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草
有人说是“我懂你”,有人说是“在一起”,还有人说是“有默契”。然而,在这些短语背后,还有一个共通的衡量标准,那就是可以“说废话”。那些“聊到哪里算哪里、想到什么说什么”的话,承载着很少的信息量,却是我们当下想法的如实表达。朱自清先生在《论废话》中说:“得有点废话,我们才活得有意思。”在友情、亲情、爱情中,废话让我们变得更亲密,也让日子变得充满生趣。
在一期脱口秀节目中,选手们围绕“正确的废话,还要说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一位选手的观点,让无数观众感同身受:“你的好哥们在喝醉后跟你说废话,说明他的世界里还有你。”朋友间的废话,或许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却在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当你工作遇挫、生活不顺时,一个愿意听你吐槽、陪你抱怨的朋友,胜过千言万语。微信消息她很少回复,也不主动说自己的心情,只在深夜时“emo”,往朋友圈转载一首歌曲,第二天起来再删除。酒过三巡,她终于絮絮叨叨地开始说工作中的那些鸡毛蒜皮,一肚子苦水倒干净后,就昏昏沉沉地睡去了。第二天,她跟我回忆说:“大家没有给我讲什么大道理,偶尔插科打诨几句,让我感觉很踏实。”“平常总觉得废话没必要说,更不能随便输出负能量,没想说完这些废话,我的心情好多了。”是啊,废话的力量,就在于它的“无用之用”,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慰藉。我们不必刻意寻找话题,不必担心说错话,因为真正的朋友,会懂得每一句无厘头的抱怨背后,藏着对朋友的信任和对生活的较真。《老友记》中,大部分情节都是由无意义的废话展开的。可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话语,串联起了几位好朋友的生活,观众也在他们的“毒舌”、金句和废话里获得了温暖与陪伴。正是这些偶尔的吐槽抱怨,像一剂消解疲惫的良方,让我们获得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从“天冷了要加衣服”到“吃饭要细嚼慢咽”,再到“出门注意安全”,每一句都是重复了千百遍的“废话”。但长大后,当我们离家求学或工作,耳边少了那份熟悉的唠叨,心中却莫名空落落的。原来,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废话的句子,其实是父母对我们最深的牵挂和关爱。一位老师曾说:“二十岁以前,你会觉得父母很唠叨,四十岁以后,你会觉得有父母唠叨真好。”年少轻狂时,只想逃离这种紧密的“控制”;历经世事方才明白,家长里短的每一句,都标记着他们隐晦的爱意。张学友的《离人》中有句歌词说得好:“爱到浓时就牵肠挂肚。”当一个人关心你的肠胃,关心你的睡眠,关心你的忐忑与不安,可能总会显得啰唆和神经过敏。可是,这正是爱最质朴最高级的形式——“我关心你的每一餐饭,关心你的身体,希望你健康、长寿”。一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忘记了一切,包括儿子的相貌。昏黄的家中,贴满了“多穿件衣服”“别忘记带钥匙”之类的便签——他的病情更重了。盘子里还剩几个饺子,父亲颤颤巍巍地拿起一个,要往口袋里装。餐厅里人很多,儿子很尴尬,连忙抓住父亲的手:“爸,你干吗?!”父亲自顾自地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这个……”正如短片末尾所说:“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他从未忘记爱你。”亲情正是这样,看似笨拙、没有章法,却能温暖孤独的生命旅途。杨绛曾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那些家长里短的牵挂,那些粮食蔬菜的担忧,承载着他们深厚的关爱。有空的时候,不妨陪父母散散步、多听听他们的唠叨吧,哪怕那些话并不高深,哪怕那些话你已经了然。
爱情里,最动人的情话往往不是“我爱你”,而是那些连篇累牍的废话。比如,“你今天吃什么了?”“路上看到一条小狗很可爱”“我昨晚做了一个梦”。这些简单的句式里,包含着对自己当下状态的描述,和生活碎片的分享。在爱情中,说废话是情感的交流模式,它让我们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当两个人愿意花时间聊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说明他们享受和对方在一起的每一刻,即使是最平淡的日常,也能笑得眉眼弯弯。三毛曾经在文章中写,与荷西结婚六年,每天还是好得像新婚夫妻那般。荷西每天下班回家,为了早点见到她,跑得气喘吁吁,见面后就一刻不停地讲话,直至夜幕。三毛去荷西工作的海岛找他,两个人沐浴在暮色里,一个劲儿地喊对方的名字,几个小时也不厌烦。可是,对于一对情深意笃的恋人来说,无论是喊对方名字、一遍遍问对方“你爱我吗”,还是说一些无聊的笑话,都是无比甜蜜的。后来,即使竹马老去、爱情消亡,曾经流淌过的“废话”,也成了我们心中最宝贵的回忆。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们保持感情的秘诀,老爷子笑了笑说:“哪有什么秘诀啊,就是多聊天呗。”老太太也补充道:“是啊,我们这一辈子就是这样过来的。每天聊聊天、说说话,感情自然就深了。”岁月悠长,世事沉浮,真正能够维系一段感情的,往往不是海誓山盟,而是那些最琐碎的日常。“今天吃了什么、明天打算做什么”——我们相濡以沫,分享着彼此的生活。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也不需要深刻的哲理来支撑,便足以让人们的爱意流动。
生活中,我们总被长者劝诫“沉默是金”“少说为妙”。电视剧《繁花》爆火后,“不响”也成为许多人的人生态度。可是,在特定情形下,“说废话”“要响”,能大幅提高我们生活的愉悦感:要响,就是在文字中、在与某个人的单独交流中,尽情地响。那是思想的流通,灵魂的碰撞。在亲密关系中,可以尽情地响。谁能在亲密关系中把废话说得山响,响一辈子而乐此不疲,谁就拥有了一种了不起的思想与感情。点点“在看”,余生,愿我们都能找到那个愿意听自己说废话、也愿意对自己说废话的人,携手走过人间烟火、四季三餐。▶作者:冬草。来源:读者(ID:duzheweixin)。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