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手麻?不一定是颈椎病,而是易被误诊的 TOS

健康   2025-02-05 12:25   河南  

门诊中遇到的一个病例:患者,男,50岁,肩痛、胳膊痛、手麻,启初以为是颈椎病,但经过治疗基本无效,后经人介绍,来到我们这里

经医生检查发现,不是简单的颈椎病,怀疑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胸廓出口综合征。经过治疗,患者的不适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患者。

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胸廓出口综合征。

一、胸廓出口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是指锁骨下动脉和(或)静脉及臂丛神经在经过由第1肋骨和前、中斜角肌三者构成的胸廓出口时,受到压迫所产生的一组神经或(和)血管受压症候群。


根据受压的结构可将其分动脉胸廓出口综合征、静脉胸廓出口综合征和神经胸廓出口综合征

动脉胸廓出口综合征、静脉胸廓出口综合征分别只占1%、5%,而神经胸廓出口综合征较为普遍,但较前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诊断困难且易混淆

研究发现,非特异性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可能占胸廓出口综合征病例的85%,常累及尺神经(C8/T1)区域。

尺神经起源于C8、T1这两个节段的根部,从这些节段又细分出皮神经(支配皮肤感觉),即上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

C8和T1的皮节主要影响上臂和前臂内侧、手的小鱼际肌区及小指和环指的一半(尺侧)区域。


解剖位置

胸廓出口包括从锁骨上窝到腋窝的空间,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间隙:

  • 斜角肌三角: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一肋围成。

  • 肋锁间隙:由锁骨下肌和第一肋骨围成。

  • 喙突下间隙:由胸小肌和肋骨围成。


二、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病因

1.先天性的解剖结构异常

骨性异常:包括颈肋、C7横突延长、第一肋或锁骨外生骨疣,以及锁骨或第一肋骨痂过多。

软组织异常:包含锁骨下肌和胸小肌的肌腱变异、斜角肌肥大、异常韧带与纤维束带形成,还有瘢痕形成等情况。

2.后天性危险因素

姿势不良:头颈位置不当、圆肩、肩部上抬超过 90°,会致使肋锁间隙变窄,胸小肌间隙内血管神经束的牵张增大,同时胸锁乳突肌短缩,进而加重第 1 肋骨对臂丛神经下干的压迫,引发神经症状。

职业因素:工作中上肢反复做超过肩部的动作,可能引发胸廓出口综合征。这类工作主要涵盖负重作业,如直接承重、手臂反复运动,以及需将手举过肩部的工作等。

运动因素:举重、划船以及游泳等运动,可能导致斜角肌肥大,进而压迫臂丛神经和血管。

三、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症状

1.神经受压症状

疼痛与感觉异常

患者常感颈部、肩部及上肢疼痛、刺痛,疼痛呈放射性,从颈部向手臂延伸。同时,手指和手掌部位多出现麻木、针刺等感觉异常。

运动无力

神经受压还可能导致上肢肌肉力量减弱。患者可能会发现手臂抬举困难,握力下降等。

2.血管受压症状

上肢血液循环障碍

血管受压影响上肢血液循环,患者上肢会苍白、寒冷,因血液供应不足所致。

活动时还可能出现上肢跛行,即活动一段时间后,上肢因血供不足疼痛、无力,迫使患者停下休息,症状才缓解。

皮肤颜色改变

由于血液循环不良,上肢皮肤颜色可能变化,如发绀(呈现青紫色)。此外,还可能出现微栓塞,情况较为严重,可能会损伤上肢组织。

3.其他症状

疲劳感

患者上肢易疲劳,即便轻度活动,也很快会疲惫不堪,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

肿胀

上肢在某些情况下会肿胀,可能因血液循环不畅或淋巴回流受阻引发。

四、3个特殊试验

1.Allen’s Test

体位:坐位。

方法:

