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损伤:从腰痛、髋部疼痛到腹股沟区、大腿根痛,这是怎么回事?

健康   2025-02-03 12:25   河南  

问题1:肌筋膜炎和肌筋膜疼痛是怎么发生的?

回答:肌筋膜炎是指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当机体受到风寒侵袭、疲劳、外伤或姿势不当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可以诱发肌肉筋膜炎的急性发作。


肌筋膜疼痛的发病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受风寒潮湿侵袭、扭曲、损伤、卡压、炎症刺激、缺血、循环障碍、组织水肿。这些因素通常互为因果,最终导致缺血缺氧、疼痛、功能受限

缺血引发酸性代谢产物和一些炎症因子如儿茶酚胺、P物质、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及氢离子、钾离子释放,这些物质又被叫做疼痛物质,它们的存在刺激外周的伤害感受器和感觉神经末梢,通过一定的机制将痛觉刺激传递到大脑,产生疼痛。

同时缺血导致能量缺乏而发生细胞的钙泵功能失常,一则导致肌肉收缩自动终止,功能受损,二则肌动蛋白和粗肌丝被持续激活,引起肌肉持续收缩,产生痉挛。

此时若继续之前的动作或用力突然或过猛,则容易产生肌肉纤维和筋膜的微小撕裂,甚至断裂。

由此产生的损伤、出血、炎症因子释放等进一步加剧缺血,疼痛使得病理上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急性期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或者反复的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疼痛会转入慢性;反复出现的疼痛会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碍,如焦虑、不安、担忧等。

但出现持续性疼痛的患者并不单纯是心理性的,而是躯体疾病激发和持续存在的结果。因为心理压力会增加肌筋膜的电活动,所以是潜在的加重性因素。发生慢性疼痛的机制很多,但目前尚无定论。

问题2:中医上讲“肾虚”会导致腰痛,那腰痛是不是代表肾脏出了什么问题?

回答:中医的“肾”和西医讲的肾脏不是一回事。

肾虚是中医名词,腰为肾之府,肾虚可以表现为腰痛,不是西医中的肾脏问题,更多地认为慢性腰痛是腰背部肌肉软组织(肌筋膜,尤其是腰大肌、腰方肌和胸腰筋膜)的疾患所引起,如腰肌劳损、肌筋膜炎,有的表现为挛缩疼痛,有的则是肌肉的薄弱无力。


现代人尤其是办公室工作者,几乎不进行体育锻炼,又经常保持固定坐姿,因此这些人慢性腰肌筋膜损伤的发病率也就最高。

有些腿疼、脚疼造成的行走姿势不当也会连累到腰背部肌筋膜,引起腰酸背痛。


问题3:生活中经常有人说自己闪着腰了,那“闪腰”属于肌筋膜损伤吗?

回答:“闪腰”属于肌筋膜损伤,临床上又称为腰伤。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动作不恰当,就腰痛得厉害,不敢弯腰、转身,上下床都有困难,就考虑自己是不是骨头损伤了、椎间盘突出了或者得了其他严重的疾病。

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损伤了腰背部的肌筋膜。

原因是腰部肌肉突然强力收缩使脊柱软组织受到超出其所能承受的外力作用,从而受到损伤。除了收缩的速度过快、力量过猛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用力方向的不当,即用力方向与正常肌肉收缩的方向不一致。

通常发生在局部受寒受凉的前提下。检查身体时局部可触及痉挛的肌肉,进行X线检查,有时可见腰椎生理曲度改变,但这种改变多是由于肌筋膜痉挛牵拉椎体造成的,治疗后往往可以恢复正常。

可以短期卧床休息,尽可能放松自己,保持局部温暖,避免受凉。

若疼痛剧烈,可以服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肌松药等药物,外用膏药,也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超激光、电磁疗等,严重者需要到医院进行局部阻滞治疗。

问题4:腰向两侧弯时疼痛明显,行走困难,咳嗽、打喷嚏加重是哪里的问题?

回答:这种情况最常见于腰方肌损伤。腰方肌起于髂骨上缘,止于第12肋骨和上位4个腰椎横突,作用是使身体向两侧弯曲。

它损伤后一般会表现为腰部向两侧弯曲明显受限,严重的腰背痛,站立、正常行走都有困难,咳嗽、打喷嚏疼痛都会加重,并且还会有向臀部后方、向前腹股沟的放射痛

腰方肌可以说是引起腰痛的首要原因,常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方肌损伤有一个特点是侧卧在床可以缓解疼痛。


问题5:长时间开车后,出现下腹部痛伴有腹股沟处痛,已经排除了结石、内脏疾病,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回答:极有可能是髂腰肌筋膜损伤。

长时间开车、常年伏案工作或学习,坐姿不当都会损伤髂腰肌筋膜。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两块肌肉组成。

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疼痛,伴有同侧腹股沟区疼痛,可能还有腰痛、大腿前侧疼痛等症状,活动时疼痛剧烈

检查时在下腹部、腹股沟区可有明显压痛点,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经常被误诊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行B超、X线、尿常规检查可鉴别。


问题6:与髋部疼痛相关的肌筋膜有哪些?

回答:最常见的就是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

急性损伤的诱因多为大腿急剧后伸,慢性劳损的诱因为弯腰、坐位工作等。

临床表现为髋关节深部疼痛不适,有时会沿大腿外侧向下延伸至膝关节,行走时感觉髋部无力,急性疼痛者因痛不敢行走,不敢单腿负重。

查体在髋关节周围有明显的压痛点。


问题7:导致大腿根内侧、腹股沟区疼痛的肌筋膜有哪些?

回答:大腿内侧肌群有四块可以让大腿内收的肌肉,包括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统称为内收肌群。


其中长收肌导致的腹股沟区疼痛在临床上最常见。另外耻骨肌被称为“第四内收肌”,也是引起腹股沟区疼痛的原因之一。

长收肌的主要功能是使大腿向内收。当长收肌痉挛时,大腿向外伸展受到限制。

长收肌的肌肉筋膜病变一般都有剧烈运动史,然后感到大腿内侧根部、同侧腹股沟区疼痛,不活动的时候没有疼痛,但髋关节活动范围稍微大一点,或者突然扭动,尤其是大腿向外伸展时疼痛剧烈。

查体压痛点一般在长收肌近端附近。

问题8:姿势不对,疼痛加倍,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腰背肌筋膜损伤呢?

回答:正确的坐姿:在腰椎前凸的基础上保持腰肌放松,建议连续坐位1小时后,起身各方位活动腰部。

日常生活、工作中保持正确坐姿

搬重物时的正确姿势

9.9元系列课程

支持试听,永久复看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锁定精彩!

点“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专业课程和书籍

疼痛康复研究
传播疼痛康复知识,传递专业医疗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