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35讲】现实化视角整合「精神分析」与「佛教禅宗」| “这门课无门槛”

健康   教育   2025-01-16 12:17   上海  

给糖心理的朋友们:


首先真的非常抱歉,我不会写这门课的文案。


因为我既不懂比昂,也不懂道元禅宗佛教。


不过我确认过了,这门课无门槛。当然如果你有精神分析或禅宗的基础更好,如果没有任何基础也完全没关系。


如果你本身对二者都有所了解,或者都很感兴趣,可以直接拉到后面去看详细的课程、课纲以及导师介绍


如果你还愿意听我多啰嗦两句,我分享几个我觉得值得分享的点。


第一点,不是因为我们想开这个主题的课,然后去找的老师。而是我们一直不断地在接触和认识世界各地优秀的治疗师们,真的像“寻宝”一样,想把散落在各地的“宝藏老师”带给国内的心理学学习者。


Seiso Paul C. Cooper(圣索-保罗-库珀)就是我们发现的一位“宝藏老师”。他有超过40年的佛学实践和研究经验,从事精神分析、个人和伴侣治疗超过35年。“比昂精神分析”与“道元佛教禅宗”可以说是他一生的实践,应该没有人能比他讲得更好了,是因为认识了他,才有的这门课。


第二点,众所周知,比昂本人对禅宗有着深刻兴趣与关注。比昂和禅宗大师道元永平都是极具创造力和才华的作家和思想家,他们的作品在许多领域都有所重叠,他们都对各自的学科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这里有一些我记录下来的,来自“专业学术大佬们”说的话:


1、是否“清净”其实就是是否“有投射”;

2、均匀悬浮注意和内观不是一件事情吗?

3、比昂所说的咨询师应该达到的状态,不就是禅定的状态吗?

4、用禅修的觉察的体系来做精神分析式的倾听,用来访者的话语体系与他们沟通。


我听完后基本都是一知半解,只能如实转述。


比昂精神分析与道元佛教禅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门课,Seiso老师会带你弄明白心理学与佛教两个领域的相似性、同一性和差异性。


*《The way of Zen》(禅道),作者是哲学家和宗教学者艾伦·沃茨(Alan Watts)。比昂本人在这本书上做过笔记,这是他晚期思想受禅宗影响一个佐证


于你个人而言,是一次难得的修行机会;于你的工作而言,如果你是治疗师的话,能帮助你更好地成为“来访者的镜子”。


第三点,我想你们应该不难理解为何我不会写这个课的文案。


因为如果是介绍精神分析,或者禅宗佛教,你可能只需要对二者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就可以了;


但如果要写出心理学和禅宗佛教融合与碰撞下最精彩的那些部分,你一定要对二者有很深的理解、可能真的是需要“悟到”,也许还要有很丰富的临床经历、人生经历。


否则如果试图强行去提炼和总结所谓“卖点”的话,在懂精神分析或懂禅宗的人看来,可能都是“废话”,甚至很滑稽。


在不懂但是感兴趣的人看来,可能会很懵,甚至产生怀疑。


所以虽然这是我的工作,但确实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


最后很感谢能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们,希望未来可以一起做同学哦。对啦,这门课有配置5讲,共计5个小时的答疑,大家学习过程中能直接地去跟Seiso老师提问互动哦~


下面是课程的详细介绍,请查收~







现实化视角整合

“比昂精神分析”与“道元(Dōgen)佛教禅宗”





禅宗、曹洞宗和道元禅师

01

禅宗的“禅”字由梵语“禅那”(dhyāna)音译而来。禅那是六波罗密之一,意译为“静虑”、“思维修”,是指修行者高度集中精神,缘一对象作思惟观察而达到心一境性。


02

曹洞宗,禅宗的五个主要流派之一,自石头宗门下分出,创始于洞山良价、曹山本寂,后传至宏智正觉禅师,创默照禅。


03

1223年日本道元禅师入宋,从学于天童寺曹洞宗如净禅师门下,传回日本,1246年建立永平寺,提倡“只管打坐”,为日本曹洞宗的始祖。如今,曹洞宗已经成为日本禅宗的主要流派。




课程目标


1.深入研究禅宗和精神分析整合的 "现实化视角 "

a)禅宗视角主要研究13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曹洞宗创始人荣平道元的理论

b)精神分析视角主要研究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威尔弗雷德·比昂,及其后继学者的著作


2.以原始资料、精神分析著作和当代佛教学术研究为基础,向学员介绍禅宗的基本概念,包括一法究尽(total exertion)、空性 (emptiness) 和缘起 (dependent-arising)


3.从经验上、理论上和临床上整合佛教禅宗和精神分析

a)佛教禅宗:“般若*”(Prajñā) 或直觉,以及 "思考、不思和无思"等

b)精神分析:遐思**、反移情、自我和无我的体验、比昂的 "O*"(终极现实)直觉,以及比昂的“无欲无忆无经验*”技术等


4.参与各种冥想实践,并每周讨论它们如何影响和联系临床实践


5.关注不同佛教流派与不同精神分析理论取向之间的特性和异同点


* 般若 Prajna(藏文she rab):在梵文的意思是“圆满的知识”,也可以表示智慧、理解或辨识能力。通常它是表示从比较高超的角度(例如,非二元)来看事情的智慧。


* 遐思(reverie):也译作恍惚、醒梦、神游。用于描述母亲/照顾者在与婴儿建立情感关系时的心理状态,通过接收、涵容和转化等,将更原始的精神状态转化为可思考的想法。


