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秋季常见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等,开始进入活跃期。由于幼儿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在季节交替之际,家长朋友们更应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保护。为此,海外滩幼儿园特别提供了一些秋季幼儿保健的小贴士,我们一起走进知识小课堂来看看吧!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为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主要症状
流感病人多表现为38℃以上,浑身酸痛、头痛明显、食欲减退,少数还出现肺炎,甚至脑膜炎或脑炎。流感对老年人、儿童、孕妇和体弱多病者危害极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
1.注意均衡饮食、定时运动、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应用清水和肥皂,运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通风欠佳及人群密集的地方。
4.如发现有类似流感的病症,应尽早找医生诊治。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爆发的主要病因。
主要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时还伴有发热、头晕、肌肉酸痛、寒战(俗称“打摆子”)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
3.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
4.一旦出现类似感染性腹泻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主要症状
潜伏期3-10天,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进行饮食调养。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
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 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勤晒衣被,多通风。
2.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 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病。
主要症状
以发热及皮肤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多见。皮疹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疹——结痂,不同形态皮疹同时存在,结痂脱落后不留痕。
预防措施
1.注意空气流通:阴雨天气是水痘病毒特别活跃的时候,应当注意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2.注意隔离:水痘病人在出疹时期要3.接种疫苗:对于易感儿童接种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1. 合理饮食与休息。应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增强身体免疫力,抵抗疾病的侵扰,降低感染风险。
2. 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生。接种常见传染病疫苗,进行计划性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
3.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特别是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后以及接触公共物品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定期清洁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衣物和被褥要经常换洗晾晒,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4.注意气候变化。秋季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应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应气温变化,避免受凉感冒。
-END-
「UNICORN友尼可教育集团」
海外滩幼儿园
“悦动身心 乐享成长”
撰文:璐轶老师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嘉怡老师
审核:园长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