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比浊反应过程常常为非线性过程反应,这就使得标准曲线的线性拟合成为准确测定的关键环节。准确的线性拟合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误差,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1、免疫比浊反应的基本原理
免疫比浊法分为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中,Apo的特异抗体与血清中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 - 抗体免疫复合物,并形成微细颗粒,混悬于溶液介质中。光线通过这种浑浊介质溶液时被吸收一部分,吸收的多少与混浊颗粒的量成正比。在抗体量一定的条件下,抗原越多,抗原 - 抗体复合物越多,溶液越浑浊,吸收光越多,以此对抗原进行定量。该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快速准确,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作批量检测 。免疫散射比浊法是当光线通过含抗原 - 抗体复合物的浑浊介质溶液的混悬颗粒时,出现光散射作用,散射光强度与溶液中混悬颗粒的量成正比。该法的进行,需要有具备测定散射光的仪器如散射比浊仪等。
在免疫比浊反应中,由于抗原与抗体结合的过程中,吸收度与浓度之间不呈线性关系,一般是三次程曲线关系。这一特性决定了在构建标准曲线时不能简单地采用线性拟合方法。
2、标准曲线线性拟合的重要性
单点或两点定标方式的局限性:采用单点或两点定标方式,构成的标准曲线都是一条直线,与实际反应曲线有较大不相符合,导致测定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
多点定标的优势:采用多点定标方式,通过函数 - 对数线性拟合,标准曲线为一3次方曲线,能较好反应实际,测定结果准确性较好。通过多点测量,可以更全面地涵盖可能的浓度范围,捕捉到免疫比浊反应中的非线性关系,从而使拟合出的曲线更接近真实的反应情况。
四、线性拟合的方法
数据采集:首先要确定合适的标准品浓度点。一般采用五点或七点不同浓度进行定标。这些浓度点应能覆盖待检测物质的临床常见浓度范围。对于每个标准品浓度,准确测量其在免疫比浊反应中的吸光度(透射比浊法)或散射光强度(散射比浊法)。测量过程中要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包括温度、反应时间、试剂的用量和质量等。
曲线拟合函数的选择:由于免疫比浊反应中吸收度与浓度之间一般是三次程曲线关系,常采用这种函数形式能够较好地描述免疫比浊反应中的非线性关系。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对数线性拟合。即将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后再进行线性拟合。例如,对于一些浓度范围跨度较大的数据,对数转换可以将数据的分布变得更均匀,使拟合效果更好。三次曲线方程,通过解方程组的方式求出方程的系数,从而得到拟合曲线。
五、线性拟合技巧
样本处理的一致性:在采集样本和进行免疫比浊反应时,要确保所有样本的处理方式相同。包括样本的采集方法、保存条件、离心速度和时间等。
仪器的校准与维护:对于免疫透射比浊法使用的分光光度计或免疫散射比浊法使用的散射比浊仪等仪器,要定期进行校准。校准过程中要使用标准的校准物,确保仪器的波长准确性、吸光度或散射光强度测量的准确性等。
排除干扰因素:免疫比浊反应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脂血、黄疸、内源性干扰物质(RF、嗜异性抗体、人抗动物抗体、自身抗体、M蛋白等)、钩状效应等。对于脂血样本,由于其中含有大量乳糜颗粒,具有光散射的特性,会产生浊度干扰。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如超速离心去除乳糜颗粒,或者采用校正算法来消除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于黄疸样本,胆红素及其衍生物在特定波长下产生的本底干扰,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或者对样本进行预处理来降低干扰。对于内源性干扰物质,可以采用封闭试剂或优化实验体系等方法来减少其对免疫比浊反应的影响。
验证拟合曲线的有效性:在构建好标准曲线后,使用一组独立的外部验证样本对拟合曲线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这些验证样本的浓度应涵盖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且与构建标准曲线的样本无交叉。将验证样本的测量值代入拟合曲线方程计算出预测浓度,然后与已知的真实浓度进行比较,计算误差率。如果误差率在可接受范围内(如小于[具体误差率数值]),则说明拟合曲线有效。也可以采用内部交叉验证的方法,将样本数据分成若干组,轮流用其中一组作为验证集,其余组作为训练集构建标准曲线,然后对验证集进行预测并评估误差,通过多次交叉验证来评估拟合曲线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要了解更多体外诊断研发技术、付费内容、配方、注册资料、行业报告、性能评估模板等,欢迎扫下面二维码加入“体外诊断IVD知识库-知识星球”进行免费咨询、不限次数提问和星友们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