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扬:咨询室中的情绪与情感 | 一场“深切的相遇”【视频40讲】

健康   教育   2025-01-17 12:13   上海  


在咨询室中,来访者的所有问题都是“包装”过的情绪和情感


心理咨询的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拆开“包装”,自由地用语言表达出潜意识中的情绪。


然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受到咨询师能力经验的限制。有时候,咨询师的个人特质也会造成对来访者的误读:


当一位生气的来访者恰巧攻击到了咨询师的某个情结,咨访双方的情绪相遇,究竟愤怒的指向对象是谁?


或者咨询师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已经成为咨询的阻碍




这可能是市面上少有的、关注

咨询师情绪的课程



情绪和情感是贯穿整个咨询的主线。有人说,对情绪的处理效果支撑起了心理咨询的价值


然而,“咨询室中的情绪”这个话题实在是太细碎了,咨访两方的情绪、情感发生在咨询的时时刻刻。


很少有人愿意、也很难把这些零散的片段“剥离”出来


"

咨询师就像一个炼丹炉,和来访者情绪工作的前提是:咨询师有足够的承纳情绪的能力。

——张维扬

"


更难得的是关注到咨询师的情绪


或许你能在个人体验中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但仍然无法解答:如何在咨询情境中承纳它




深切的相遇

解读咨访双方的情绪应对



 01    认识咨询室中的情绪 


这门课将从基础情绪知识开始,告诉你情绪源于何处、如何认识情绪、以及怎样帮助来访者应对情绪。


老师将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分析几类常见情绪以及它们的心理机制


你还将学会识别包括压抑、转移、见诸行动在内的常见情绪反应,以及如何处理创伤背后暗含的情绪、情感。


这部分的内容将帮助咨询师,在最大程度上感受自己、感受来访者的感受



 02    情绪是咨询师的资源 


在这门课中,张老师将带领你寻找咨询师自我照料的资源、厘清情感与伦理设置间的关系、分析临床互动的原则。


你将了解应对情绪的策略、理解主体间性带来的影响、从情绪的视角看待移情与反移情的过程、熟悉投射的必然过程、学会通过阳性互动阴性互动在咨询室内有效释放情绪的能量。


简单来说,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在咨询师这一侧究竟发生了什么


学会辨别咨询过程中哪些情绪是来访者的哪些是咨询师自身的哪些能够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将情绪、情感作为咨询的“助推器”




课程亮点



 亮点1    精神动力学+后现代哲学双视角 


整个课程基于精神动力学的理念,讨论了处于移情、反移情核心位置的情绪。


同时也在后现代建构主义的框架下指出:所有的情绪和情感都是主观建构的,可以在人际互动中被影响。


来访者的情绪、情感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


而你可以学会怎样将自己作为工具解读背后的信息帮助来访者重新构筑情绪



 亮点2    紧扣临床情境 


当情绪发生,咨询师随之要解决的问题是:


  • 情绪的来源、目的和功能是什么?
  • 识别情绪之后能够做什么?
  • 如何应对情绪变化?
  • 怎样把情绪转化成为咨询的“工具”?
  • ……

老师将把这些问题都放置在实际的咨询情境进行解答。


 亮点3    功能性、疗愈性兼备 

咨询师不只是充当来访者情绪的见证者。

更具咨询效能的部分是:见证之后怎么干预情绪?在什么时机干预?你将学到如何让每一个反馈都落到恰当的情绪点上

这个过程也是咨询师疗愈自我的过程,你将学会如何应对咨询师独有的情绪困境



导师介绍



与情绪工作十余年
拥有6000+小时个体心理咨询经验 、5000+小时梦的工作经验

致力于研究情绪议题
7000人跟随他认识情绪,走出情绪困境

擅长在东方社会文化背景下理解情绪
对国学、易经等东方哲学涉猎广泛,纵向分析特定的文化语境
熟悉中国人的情绪议题,深谙中国文化中人们情绪背后的情结、投射

秉持独特的情绪理念
导师寄语:
“ 情绪是信使,所有情绪都是能量和资源。
对情绪最好的处理就是觉察,
以及基于觉察的接纳和表达。
而终极的表达就是语言。”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每讲30分钟,共计40讲。
每10讲开展1次答疑,时长1小时,共4次答疑。
第1讲
课程使用指南——一次体验中重构的机会
第2讲
现象学的观察——我们的处境
第3讲
情绪的迷思——不存在不具影响的观察
第4讲
意识的陷阱——建构的过程
第5讲
情绪与情感——活化与沉淀
第6讲
情绪在何处——身体、情绪、念头,行为
第7讲
如何认识情绪——能量、信息、当下的真实
第8讲
情绪的应对——觉察、接纳、表达
第9讲
常见情绪之焦虑——聚焦注意
第10讲
常见情绪之抑郁——对内攻击
💡 第一次答疑 💡
第11讲
常见情绪之恐惧——动力之源
第12讲
常见情绪之愤怒——还没放弃
第13讲
常见情绪之喜悦——报偿奖赏
第14讲
常见情绪反应之压抑
第15讲
常见情绪反应之转移
第16讲
常见情绪反应之见诸行动
第17讲
创伤与情绪——伺机表达
第18讲
创伤与情感——改变认知
第19讲
认识情感——慢性的情绪
第20讲
咨询得以存在的前提——生命的连续性‍‍
💡 第二次答疑 💡
第21讲
咨询师的资源——体验、督导、临床实践
第22讲
咨询师的情感与伦理之一——从业动机
第23讲
咨询师的情感与伦理之二——居功与自罪
第24讲
咨询师的情感与伦理之三——设置的盾牌背后
第25讲
咨询师的情感与临床表现
第26讲
咨询室中的人际互动——改变和影响
第27讲
临床互动的原则之一——安守自己的情绪
第28讲
临床互动的原则之二——全反馈来访的情绪
第29讲
临床互动的原则之三——有限的努力
第30讲
咨询的策略——事件/感受/模式
💡 第三次答疑 💡
第31讲
咨询室中的罗生门——主体间性
第32讲
移情——反移情框架下的幻觉
第33讲
反移情——既是障碍也是资源
第34讲
必然的投射——失察情绪的去向
第35讲
情绪能量在咨询室中的释放——阳性互动
第36讲
情绪能量在咨询室中的释放——阴性互动
第37讲
反思症状与情绪——标记与等待
第38讲
反思咨访关系与情绪——炼丹炉
第39讲
反思本课程——言说皆为象征
第40讲
总结——梦醒时分
💡 第四次答疑 💡


1.现在报名,立即听课

2.课程为视频录播形式,每讲课程约为30分钟,共计40讲,配有中文字幕;课程每10讲设置一次导师答疑,时长1小时。

3.学员可在课程有效期内,2026年9月10日前,收看课程全程回放视频。

4.学习完后,可申请张维扬老师签名的电子版培训证书。



【现在报名,立即听课】

原价2099

2人拼团,仅需1199元

👇识别下方二维码,立即参团👇


咨询课程,老用户可私信你的任一糖心理客服或顾问报名(微信好友列表,搜索“糖心理”)


新用户请添加下方客服!!老用户不要重复添加,否则会造成处理缓慢。




【友情提醒】
1.本课程报名费用,一经缴纳,将不再接受任何原因退费,但可以在开课前办理转让;
2.所有课程的转让,一定要先联系客服。确认后,双方结清费用,并通知客服为接收方办理补报名手续;
3.如果课程的转让方是会员,接收方是非会员。接收课程方,需要按此课程的最低会员与非会员差价,补给客服;
4.为了防止倒卖,课程不得以任何原因加价转让。客服有权拒绝为加价课办理转让手续;
5.课程为实名制报名,报名后只能由本人上课,且中途不得换人。



糖心理
让每个人拥有发现幸福的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