* O:绝对真理,神性,无限或者事物的本质,O象征着不可知也不可思考的知识总集。


* 无欲无忆:描述咨询师应该以“空”的状态与来访者工作,不带记忆、欲望、预设和经验。



学习目标



威尔弗雷德·比昂

通过参加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

发展对佛教“空性”和“缘起”概念的理解,学习对“移情”与“反移情”的精神分析式理解及使用,并研究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理解禅宗的“一法究尽(gujin)”概念及其潜在的临床运用。

3)

熟悉“有轮”Bhavachakra(生死轮)及其使用。

4)

培养对默照禅和内观冥想的体验性和概念性理解和使用。

5)

熟悉佛教禅宗和精神分析的文献。

6)

理解佛教和精神分析直觉的临床应用。

7)

练习佛教静坐技巧,并应用于精神分析的倾听。

8)

识别比昂和道元禅师的实践及其基本原理之间的相似性、同一性和差异性。

9)

理解"自然生发的直觉模型"的意义及运用。



参考书籍&文献:

Bion, W. (1970). Attention and Interpretation. London: Karnac *

Waddell, N. & Abe, M. (2002). The Heart of Dōgen’s Shobogenzo. N.Y.: SUNY Press. *

Cooper, P. (2010). The Zen Impulse and the Psychoanalytic Encounter. London: Routledge. *

Cooper, P. (2019). Zen Insight, Psychoanalytic Action: Two Arrows Meeting. London: Routledge. *

 

*(部分章节)(根据兴趣和需要推荐其他拓展阅读)




课程大纲


1. 定位、介绍和概述
1) 序言:个人立场声明
2) 总述
3) 阅读文本:同化、适应、浪漫主义
4) 比昂医生和道元禅师是何许人也
5) "神秘的顶点 "与 "科学的模式"
6) 现实化视角
7) "Ada",一个典型案例

8) "震荡":个人旅程


2. 文献:评述和分析
1) 综述:先驱-1:D.T. 铃木
2) 综述:先驱-2:艾伦-瓦茨,约翰·布洛菲德
3) 综述:先驱-3:埃里希·弗洛姆、卡伦·霍尼
4) 综述:新浪潮
5) 注意与不注意

6) "Adam”,一个典型案例


3. Bhavachakra(生死轮):原始的佛教心理学概要
1) 轮轴:贪嗔痴“三毒”
2) 上升和下降的运动
3) 六道
4) 十二缘起

5) 临床意义


4. 坐禅的版本
1) 词源:理解与误解
2) 坐禅:“只管打坐”理念
3) 混沌:"无所得心"

4) 木鱼:默照


5. 定义和术语
1) 道元的 "Immo"(本性)
2) “空性”和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
3) 缘起与移情&反移情的交错关系
4) 比昂提出的进化中的 "O"(终极现实)

5) 一法究尽


6. 直觉和无意识
1) 意识:佛教的概念化
2) 无意识:禅宗和精神分析的两个版本

3) 直觉:禅与精神分析


7. 自然生发的直觉模型
1) 禅宗故事,"浅尝草莓"
2) "纳迪亚的梦",一个典型案例
3) "深渊成井"
4) “Dan & Eddie”,一个典型案例
5) 道元的遍参(全面探索-1)

6) 道元的遍参(全面探索-2)


8. 总结、结论、问答
1) 对概念、观点和讨论的总结
2) 对提问、评论和见解的答疑


导师介绍


Seiso Paul C. Cooper

圣索-保罗-库珀,博士


圣索-保罗-库珀是一位受戒的曹洞宗禅师,也是铃木顺龙和片桐大宁的曹洞宗禅系的传人;他是曹洞宗佛教协会和美国禅师协会的成员。


他在中土禅和临济禅传统中都有研究和实践;纽约州纳罗斯堡的两河禅社区的共同创始人、主任、指导教师;纽约州现实化实践研究小组的创始人;全美精神分析心理协会(NPAP)的前培训院院长,他是该协会的高级会员;教员,培训分析师,督导师:NPAP、IEA、MITPP;教员:纽约市沉思研究项目;编辑委员会:精神分析评论;获奖作者:《禅悟,精神分析行动:两支箭的相遇(2019年)》、《禅的冲动与精神分析的相遇(2010年)》、《进入山涧:心理治疗与佛教体验(2007)》。


圣索老师在曼哈顿和纽约州的纳罗斯堡保持着私人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实践,他在国际上发表了他关于佛教和精神分析的工作。他目前组织、促进和领导特别为心理健康专业人士量身定做的静修会,将禅宗、藏传佛教修行和精神分析结合起来。



【课程相关】


1、课程为视频录制,中英文字幕;其中30讲授课,每讲约30分钟;5讲答疑,每讲约60分钟。总共35讲


2、课程更新后,在课程有效期内学员可随时回看


3、课程结束后,可申请导师Seiso Paul C. Cooper签名的电子版培训证书。


【现在购买,直接听课】

原价2999

2人拼团,仅需1499元

👇识别下方二维码,立即参团👇


咨询课程,老用户可私信你的任一糖心理客服或顾问报名(微信好友列表,搜索“糖心理”)


新用户请添加下方客服!!老用户不要重复添加,否则会造成处理缓慢。



【友情提醒】
1.本课程报名费用,一经缴纳,将不再接受任何原因退费,但可以在开课前办理转让;
2.所有课程的转让,一定要先联系客服。确认后,双方结清费用,并通知客服为接收方办理补报名手续
3.如果课程的转让方是会员,接收方是非会员。接收课程方,需要按此课程的最低会员与非会员差价,补给客服;
4.为了防止倒卖,课程不得以任何原因加价转让。客服有权拒绝为加价课办理转让手续。
5.课程为实名制报名,报名后只能由本人上课,中途不得换人。

👇👇👇戳“阅读原文”,直达报名链接~

糖心理
让每个人拥有发现幸福的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