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颗粒想必大家伙已经很熟悉了,感冒了口苦、咽干、发热、恶心、没有食欲、心里乱糟糟的,这时候就可以来两包小柴胡颗粒,这些症状很快就会缓解;还有时候感冒似好非好,一会感觉好点,一会又发热难受,这种情况中医叫“往来寒热”也可以请小柴胡颗粒出面解决。
小柴胡颗粒的原方是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不过今天咱们要分享的并非小柴胡汤,而是小柴胡汤的近亲——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同样很有来头,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这时候可能会有小伙伴要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同样是出自张仲景之手,两者有什么关联呢?
张仲景最伟大的成就就是撰写了中医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记载的是伤寒病,中卷记载的杂病,而下卷记载了方剂和妇科病部分。后来因为战乱等原因《伤寒杂病论》散落于民间,后人在广泛搜集和整理过程中,将上卷伤寒部分编成《伤寒论》,将中卷和下卷收录编成《金匮要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两部中医巨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我们今天的大柴胡汤就出自于《金匮要略》。
大柴胡汤的作用是和解少阳,内泻里热,最初是用来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现在主要用来治疗肝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胆囊,比如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结石等等。
现代医学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在中医看来,这种治疗手段并不是治疗,而是破坏。
很多人切除了胆囊之后都后悔莫及,没有了胆囊,首先影响的就是消化功能,有的人切除胆囊后不敢吃肉,不管是鸡鸭鱼肉都不敢吃,有的人甚至闻到肉味都恶心,还有的人大便不正常不是便秘就是腹泻,每天跑三五趟厕所是常事,体质也变得越来越差,经常头晕,全身没有力气,总之谁切了谁后悔。
在中医看来,无论是胆囊炎还是胆息肉、胆结石,都是因为胆管阻塞不通了,胆囊里面淤堵了太多的垃圾和废物,排不出去,这些垃圾在胆囊里长期刺激胆囊最终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就是肝气不舒,肝气郁结,只要把肝胆的气机打开,把胆管疏通开,胆囊里自然就不会储存垃圾,也就不会引发炎症,更不会产生息肉和结石了。
我们今天的大柴胡汤就是这样一首方子,大柴胡汤能疏通肝胆气机,让肝胆运行通畅,促进胆汁排泄,肝气顺畅,胆腑通达,这些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下面我们就来品味一下大柴胡汤这首方子吧!
大柴胡汤:柴胡24克,黄芩9克,白芍9克,半夏9克,枳实9克,大黄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
疏肝最好的药材非柴胡莫属。柴胡的作用就是疏通肝胆的气机,把肝胆的郁结打开,让肝气调畅,胆气通达。实质上就是疏通胆管,把胆囊的大门打开,让胆汁排泄通畅,也就不会在胆囊里藏污纳垢。
黄芩可以清热,在这里主要是清胆腑郁热,肝气郁结,胆腑不通,胆汁等废物淤堵在胆囊里必然会郁而化热。黄芩苦寒开泄,跟柴胡合作一个疏通,一个清热,从而达到和解少阳胆腑的目的。
半夏、大枣、生姜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的组合。生姜加大枣辛甘化阳,阳主动,一方面为脾胃增加动力,促进脾胃这个轮子的运转;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胆囊的蠕动,让胆汁排泄更顺畅。
半夏可以降胃气,还能散结消痞,以消散中焦肝胆的郁结,化胆腑之湿痰,清理胆腑里的浊物。
大黄和枳实的组合就是小承气汤的思路。主要作用是通里散结,清泻里热,可以帮助胃肠、胆腑将郁结、痰湿、热毒一股脑的从大肠排泄出体外。
中医常说“不通则痛”,有这么多淤堵必然会导致疼痛,于是方子最后又加了一味白芍来调和气血,缓急止痛。
大柴胡汤说白了就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去掉了扶正的人参、甘草,加入了泻下攻积大黄、枳实,最后还加了一味缓急止痛的白芍。
整个方子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疏肝利胆,散结消痞,清泻里热。这个方子不但能治疗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结石,对于胰腺炎、食管反流性疾病、阑尾炎、胃炎等等整个消化系统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小郎中前面提到过,胆囊的这些问题根本原因是肝气郁结,影响了肝的正常疏泄,说白了就是不良情绪导致的,这种人爱生闷气,有什么不开心都自己闷在心里,是别人口中的“老好人”,可是这种不良情绪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肝气不舒,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
总而言之,药物治疗只是临时解决了问题,要想从根本解决不复发,还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总是生闷气,有了不良情绪要尽可能发泄出来,别闷在心里,可以找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出来,也可以找适合的人诉说一下,一吐为快,这些都是发泄不良情绪的方法。
老辈人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其实在我们身边饱受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的困扰的人有很多,我们不妨将这个方子分享出去,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说不定能够帮助别人免遭手术开刀之苦,哪怕能帮助一个人,也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