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1.文化是指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 )
【阐释】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 × )
【阐释】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弱化。
3.任何文化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
【阐释】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不能笼统地说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作用。
4.文化决定政治经济。( × )
【阐释】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5.文化一定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
【阐释】只有优秀的、健康的文化才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 )
【阐释】经济决定文化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是片面的。因为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发展。
7.经济决定文化,所以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 )
【阐释】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的。文化发展有时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有时先于经济的发展。
8.文化与文明是一回事。( × )
【阐释】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文化与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都是实践的产物。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9.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自然文化之美总让人心旷神怡。( × )
【阐释】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自然之美总让人心旷神怡。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文化是类特有的,是实践的产物,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7.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文化与物质相互依存。( × )
【阐释】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这说明文化依存于物质,但是物质并不依存于文化,文化与物质不是相互依存关系。
1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 )
【阐释】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或同步,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12.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 )
【阐释】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3.中华文化全面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 )
【阐释】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14.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 )
【阐释】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15.中华文化是中华各地域民族文化的总和。( × )
【阐释】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不能认为是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16.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 )
【阐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17.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与外来文化无关。( × )
【阐释】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18.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 )
【阐释】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9.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 × )
【阐释】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可以为实践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从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0.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错误倾向被称为“历史虚无主义”。( × )
【阐释】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错误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
21.我们要坚决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 )
【阐释】首先,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其次,“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全盘否定本民族文化的错误倾向。
22.“民族虚无主义”的实质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 )
【阐释】“民族虚无主义实质是无视民族特点,抹煞民族差别,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实质上是大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见沙文主义)的一种表现;“历史虚无主义”,它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因此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属于民族虚无主义,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则属于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
23.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
【阐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4.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 )
【阐释】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5.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 )
【阐释】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6.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 )
【阐释】中华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25.在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具体内涵都相同。( × )
【阐释】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但它们有共同的基本内涵,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但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推陈出新。在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不同。
28.红船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
【阐释】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伟大的团结精神。
【阐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30.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着共同的具体内涵和不同的要求。( × )
【阐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