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滋润育精魂,书海泛舟结硕果。1月8日,沈阳通信段“书香沈通”读书小组成员在段二楼会议室举办2025年第1期书香沈通·读书分享会,共读《平凡的世界》,感受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昂扬与拼搏。党委书记吴战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姜树海出席读书分享会,分享个人感悟,并就引领保障、赋能服务、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要求。
+
主讲人
+
本期书目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69年回乡务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
书籍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这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全书共分为三部,首次出版于1986年。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通过他们的故事,描绘了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生活,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
主讲人推荐
《平凡的世界》,全书共有三部,一百多万字,前前后后写了差不多一百多个人物,这些人的命运错综复杂,和小说和时代交织在一起,展现了黄土高坡上面的千姿百态。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双水村的地方,孙少平、孙少安兄弟是路遥笔下的灵魂人物。孙家可以说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老祖母年近八十,瘫痪在炕;父母年迈,每日在地里辛苦刨食,挣的钱却寥寥无几,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孙家兄妹四人,姐姐兰花,嫁了个不靠谱的丈夫,一个人拉扯着年幼的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无比艰辛。弟弟少平还在读高中,妹妹兰香刚上初中。哥哥少安十三岁就辍学了,跟着父亲一起下地干活,来贴补家用。
这兄妹几人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们同时具有一种精神力量,就是不嫌弃自己的出身,不抱怨自己的父母,不指责别人,而且不自暴自弃。
书里有一句话:“黄河水总有清的一天,人也不可能穷一辈子。”这就叫心劲。人在任何时候不能没有这个心劲。
对于孙少安的苦难,路遥是这样写的,他说:“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他从孩子的时候就成了大人,今年他才23岁,但他感觉到他已经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
受苦的日子总是漫长的,难熬的,而快乐的日子就是过起来非常快。可是少安就是在苦难中把握住了时代的风口,然后努力地活出自身的价值感。
在路遥的小说里,贫困中的饥饿,自卑里面的屈辱,仕途上的失败,前程上的无力感,婚姻中的无奈,这一生的悲苦经历就是路遥写完《平凡的世界》的动力,而书中孙少平的历程,就是路遥自己真实的写照。
在路遥的笔下,《平凡的世界》是苦难的世界,但也是一代一代年轻的人跟命运抗争的世界。所以站在《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地活着,还能充满热情地赞美世界,能够永远带着希望和勇气坚持下去,这种思想和动力放在任何时候都是闪闪发光的。
+
分享喜“阅”
沈阳东通信车间 于君宜
在平凡中坚守希望,在困境中奋勇向前
《平凡的世界》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徐徐展开,描绘出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奋力前行的身姿,每一个笔触都饱含着生活的质朴与坚韧。
书中的孙少平,出身贫寒,却怀揣着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不甘于在双水村度过平凡无奇的一生,毅然决然地外出闯荡,无论是艰苦的揽工生活,还是危险的煤矿工作,都未曾磨灭他的意志。他在困境中不断磨砺自己,用知识和坚韧塑造着精神的富足。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平凡人身上蕴含的巨大能量。生活或许给予了他们沉重的压力,但他们以勇气和毅力为刃,在平凡的生活中开辟出不凡的道路。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每一个在生活中努力前行的普通人,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伟大。
直属通信车间 钱康平
苦难本身没有意义,赋予它意义的是我们的选择与行动
读完《平凡的世界》,让我对“苦难”有了更真实、更实在的理解。书里那句“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在我看来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心灵鸡汤,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把苦难与成长之间的关系讲透了。
这本书并没有将苦难浪漫化,而是以真实的笔触呈现了它的存在。书中那句“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难,又有多少甘甜!”点醒了我:有时候,不必把“苦难”看得过于沉重,它或许只是让我们停下来反思的契机。面对苦难,最重要的是先接纳它,然后在现有条件下尝试一点点改变。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也足以点燃继续前行的希望。
《平凡的世界》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更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苦难、奋斗和希望始终是生活的主题。命运或许难以掌控,但选择如何面对命运却是属于每个人的权利。而正是这些选择,让平凡的生命拥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沈阳通信车间 可为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为我们描绘的一幅跨越时代的画卷。这部小说以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的成长为主线,描绘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与奋斗。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朴实的语言,展现了平凡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坚韧与不屈。
小说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他们的故事和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也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与艰辛。它告诉我们,生活或许艰难,但只要心怀希望,勇敢前行,就能在平凡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充满力量的小说,它教会了我坚韧、不屈和奋斗,让我明白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成长和精神的升华。能够把平淡的生活过得妙趣横生,才是最大的不平凡。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超越庸常的琐碎,发现一个更强大的自己。在平凡之路上拥抱不平凡的自己。
沈阳高铁通信车间 赵川锋
平凡的世界,不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取材于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坡一个普通的农村,书中各处充斥着贫穷,但身处贫穷中的人物却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与爱,感化着身边的人和世界。让我们看到了家人之间的爱与奉献、亲朋乡邻之间的体谅与帮助以及陌生人之间的人道关怀。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而感人的画面。
《平凡的世界》,它的内容就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几十年的时光,在路遥笔下铺展开来,给我们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内蕴丰富的生活图景。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平凡家庭的成长过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路遥的小说正是以其饱含的深情感动着我们。作者展现出的人性美是可以感召任何一个时代的,因为这种永恒的人性美可以给我们难得的温暖和有力的抚慰,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体验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读书分享会
畅谈体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诵读品书香
《平凡的世界》
朗读|直属通信车间 赵云鹏
黄原揽工的孙少平,已经又换到了另一个地方干活。
这次他是在城里一个单位的建筑工地上当小工——仍然背石头。
他本以为,他的脊背经过几个月的考验,不再怕重压;而没想到又一次溃烂了——旧伤虽然结痂,但不是痊愈,因此经不住重创,再一次被弄得皮破肉绽!
......
少平既不急忙睡,也不去街上;他通常都是拿本书在院子的路灯下看一会。
......
正是月亮满圆的日子,外面一片清亮:村庄和周围的山野在月光下清晰可见。
少安踏着一片银白,蹚过淙淙流淌的东拉河,没有去找俊武,却从枣林里穿过一条小土路,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
......
月亮是这样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
书摘名句
一
每个人的生活就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二
即使你内心没有一尊明月,也要给自己留下一方皎洁。
三
你不可能沉醉于一种现在还说不来的幻想之中,你必须凝视双脚踩踏的土地。
四
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褪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
五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论结果是喜是悲,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
下期预告
下期我们将在主讲人钱康平的带领下,共读麦家的作品——《人生海海》。
主持:马崇伦
编辑:王 亮 董 岩
监制:闫玉宝
审核:姜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