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讲座中,古筝演奏家们都在说弹琴时要沉肩垂臂。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沉肩垂臂的演奏呢?
一起来找寻原因吧~
要知道弹琴是需要指力的,最直接与琴弦发生接触关系的是手指。然而单靠手指或者说手指关节的运动,不一定弹奏出好的或者打动人心的音乐。
在学习或者演奏之前,我们需要明白手指发出的力量是源于哪里,通过哪里传输等等,这是教学内容的关键性问题。
我们不妨从整个手臂的结构来看与古筝演奏的关系。
1
沉肩的重要性及方法
沉肩是指双肩自然放松下沉。
当双肩处于下沉状态时,能够使整个上肢的力量更加稳定地传递。如果肩部紧张上耸,会导致力量在肩部就出现堵塞,无法顺畅地将力量传导至手指。
例如,在演奏一些力度较强的扫弦或琶音时,紧张的肩部会阻碍力量的发挥,使音色变得僵硬、不连贯。
从身体姿态的角度看,沉肩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演奏仪态。正确的姿态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而且能让演奏者自身感觉舒适,更有利于长时间的演奏。
实现方法:可以通过意识的引导来实现沉肩。在开始演奏前,先深呼吸,让肩部随着呼气自然地放松下沉。同时,想象肩部像一个挂着沉重物体的衣架,重力自然地将肩部向下拉。
在演奏过程中,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这种状态,一旦发现肩部不自觉地上耸,就要及时调整。
2
垂臂的重要性及方法
垂臂是指手臂自然下垂,使手臂的肌肉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手臂的重量能够更好地被利用来控制琴弦的按滑和拨弦的力度。
例如,在按弦时,放松垂落的手臂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按压力度,使音高的变化更加准确、细腻。
对于摇指等技巧,垂臂能让手腕和手指的动作更加灵活,借助手臂自然的重力来维持摇指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实现方法:首先要调整座椅的高度,使手臂在自然下垂时,小臂能够与古筝的琴弦平面大致平行。如果座椅过高,手臂会不自觉地抬高,导致肌肉紧张;座椅过低,手臂会过度下垂,也不利于演奏。
在演奏过程中,手臂不要刻意用力去维持某个姿势,而是要像钟摆一样自然地垂落,让肌肉放松。同时,要注意大臂和小臂之间的角度,避免过度弯曲或伸直,保持一个自然舒适的状态。
总结:在演奏中,我们不能过于偏重对手指的强调,而应该把整个手臂中肩、肘、腕等支点部位,以及大小臂两个重要部位的功能作用都考虑进来。只有在这些部位的支撑、配合、协调下,我们的演奏才可以做到得心应手,从容自如。
留言
沉肩垂臂的目的
在于让身体各部位达到自然放松
让它们成为影响演奏的
至关重要的间接部位
古筝人都在关注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