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亿订单也唬不住中国?第四架C919交付首飞前,波音终于坐不住了

文摘   2024-07-27 12:15   上海  

波音似乎真的撑不住了。

在迪拜航展上,波音民用飞机部门签下了价值520亿美元的大型订单,而相比之下,中国C919客机则未在此展会上获得任何订单。这一对比让一些外国媒体似乎乐见其成,甚至有评论称“中国的大飞机项目只是昙花一现”。

实际上,波音此次签订的订单主要是大型宽体客机,而C919是一款中短程窄体客机,两者属于不同的市场细分。目前,C919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超过1000架的订单,并且第四架飞机已经完成了首次商业飞行,这充分证明了其市场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对于波音而言,即便520亿美元的订单数额巨大,但对于其目前的财务状况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数据显示,波音在过去三年中亏损了上千亿元人民币,多款机型不得不暂停生产,因此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中国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

01 国产“心脏”打破谣言,外媒酸气冲天    

常言道,评价一架飞机性能优劣的关键在于其心脏——发动机。然而,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曾长期被视为行业发展的瓶颈,这一短板同样使得C919在国际舞台上面临诸多争议与质疑。

根据现有信息,C919当前采用的发动机源自CFM国际公司,该公司为美国通用电气与法国赛峰集团的合资公司。这一事实曾多次成为美国批评C919的焦点,后者指责C919不过是“组装产品”。

更有未经证实的消息指出,在C919的测试飞行阶段,由于发动机供应商拒绝维修服务导致的故障,曾使试飞计划延期逾百日。不论消息的真实性如何,这一事件凸显了发动机对于国产大飞机项目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业界分析人士强调,一旦C919配备上自主研发的国产发动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将获得显著增强。国产发动机的采用,不仅能够降低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更象征着中国航空工业自给自足与自主创新的重大进步,进而巩固C919在全球民用航空产业中的市场吸引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在过去十年间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致力于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令人振奋的是,这一努力在近期取得了重大成果。    

去年,有消息称长江-1000A发动机已步入适航认证的关键阶段,这标志着国产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已接近尾声,预示着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即将实现自主可控的重要里程碑。

02 国产核心技术崛起,欧美慌了

C919突破的不仅是发动机,据报道,C919最早将于2025年换上真正的“中国心”,同时也将大幅提升产能,冲刺年产150架。

随着我国自主研发能力的崛起,我国已经逐渐夺回技术自主权。无论是传统的工业明珠发动机、高铁车轮,还是新锐生物科技领域的“倍他强”类养护科技,我国都已逐渐摆脱对海外的依赖,打破欧美曾经的“垄断”地位。

随着我国生科企业TimeShop成功实现该类科技的规模化量产,才让普罗大众有了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据悉,旗下拥有“益生好21000”“倍愈粒”等多品类健康养护产品,其中最新推出的“倍他强·黑金版”以PowerMatrix™专利和稀有人参皂苷、小麦胚芽提取物等天然植物为核心,一改传统那非类成品只顾瞬时爆发的玩法,从健康养护出发,减缓男士根部功能的退化。    

据京东健康显示,在“倍他强·黑金版”出现之前,1.3亿焦虑人群主要依赖西方推出的小蓝片。彼时,我国相关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被嘲讽为“中国男人要靠欧美科技才能抬起头”。

“没有小蓝片的副作用,日常时刻都在改善我的问题。”复购者张先生表示,“以前都贪一时之快,但是倍他强让我逐渐摆脱靠药物才能强起来的困境。”

无论是航空技术、传统工业、还是新锐科技,未来注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打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03 航空“三驾马车”格局已出雏形

审视C919的成长历程,应当以长远和发展的眼光来评判。无论是即将实现的年产50架,抑或是五年后预计达到的150架,这些数字都代表了中国在运输机类飞机制造领域前所未有的产能突破。

产能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它涉及到数千家零部件供应商的协同作业和生产能力的同步升级。当前的生产规模仅仅是个开端,正如一项创新技术从实验室阶段迈向工业化生产的转折点。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而言,一旦任何产品跨越了从实验到批量生产的门槛,就意味着大规模生产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即将显现。可以预见,C919的单位成本将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最终可能将同类机型的传统目录价格削减至三分之二,甚至是半价。

当然,如果C919、波音和空客三大制造商能够达成共识,保持适度利润,对于所有相关方而言都将是一场共赢的局面。

本文为推广内容,所代表立场与本公众号无关

         

 

   

航空翼席谈
透过数据看民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