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与筋膜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在结构、功能和生理病理等多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一、结构上的联系
1.毗邻关系
神经与筋膜在人体中的分布具有紧密的毗邻关系。
筋膜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身的结缔组织,它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网络结构,包绕着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等。而神经纤维在人体中穿梭,其中外周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往往与筋膜相伴。
例如,在四肢的肌肉间,肌筋膜将肌肉分隔并包绕,而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就沿着筋膜的间隙或者在筋膜表面走行,为肌肉提供神经支配,并传导感觉信息。
在脊柱周围,脊神经从脊髓发出后,会经过多层筋膜结构。
硬脊膜作为椎管内的重要筋膜结构,对脊神经起到保护作用,脊神经在穿出椎间孔的过程中与周围的黄韧带、棘间韧带等筋膜组织紧密相邻,这些筋膜组织的病变,如黄韧带肥厚,可能会压迫脊神经,导致神经症状。
2.嵌入关系
神经末梢常常嵌入筋膜组织中。在筋膜的各个层次,尤其是在筋膜与其他组织的交界处,存在着丰富的神经末梢。
例如,在皮肤中的筋膜中,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嵌入其中,这些神经末梢负责感知触觉、温度觉、痛觉等感觉信息。
当皮肤受到外界刺激时,这些嵌入浅筋膜的神经末梢首先接收到信号,并将其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在内脏周围的筋膜中,也有内脏感觉神经的末梢分布。
内脏筋膜中的神经末梢能够感知内脏器官的牵拉、扩张、缺血等刺激,并将这些信息通过神经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以调节内脏的功能或产生相应的疼痛感觉。
二、功能上的相互依存
1.神经对筋膜的功能调节
运动功能调节
神经通过对肌肉的控制间接影响筋膜的状态。运动神经元发出冲动,支配肌肉收缩和舒张,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会对筋膜产生牵拉和挤压作用。
例如,当我们进行力量训练时,肌肉的强烈收缩会拉紧肌肉周围的筋膜,长期规律的运动可以使筋膜的强度和弹性得到增强,这是因为神经调节下的肌肉活动促进了筋膜的适应性改变。
感觉功能调节
神经传导的感觉信息对于筋膜的正常功能维持至关重要。感觉神经将来自筋膜的各种感觉信号,如张力、压力、损伤信号等传回到中枢神经系统,使身体能够感知筋膜的状态。
基于这些感觉信息,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整肌肉的活动,进而维持筋膜的正常张力和位置。
如果感觉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对筋膜状态的感知障碍,使筋膜容易出现过度拉伸、损伤等问题。
2.筋膜对神经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机械支持
筋膜为神经提供了重要的机械支撑和保护。筋膜的坚韧结缔组织可以缓冲外界对神经的压力和冲击力,防止神经受到物理性损伤。
例如,在肘部的尺神经沟处,筋膜和韧带结构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通道,保护尺神经免受外力压迫。如果这个部位的筋膜和韧带出现损伤或松弛,尺神经就容易受到压迫,导致尺神经麻痹等症状。
营养支持
筋膜内的血管网络为神经提供了营养物质的运输通道。神经的正常功能维持依赖于充足的营养供应。筋膜中的微血管与神经外膜的血管相互沟通,确保营养物质能够顺利输送到神经组织。
同时,筋膜的液体环境也有助于维持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例如维持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和正常的离子浓度。
三、生理病理方面的相互影响
1.生理状态下的协同作用
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神经和筋膜协同工作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例如,当我们行走时,足部的压力感受器(位于筋膜中)感知地面的反作用力,并将信号通过感觉神经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根据这些信号调整下肢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通过肌肉-筋膜系统来维持身体的稳定,防止摔倒。这种神经-筋膜的协同作用在各种复杂的身体活动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2.病理状态下的相互影响
神经病变对筋膜的影响
当神经发生病变时,会对筋膜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神经的损伤导致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下降,肌肉出现萎缩和无力。
这种肌肉的改变会进一步影响筋膜的张力和弹性,使筋膜变得松弛或挛缩。同时,由于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障碍,患者对筋膜的损伤和过度拉伸不能及时感知,容易导致筋膜的慢性损伤。
筋膜病变对神经的影响
筋膜的病变也会对神经造成损害。
例如,筋膜的炎症(如筋膜炎)会引起筋膜组织的肿胀和增厚,这可能会压迫周围的神经,导致神经传导障碍和疼痛。
另外,筋膜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可能会束缚神经,限制神经的正常活动范围,引起神经的牵拉和损伤,进而出现神经功能异常,如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锁定精彩!
点“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专业课程和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