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办阶级:帝国主义剥削和压迫本国人民的工具

文摘   2024-10-27 17:20   黑龙江  

买办阶级

出 处

“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释义——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产生了一个阶级——买办阶级

简而言之,买办阶级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并直接为帝国主义服务的资产阶级。

最初“买办”,是指鸦片战争前在广州负责对外贸易事务的商人。

由于中外语言隔阂、风俗习惯不同以及中国当时的捐税制度、货币制度等较为复杂,外国资本家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面临诸多不便,于是他们开始雇佣中国人作为代理人,这些代理人被称为“买办”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列强在中国开展经济侵略

外国资本主义为了更深入地侵略中国,制定了买办制度,专门收买一些中国人作为其在华的代理人。

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庇护下,买办阶级的活动日益活跃,其经营范围不再局限于进出口贸易,而是扩展到工业、金融业和航运业等多个领域。

他们在中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甚至处于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成为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政策的得力工具。

这些人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级——买办阶级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地主阶级与买办阶级的利益联系日益密切,地主阶级通过买办与外国商人合作并获得投资,同时也吸收买办阶级的投资。

买办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出钱捐官,身兼官商,兼具买办与官僚的身份,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利益网络。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也逐渐买办化

买办阶级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经济上,买办阶级通过控制对外贸易、金融财政等手段,为外国资本主义掠夺中国财富提供了便利。

他们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垄断了中国的国际汇兑业务,控制了货币发行和对外贸易,使中国的经济逐步陷入对外国资本的依赖之中。

据统计,1840-1894年间,中国的买办阶级收入高达4亿两白银,这笔巨额财富被用于投资商铺、钱庄、房地产,进一步增强了买办阶级的经济实力。 

在政治上,买办阶级通过与封建势力和军阀官僚的勾结,逐步渗透到政权内部。

他们利用经济手段影响政治决策,甚至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使中国的政治更加腐败和动荡。

尤其在民国时期,可以说买办贯穿了整个民国的官僚体系和金融资本体系。

买办阶级的活动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相一致,严重阻碍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在文化上,买办阶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然而,这种传播并非完全积极的,而是带有明显的殖民色彩。

买办阶级在推广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削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革命的推进,买办阶级的历史地位也逐渐发生变化。

辛亥革命后,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买办阶级失去了部分政治依靠,但其经济实力仍然强大。

北洋政府时期,买办阶级通过各种手段继续扩大经济势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决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买办阶级的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买办阶级作为一个特殊的阶级群体逐渐消亡,其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角色也宣告终结。

总之,买办阶级是联系中国与外国商人之间的桥梁,实质是帝国主义剥削和压迫本国人民的工具和奴才。
欢迎点击关注

毛选精研社
掌握方法,把握规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