园


当海外交换的机会摆到陈嘉淇面前时,她也进行了一番郑重谨慎的考虑。最终,她做出了出国的选择,而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的导师纪莉老师很建议我在毕业之前出国感受一下海外的教学方式,体验一下不同的文化背景,她认为这个对跨文化研究是很重要的;二是我自己好奇心非常强,很注重自己的生命体验。所以我会希望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给自己一个机会,去看看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陈嘉淇选择的专业是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这并不是与新闻传播学百分之百契合的一个专业,相反,这个专业更多聚焦于不同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差异。在陈嘉淇看来,“传播只是表象。如果要做好跨文化传播,就需要去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社会结构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传播现象的差异。


而初到海外的她也确实遭遇了一定的跨文化冲击。

“国外的课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叫lecture(讲座),形式就像我们国内的大课;另一种叫seminar(研讨课),互动性更高,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同学们都更喜欢选seminar,因为seminar的学分会比lecture多很多。”陈嘉淇选了一门名为“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的研讨课,这门课一共只有20个人,但学生来自十几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每节课由老师抛出一个理论或者概念,然后同学们去探讨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并进行分享。


起初,陈嘉淇在发言前总是很犹豫,“我之前回答问题的时候恨不得先写一个草稿,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再念。并且我很害怕自己表达得不好,那样岂不是很尴尬?”但后来,这种恐惧与犹疑逐渐消失了,她开始更加大胆自由地在课堂上表达她的看法。


这种转变部分源于同学的帮助。“我的同学们非常好,他们可能看到我发言不多,就会特意抛问题给我,问我这个问题在中国是如何被看待的?因为我是我们班上唯一一个来自中国的同学,所以就提供了一个比较稀缺的中国视角。”而在这种不同文化与灵魂的碰撞和对话之间,陈嘉淇自己也在不断思索、叩问、交流、转变:“我以前害怕我讲出来的东西是错的,所以我发言并不是很自信。但有一次和我的克罗地亚室友聊天,她说老师只是希望在研讨课上听到你的opinion,opinion没有对错之分。那一瞬间让我茅塞顿开,我忽然意识到,我并不需要考虑我说得对或不对,因为观点是没有对错的。


跨文化的交际也让陈嘉淇发现了更多关于人生的可能性。在这门课上,她注意到甚至有七八十岁的老先生、老妇人,每周都会乘火车来这个城市上课,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求知的兴趣和渴望。这些经历让陈嘉淇意识到,人生原来是不必设限的。“我不再去想这个年纪应该做到什么事情,更多专注的是自己的生命体验。


就这样,陈嘉淇在多元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中,找到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自我。

 

3


在兴趣与学术的罅隙间探索前路


和很多体育迷一样,陈嘉淇对体操、花样滑冰等竞技体育项目情有独钟。“我很小就开始看竞技体育,可以说是为了成为一名体育记者我才报考了新传专业。”尽管后来渐渐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一个记者,但她对竞技体育的热爱依然没有减退。


“我有时候也会问我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看竞技体育?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点是你会发现有那么多人为了一个梦想去那么努力地追求,尽管他们中占大多数的永远是失败者。就是在这样一个99%都是输家,只有一个人能拿到金牌的比赛中,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呈现出自己的一套表演,这其中的情感投入,我觉得是难能可贵的。”


怀着对竞技体育的深沉热爱和对学术的兴趣追求,陈嘉淇将她的研究视野投向了归化运动员群体。她关注到冬奥期间国内媒体对谷爱凌等归化运动员的大量报道,不禁生发出了好奇——这些归化运动员在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到底呈现出怎样的形象?正是抱着这样的好奇心,她在导师的帮助下开始就这个问题向更深处挖掘。


陈嘉淇从2022年12月开始撰写这篇论文,一直持续到2024年1月。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实际上,除了小修小改以外,论文的大方向也调整过多次。“如果换一个我没有那么感兴趣的选题,我可能中途就坚持不下去了。”陈嘉淇说,“因为我真的太喜欢这个领域了,我才会支撑着自己把它写下来。所以我认为兴趣对做学术是很重要的。当然,不只是做学术——兴趣对于做很多事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导师的鼓励也是支持她前进的重要动力。每当陈嘉淇产生自我怀疑的时候,纪莉老师就会及时给予她关心和支持,耐心地帮助她解决问题。在导师的不断引导下,这篇论文最终得以见刊。

 

丰富的实践经验、亮眼的学术成就、国外的交换经历……在外人看来,陈嘉淇是一个很会规划自己人生的人。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旅行,我们或许会以为陈嘉淇是一个目标清晰、终点明确的旅行者。可事实却并非如此,陈嘉淇更偏爱的旅行方式是city walk的形式。


我喜欢在城市里随意走走逛逛,不需要导航和地图,也没有既定的路线。我喜欢在这个过程中去观察和了解不同的人,对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也都抱有浓厚的兴趣。”

 

陈嘉淇在罗马

陈嘉淇在维也纳

 

陈嘉淇谈到她某次在欧洲旅行时的经历,在斯洛文尼亚的布莱德湖畔她曾碰到一个卖画的老先生。水彩画卖得很便宜,陈嘉淇买了一幅,那位老先生将画递给她,又抽出一张新纸提出要为她免费画一幅肖像。他们在湖边聊了一会儿,直到老先生完成了那幅肖像画。然后他们告别。人与人之间短暂的萍水相逢,也可以缔结如此真切又灿烂的善意,这让她无比珍惜又难以忘怀。


无终点、不设限,去旅行、去感受,这是陈嘉淇的生活观。当然,尽管不做具体的人生规划,她依然对未来的自己依然抱有一些小小的期许:“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葆有好奇心。另外,永远不要缺乏学习和重新出发的勇气。



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会
责编丨窦润沁
审核丨伍   林


武汉大学研究生会
武汉大学研究生会官方认证微信公众账号。“武小研”立足于研究生视角,发布实用的研究生学术、生活、文化、职业、实践信息。欢迎与小研互动,小研与你一同度过珞珈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