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材料一 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目前已建成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经过智能化改造,研发周期缩短了约20.7%、生产效率提升了约34.8%、不良品率降低了约27.4%、碳排放减少了约21.2%。“城市治理+AI”、“千行百业+AI”……随着“AI+”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人工智能及其衍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也大幅增加(如图)。
材料二 随着“黑灯工厂”越来越多、无人驾驶逐渐落地、“机器换人”越发普遍,许多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对政府和企业治理带来极大挑战。近年来,某新能源公司研发了AGV智能调度系统,不仅完全实现了AGV代替高强度的人工搬运,还让生产过程可管可控、可分析。现在,该公司车间只需十几名工程师便可应对以往耗费大量人力的工作。但这些工作需要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芯片生产、机器学习工程、人工智能系统维护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对劳动力技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无所不能;也有人认为,无“人工”不“智能”。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知识对此进行评析。
【答案】
①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人工智能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型就业岗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可能导致结构性失业等新问题。②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人工智能不可能产生意识,没有人的意识就不会有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③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人工智能属于生产资料。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离不开高技能、创新型的新型劳动者。④既要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实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又要深化改革,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加强教育培训,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
【分析】
背景素材: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考点考查: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创新发展理念、意识的能动作用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解析】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知识的有关知识,从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创新发展理念、意识的能动作用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随着“黑灯工厂”越来越多、无人驾驶逐渐落地、“机器换人”越发普遍,许多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对政府和企业治理带来极大挑战→可联系教材知识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关键词②:不仅完全实现了AGV代替高强度的人工搬运,还让生产过程可管可控、可分析→可联系教材知识意识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③:这些工作需要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芯片生产、机器学习工程、人工智能系统维护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对劳动力技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可联系教材知识创新发展理念。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