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球粒径对比浊法灵敏度,有那些影响,怎么解决?

文摘   2024-12-19 11:30   广东  

我们知道,免疫比浊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定量免疫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溶液浊度的变化来定量分析抗原,该方法在临床诊断、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免疫比浊法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微球粒径是一个关键因素。

微球是指直径在纳米到微米尺度的球形颗粒,常见的粒径范围从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不等。在免疫比浊法中,微球通常被用作载体,通过表面修饰偶联抗体,形成免疫比浊微球。这些微球在抗原-抗体结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粒径大小直接影响了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溶液浊度的变化。

1、微球粒径对免疫比浊法灵敏度的影响机制

1)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粒径的微球具有不同的比表面积。小粒径微球的比表面积更大,有利于生物识别分子的吸附或偶联,从而提高微球与目标分析物的结合效率。此外,小粒径微球对光线的阻碍更小,有利于在低浓度下产生可检测的吸光度变化,从而提高检出限和下限。

《IVD临床试验手册》原创、183页!(从入门到精通)

2)抗原-抗体结合效率:不同粒径微球在免疫反应中的沉降速率不同。小粒径微球的沉降速率更慢,有利于免疫反应的进行,获得更高的结合效率,从而提高灵敏度。另一方面,不同粒径微球可与不同浓度范围的目标分析物产生最佳的免疫反应,小粒径微球与低浓度分析物,大粒径微球与高浓度分析物的结合效果更佳。因此,联用不同粒径的微球可以扩展方法的线性范围。

2、比表面积方面

生物识别分子吸附量差异: 小粒径微球的比表面积更大。在免疫比浊法中,这有利于生物识别分子(如抗体或抗原)的吸附或偶联。例如在一些研究中发现,较小粒径的微球能够在其表面吸附更多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当抗原浓度较低时,由于小粒径微球吸附了较多的抗体,与抗原结合的机会就更多,更易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就像一个更小的球表面能放置更多的“小钩子”(抗体)来抓住目标分子(抗原)一样。

3、光线阻碍程度方面

低浓度下吸光度变化:不同粒径微球对光线的阻碍程度不同。小粒径微球对光线的阻碍更小。在免疫比浊法中,当分析物浓度较低时,小粒径微球更容易产生可检测的吸光度变化。因为在低浓度下,免疫复合物形成较少,小粒径微球由于对光线阻碍小,这种微小的变化就能够被检测仪器所识别,而大粒径微球可能在这种低浓度下由于对光线阻碍较大,使得吸光度变化不明显,从而影响检测灵敏度。

4、沉降速率方面

对免疫反应进程的影响:小粒径微球的沉降速率更慢。在免疫比浊法的免疫反应过程中,较慢的沉降速率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这是因为沉降速率慢使得微球与抗原或抗体有更多的时间相互作用,提高了它们之间的结合效率。例如,在反应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小粒径微球能在这段时间内持续与抗原或抗体发生结合反应,而大粒径微球可能较快沉降,减少了与其他分子结合的机会,从而小粒径微球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5、与目标分析物浓度的适配方面

不同浓度范围的最佳反应:不同粒径微球可与不同浓度范围的目标分析物产生最佳的免疫反应。小粒径微球与低浓度分析物的结合效果更佳,而大粒径微球与高浓度分析物的结合效果更好。在免疫比浊法中,这种适配性有助于扩展方法的线性范围,间接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因为当样品中分析物浓度

6、解决优化

反应时间:适当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增强比浊信号,提高检测灵敏度。但过长时间也会超出线性范围,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抗原与抗体结合,提高检测灵敏度。但过高温度会使酶或荧光标记物不稳定,缩小线性范围。

抗体浓度:一定浓度范围内,抗体浓度越高,与抗原的结合机会越多,沉淀强度越大,检测灵敏度越高。但过量的抗体也会产生抗体自身聚合的非特异反应,影响线性范围。

试剂稀释倍数:在一定范围内,试剂倍数越高,反应物浓度越大,检测灵敏度越高。但过高会超出线性范围,产生 Hook 效应。

今天就介绍在这里,文章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还望点赞、转发+关注,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要了解更多体外诊断研发技术、付费内容、配方、注册资料、行业报告、性能评估模板等,欢迎扫下面二维码加入“外诊断IVD知识库-知识星进行免费咨询、不限次数提问和星友们一起成长吧!

体外诊断IVD知识库
专注体外诊断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分析!体外诊断前沿科技技术介绍!行业动态分析!医疗器械前景动态展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