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台州附中举行智慧校园二期项目深化论证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享交流活动

文摘   2025-01-25 19:43   浙江  


2025年1月17日,北师大台州附中智慧校园二期项目方案深化论证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享交流活动在仰山堂331会议室成功举办,活动由北师大台州附中执行校长徐林建主持。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智慧校园二期项目的建设,分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趋势,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交流与合作。来自浙江大学、台州市教育技术中心、市直共同体学校的专家、领导和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慧校园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活动开场:聚焦智慧校园建设,共话教育信息化未来

徐林建首先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他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智慧校园二期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一步,更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管理流程的重要举措。

随后,智慧校园二期项目建设方代表对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当前,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包括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教学管理系统的优化、智慧教室的建设等。下一步,项目将重点推进分析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实现教育数据的智能化应用,助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专家主题分享:智慧校园建设的经验与未来展望

在专家主题分享环节,浙江大学厉晓华教授和李艳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智慧校园建设的经验与未来发展趋势。

厉晓华教授首先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其他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成功经验。他指出,智慧校园建设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需要从学校实际需求出发,合理规划建设路径。厉教授分享了在软件开发中学校作为甲方角色,如何提出需求的方法与技巧。他特别指出,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常遇到的“需求不明确、沟通不畅、开发周期长”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化解机制,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最后,厉教授分享了教育信息化评价与应用的经验,强调通过科学评价推动教育信息化项目的持续改进。

李艳教授则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动态。她指出,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正朝着智能化、个性化和融合化的方向迈进。李教授强调,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方向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未来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智慧课堂、个性化学习、人工智能+教育等领域。她还分享了学校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创新实践,强调了顶层设计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做好系统性规划,才能避免“敲敲打打”的局部化改造,真正实现智慧校园的整体升级。鼓励学校校积极探索,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应用。

台州市教育局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文刚高度评价了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上的成就,作为浙江省数字教育试点学校和智慧校园标杆校,北师大台州附中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应用和教学创新等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张文刚强调了二期项目旨在整合应用系统、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深度应用和智能化管理。他指出,智慧校园建设应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提升管理效率,推动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他强调,全校需形成合力,明确需求,科学规划实施。他还建议通过流程再造、系统集成、数据分析和教师培训提升管理效率和信息素养。智慧校园建设是全校责任,需制度建设和考核机制确保协同合作。张文刚表示,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成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经验,希望学校深化建设,推动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提升教育质量,为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贡献力量。

在活动的最后,徐林建对本次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表示,通过本次活动的分享与交流,与会人员对智慧校园二期项目的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强调,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各方的合作,推动智慧校园二期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结语:智慧校园建设,未来可期

北师大台州附中从创校之初就始终将信息化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加以推进,近几年也获得了众多相关荣誉称号:

智慧校园二期项目方案深化论证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享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北师大台州附中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专家的分享与交流,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方向与未来工作重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慧校园二期项目的落地实施将为学校带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助力学校在信息化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责编:王京添

初审:徐   伟

二审:童靓瑛

终审:孙   礼



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
传递科学教育理念,提供权威教育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