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Dove
|文:Dove
|编辑:Neveadun
9月进入淡季,广州地铁客流从暑期高峰中回落,甚至不如3-5月水平。
9月日均877.16万,其中工作日日均922.56万、休息日日均796.02万,工休差距较上月有所缩小,主要为工作日下跌更多所致。全月最高出现在9月30日,为1077.7万,较2019年同期低36万,也说明节前“逃离”现象较当时明显。全月最低出现在9月8日,仅733.7万,为受台风影响所致,不过台风和去年相比仍然较小。全月趋势方面,几乎一整个月都在被动“挨打”,普通工作日竟难以突破900万,整体客流罕有被3-6月全部压制,甚至不如年初的1月。两个令人期待的节前表现更是大跌眼镜,一次仅小破千万,另一次也远不如去年同期,反倒是中秋假期内部表现尚算不错。此外,去年9月台风二连击使得休息日客流受损较大,因而本月休息日同比增幅难得跑赢工作日,但日均仍时隔5个月后再度失守800万关口。
里程客流强度以1.3439稳居次席,站均客流强度为2.7497,依然稳居榜首。两项排名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变化。
本月广州地铁分线、分站客流仅在中秋、国庆时有公布。中秋假期3天,广州轨道交通共运客2683.8万人次,其中,地铁线网总客流为2628.2万人次,2条有轨电车运送乘客7.35万人次,4条城际线路共发送旅客达48.25万人次。上述三种交通工具的最大客流量分别出现在假期三天里,其中,地铁在首日15日为894.7万人次,有轨电车在节中16日达2.75万人次,城际线路则在返程的17日运客19.6万人次。这些数据也反映出各种交通工具的不同客流特点:城际线路返程高峰更为集中,容易在假期末推升;有轨电车旅游性质较强,因此中间一天游客最多,客流也最大;地铁则是首日枢纽客流叠加较多的休闲客流推升。地铁单条线路累计客运量最高为三号线537.5万人次(含三北线),其次分别为二号线336.6万人次、五号线273.0万人次,单个车站前三甲分别为体育西路站142.9万人次、嘉禾望岗站110.9万人次、珠江新城站88.6万人次;而城际线路旅客发送量前三的车站则分别为西平西站51210人次、番禺站44366人次、松山湖北站31596人次。9月30日,受下班高峰、长假出游等因素叠加影响,地铁线网总客运量达1077.7万人次。而广州地铁集团运营的城际铁路节前一天客运总发送量达20.8万人次,相比中秋节节前一天13.2万人次猛涨了57.8%。其中,三号线(含三北线)219.5万人次,二号线133.5万人次,五号线121.9万人次。而七号线和二十二号线则创单线历史客流新高,分别达57.7万人次和7.6万人次。当天线网客流量最大的前三个车站分别为:体育西路56.5万人次,嘉禾望岗46.1万人次,珠江新城37.4万人次。可见7号线和22号线均有较大量枢纽客流加持,尤其是7号线在二期开通后客流培养效果显著,不过距离官方预测的初期日均52万还有距离,希望三年期满之时(2026年底)能顺利到达该水平。22号线站均客流也已经达1.9万,考虑到这是包含了客流不多的陈头岗站的数据,实际该线路效益也已属不错。 广肇、广惠城际铁路发送旅客17.34万人次,相比端午节节前一天增长62%;相比中秋节节前一天增长60%。广清、广州东环城际铁路发送旅客3.5万人次,刷新了历史最高客流记录,较此前(2023年9月28日)的最高纪录3.4万人次增长了2.94%。本次旅客发送量前三的车站分别是番禺站(24149人次)、西平西站(21021人次)、松山湖北站(15275人次)。可见城际线路实现公交化运营让周边的居民跨市出行变得更加便利,因此客流数据节节上涨, 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
据广州交通运输局月报显示,5-7月广州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总出行比值(简称轨交占比)连续3个月突破70%大关,其中7月达71.64%,为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对应,总公共交通客运量则有所下降。和去年相比,Metro Bay推测数据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具有准时快速的特点,因此和公交车竞争容易取得上风,使得轨交占比越来越高;二是网约车未纳入统计口径,但实际上网约车和官营出租车都属于广义城市公共交通,网约车体量更大,且具有价格优势,因此考虑网约车后总公共交通客运量可能并未下跌,而这部分客流也是地铁较难与之竞争的;三是去年9月开始公共交通涨价带来的潜移默化影响,同时又受到电动自行车的强力竞争,因此总公共交通客运量也难以维持快速增长。电动自行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若不加以限制,仍任其野蛮生长、目无法纪、恣意妄为,对城市交通将会弊大于利。如何在尽可能小地影响广大市民正常生活的同时,将电动自行车进行规范化管理,恐怕是近期广州市交通最大的课题了。
9月客流可谓让人大失所望,预期目标没有任何一个达成,不过考虑到全国各地9月表现都十分低迷,这个数据也算是勉强能接受。10月份按惯例将进入旺季,而今年国庆假期表现虽不如2019,但仍远好于2023,这至少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信号,希望日均值能顺利收复900万。至于新延长线……还是别提了吧。 最后,我们持续关注客流数据并不是为了和其它城市攀比,更重要的还是认识本市自身的客流规律和客流分布,借此对公共交通运输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当然了,Metro Bay还是希望广州地铁能克服万难,早日开通更多的线路,为市民造福,为广州提速。
如果您在阅读时有任何观点、想法、建议或勘误
- 往期精彩回顾 -
季度观察 | 广州地铁各新线进度对比与开通日期预测(2024秋季篇)
航拍 | 即将开通!俯瞰广州3号线东延段,各站出入口抢先看!
Q&A | 如何看待广州地铁12号线东段的初定站名?
广州地铁21号线员村站要撤销?将无法换乘?真相是……
建言 | 广州2035核心线网改善计划:这5条地铁线,可以这样调整……
建言 | 广州2035核心线网改善计划:调整19号线海珠段
建言 | 广州2035核心线网改善计划:重组10号线东延段、20号线线位
建言 | 广州2035核心线网改善计划:调整26号线市区段、延伸20号线
广州地铁四期规划可能有哪些线路?预测线位图更新!
- 广州最新专题推文回顾 -
建设进度图:广州地铁在建新线建设进度图【2024年8月】
大湾区城际在建新线建设进度图【2024年夏季篇】
季度总结:季度观察 | 广州地铁各新线进度对比与开通日期预测(2024秋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