  • 被动抬起患者手臂,让患者快速握拳3~5次。这一动作将阻止血液流向手部。

  • 患者紧握拳头,同时按压其手腕桡侧和尺侧动脉。

  • 放下患者的手臂,让他们张开拳头,同时仍然按住两侧动脉。

  • 首先,释放桡动脉,注意毛细血管再充盈所需的时间。

  • 重复整个过程,但此次释放尺动脉并测量毛细血管的再充盈时间。


艾伦试验是一种动脉血管充盈试验,用于患者的远端动脉疾病,排除手部存在刺痛和麻木症状。通过压迫远端动脉和握拳,有效地将血液从手部排出。

然后,通过释放一条动脉,测量手部血液再灌注时间,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各动脉灌注的有效性。

艾伦试验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即手掌浅弓动脉(来自尺动脉)的血液更接近表面,因此比深弓动脉(桡动脉)的血液更容易“充满”。

2.艾德森试验(深呼吸试验)

体位:坐位。

方法:

  • 在患者患侧手臂定位并测量桡动脉脉搏。

  • 要求患者将头部转向患侧,并将头部和颈部向后伸展。

  • 外旋患者肩部,外展90°,水平外展10°。

  • 从这个体位开始,让患者深吸气并保持,如图所示,同时继续监测脉搏。

  • 询问患者是否感到手臂或手有任何变化。


艾德森试验增加斜角肌的张力,可能会压迫神经血管束。

Gillard等人报道说,艾德森试验是胸廓出口综合征常用检查中较灵敏的测试之一,有85%的阳性预测值。在该研究中,桡动脉搏动消失或症状重现,都是阳性结果。

艾德森试验阳性提示应评估斜角肌并针对其张力过高和扳机点进行治疗。

3.上臂缺血试验(Roos test)

体位:坐位

方法:

  • 指导患者肩外展、外旋至90°,屈肘至90°,即所谓的投降姿势。

  • 取此体位,嘱患者握紧拳头,缓慢张开手,每2~3 秒 1 次。

  • 继续试验 3 分钟,或直至患者因疼痛不能继续试验。


根据 Gillard 等人的观点,上臂缺血试验阳性是指手臂、肩部、胸部或颈部疼痛的再现;四肢麻木或刺痛或无法握紧拳头。

Roos认为最具特异性的阳性结果是由于疼痛而无法继续完成 3 分钟的握拳。

五、治疗

1.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是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包括:

  •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豆腐和猪瘦肉,避免长期伏案工作和定期进行适当的休息。

  • 物理治疗:如热敷、推拿和按摩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受压症状。

  • 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2. 手术治疗

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

  • 胸廓出口减压术:通过手术切除压迫血管和神经的组织,如颈肋、前斜角肌等,以缓解症状。

  • 支架植入或血管搭桥手术:适用于有明显血管压迫的患者,旨在改善血管回流障碍。

六、康复治疗

目的是放松紧张挛缩的肌肉缓解症状,再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肩胛胸廓关节的稳定性而防止其复发。

如果出现严重症状还是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1.斜方肌拉伸

坐位,头部转向右侧,下颌收紧,右手从头顶绕过头部,使手指能够握住枕骨的基底部。

头部向左肩靠拢,右手施加阻力与头部对抗,使斜方肌上部等长收缩,维持10秒。同理拉伸右侧。练习2-3组。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康复中心


2.斜角肌拉伸

坐位,保持鼻尖始终超前,颈部右侧屈,右手从头顶绕过头部,使手指恰好在左耳上方。

左耳向左肩靠拢,右手施加阻力与头部对抗,使左斜角肌等长收缩10秒。同理拉伸右侧。练习2-3组。


3.胸小肌拉伸

手臂外展高于肩关节,置于门框;身体略微向前与门框平行,向对侧缓慢旋转,直至胸肌有牵拉感,保持30s-60s一组,一天3组。


4.肩胛骨内收练习

双臂侧平举,掌心向天,肘关节向身体方向收紧至极限,肩胛骨内收加紧,10-15次为一组,每次4组。



9.9元系列课程

支持试听,永久复看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锁定精彩!

点“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专业课程和书籍

疼痛康复研究
传播疼痛康复知识,传递专业医疗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