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27·教学活动】璞玉试锋芒 课堂蕴芬芳——二十七中学举行“教学评”一体化学科实践分享活动之青年教师汇报课

文摘   2024-06-28 18:27   辽宁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聚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2024年6月26日,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举行了“教学评”一体化学科实践分享活动之青年教师汇报课,五个学科的青年教师登台汇报异彩纷呈。法库县第二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张波、校长李乔、副校长任大为,沈河区高中顶岗培养副校长王宁、吕超、李志强、赵鑫,沈河区高中南部教研联盟第九中学和第十七中学的老师应邀参加听评课活动。二十七中学党委书记孙庆新,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湘娣,副校长汪研全程参与活动。



      在师傅与同组教师的共同研磨下,五名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以其独特的教学设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呈现出一堂堂闪耀着创新火花、洋溢着无限活力的精彩课堂,展示了他们在教学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初步成果。她们以生为本,巧妙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优势,赢得了在场教师的点赞。


物理靳松岚老师《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一课,巧妙地选取了“高压电线落地,人如何安全逃离”的实际问题作为导入,瞬间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好奇心,随后,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逐步揭示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从现象出发,深入本质,逐步构建起对这一复杂物理概念的清晰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点,更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生物王嘉新老师《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一课,以情境为舟,以问题为帆,引领学生在思维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深入探索”物种的概念“与”隔离的奥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开展有效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模型建构和运用的执行者,深化了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数学孙晗钰老师《平面和平面垂直》一课,巧妙地从学生已有的二面角知识出发,自然过渡到面面垂直的定义。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面面垂直判定定理的内在逻辑。四道典型例题,精准对应,由浅入深,逐步升级难度。通过解题实践,学生不仅巩固了新知,还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英语孙逢梅老师《Attributive Clause——How to Choose Relatives》一课设计得非常巧妙且富有创意,她以一句包含多个"that"的复杂句子作为导入,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定语从句的学习。整节课围绕如何选择定语从句关系词展开,语法讲练重点突出、直指高考考点。习题设置上,孙老师非常注重文化内涵的融入,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背后文化的理解,还积极响应了新课标关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要求。



政治张阳老师《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一课,采用了大单元教学理念,以“瑞幸”与“库迪”的市场对决为教学背景,构建了一个既贴近生活又富含哲理的学习情境,使得抽象的哲学理论变得直观且易于理解。同时,她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使课堂成为了一场关于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培育之旅,展现了教育创新与传统智慧以及当下实际的完美结合。



汇报课后的评课研讨活动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学校领导及各学科教研组从多维度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表现进行评价,既肯定了其在教学方案设计、目标达成、学生主体地位强化、作业分层设计、深度思维激发及核心素质培育等方面的努力与成效,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如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学生参与度的提升空间等,这种全面而具体的反馈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是极其宝贵的指导和激励。

在研讨中,大家围绕“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这不仅包括了对现有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进,还涉及到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何设计更具针对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及如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二十七中学在教学模式上的革新,特别是构建并实践“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通过“六环节“”八追问”的有效教学框架,学校不仅实现了“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的深度融合,还巧妙地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教学评价体系。这种模式下,教学、学习与评价不再是孤立的三个阶段,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展望未来,二十七中学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以创新的姿态,深化“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师成长体系,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青年教师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攀登高峰。


文稿:张阳 配图:信息组

 编辑:金绍迎 审核:汪研

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辽宁省重点高中,省示范性高中。欢迎进入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公众平台,走进二十七,了解二十七。给我一份对教育的信任,还您一串发展的足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