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27•校家共育】“慧”做父母 “育”见未来

文摘   2024-07-02 19:27   辽宁  






为持续汇聚校家社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71日晚8点,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家长成长学校第13期课程在学校南楼报告厅准时拉开帷幕。本次课程以《“慧”启父母心,“育”见未来梦》为主题,旨在为家长群体灌注新知,携手擘画孩子们茁壮成长的辽阔天空。此次活动由学校科研主任陈东阳主持,沈阳市研究型教师,沈河区骨干班主任、骨干教师、名优教师朱丹主讲,朱丹老师凭借深厚的教育底蕴和丰富的实战经历,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场启迪心智的思想盛宴。



“慧”做父母,责任为基。在这份独一无二的角色里,父如翅助飞高,母似舵引远航。面对高一的“挑战”,父母化身为导航者至关重要。从初中到高中的跨越,是攀登而非平步,需要一次全力以赴的飞跃,它标志着成长的深刻质变。此时,家长应紧随其侧,细腻引导,不仅监督学业,更要并肩同行,助力孩子迅速适应高中快节奏,掌握个人成长的韵律。

步入高二,学生易遭遇“分水岭”,父母则应成为他们的贴心朋友。这一阶段,学生动力或有所减退,高考看似遥远,易于松懈,又恰逢青春期叛逆,家长更应以平等姿态交流,倾听心声,携手共克难关。



到了高三,面对“焦虑”,父母应回到最稳固的支持角色,减少不必要的唠叨,专注于打造一个强大的后援体系。调整心态,深入了解高等教育的广阔图景,依据孩子的兴趣与潜能,以专业视角为他们规划前程,成为指引方向的明灯和最坚强的依靠。

在探讨如何与孩子进行智慧沟通时,朱丹老师慷慨分享了她的宝贵秘诀。首要之务,是以爱为基,是要在爱与规矩之间寻找平衡点,让孩子在理解中学会界限与“原则”的重要性。其次,朱丹老师指出,参与家务劳动是孩子学会独立的关键步骤,在实践中理解责任与成长的真谛。最后,朱丹老师倡导建立基于理解与尊重的亲子关系模式,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尊重他们的意见与选择,才更能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与自我价值的认同。

课程尾声,朱丹老师以生动实例启迪人心,播放了她两位杰出毕业生——现为清华大学博士的韩策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的李邵鹏的视频分享。这不仅是一次视听的展现,更是鼓励家长们坚信通过恰当的培养和支持,每个孩子都能达到自己的潜能顶峰。



二十七中学家长成长学校作为家校合作的创新平台,通过精准对接高中生家长的实际需要,搭建起知识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桥梁,成功地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力量汇聚一处。未来,二十七中学家长成长学校将通过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育合作模式,引入更多元的教育资源,让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

文稿:朱丹    配图:信息组

编辑:尤喜武 审核:汪研


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辽宁省重点高中,省示范性高中。欢迎进入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公众平台,走进二十七,了解二十七。给我一份对教育的信任,还您一串发展的足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