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
书接上回。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启了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此后,各方列强,纷纷登场,清廷无能,国土沦丧,民不聊生。辛亥革命,开拓新局,无奈革命成果被窃,而后军阀混战,四分五裂,,底层人民,垂死挣扎于水火。
中国之积贫积弱,病入骨髓,原因无它,不团结是也!
改革制度,不可谓不进步,然而议会之庭,利益之决斗场,各方势力,图谋私利,弃民众如敝屣也!枪炮兵制,不可谓不先进,然十中有九,对准国内,强取豪夺,内耗无穷也!共产党成立,开天辟地,挽狂澜于既倒,救人民于倒悬。然初创之时,思想仍未统一,分裂之事,仍有发生。具体如何,请听分解。
懋功会师
遵义会议旧址
“万余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与山河;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得伟大的会合。”——《会师歌》 |
会师本是好事。然而,张国焘看红一方面军历尽千辛万苦,疲惫不堪,人数和武器的装备寒酸后,心理起了一些变化,显得十分自负、傲慢和斤斤计较。
“张国焘很看不起全体中央红军,因为我们穿得破破烂烂,军容不整,而且人数也比他的队伍少。”——李德 |
重大分歧
7月,张国焘自恃所辖军队人多势众,公然以解决“组织问题”为借口,伸手向中央要权,并迟迟不推行北上的政策。
为团结张国焘共同北上,周恩来辞去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由张国焘任红军总政治委员,并为中革军委的总负责者。并提拔了红四方面军的众多领导,担任要职。
即便如此,张国焘仍然认为“组织问题”没有解决,一再贻误战机,招致胡宗南在松潘集中兵力,使红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局面。红军总部不得不修改战略计划,并极力推动张国焘北上。但张国焘南下的心已经立定了。
一同南下,张国焘就可能仗着优势军力,采取阴谋手段,将中央搞掉。——彭德怀 |
在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抵达陕北后,张国焘公开攻击中央北上抗日是“逃跑主义”,“机会主义”,吹嘘其南下是“正确路线”。更有甚者,张国焘在四川理番县卓木碉另立“中共中央”,宣布“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张闻天中央委员及党籍,并下令“通缉”,“免职查办”叶剑英、杨尚昆。
至暗时刻
1960年10月,在采访中,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问毛泽东:“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回答说,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内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 |
毛泽东与张国焘
为什么说是至暗时刻?
毛泽东当时作出最严重的形势估计,把剩下的红军转移到苏联接近的边疆地方以求生存,因为没有办法,这些兵力,生存都是困难的。毛泽东甚至作出了剩余红军被打散,到白区做地下工作的准备。当然这已经是作了最坏的打算了。
毛泽东与其他领导商议
“革命生涯经历了多少坎坷,多少困难,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心情沉重,自己人分裂了,在最需要红军力量团结一起的时候,红军力量分裂了。”——朱德后来回忆说 |
好在,峰回路转,苦尽甘来。危急时刻,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张浩)从苏联回来,代表共产国际表达了对中共中央的信任,并致电张国焘,谴责了他的分裂做法。张国焘自分裂活动以来,一直遭到朱德、徐向前等的反对,中央的决定和国际代表的态度,更使张国焘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了。
孤家寡人的张国焘,态度日趋微妙。
务要团结
对于张国焘的面临的不利局面,毛泽东并未落井下石,反而极力促进团结。他多次致电张国焘,反复说明“中央内部的团结一致,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必要条件”,“等待国焘同志等北上商讨一切。”“我们一、四两方面军合则力厚,分则力薄”。权衡利弊后,张国焘不得不下达北上的命令。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南下分裂主义错误彻底破产。
毛泽东邀请部分国民党起义将领和民主人士游览天坛
毛泽东是痛恨分裂的。中国人不能团结,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局面,他比任何人都明了。他极力强调团结,统一一切能统一的力量,对付最主要的敌人,以早日求得人民的解放。联蒋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再到后来的国共谈判,都是为了团结以求国家之强大,转积贫积弱为民主富强。
务要团结!
——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