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
《新型工业化》
2024年第04期
刊发我校校长姜斌教授署名文章
《胸怀航天强国梦想 勇攀航天科技高峰》
胸怀航天强国梦想 勇攀航天科技高峰
姜 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包括航空航天在内的战略性产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新任务新要求,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必须勇担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使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切实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奋力打造助力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
深刻理解建设航天强国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高度重视和关心航天事业发展,高瞻远瞩作出建设航天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必须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事业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深刻理解建设航天强国的重大意义。
航天事业代表着国家综合实力。航天事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是国家工业整体水平的集中体现。新时代新征程,我国航天事业自立自强、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道路,包括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开展月球和火星探测、成功发射多种用途卫星等,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航天作为国家战略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主发展和创新超越,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防实力,推动国防事业发展,为安邦定国提供了坚实保证。
航天事业关系着人民生活福祉。随着航天事业蓬勃发展,通信卫星让天地互通、世界互联,远程通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越发便捷;北斗系统的广泛应用为大众出行、智慧物流、远洋运输、精准农业等领域提供精准定位导航。航天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人民生活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前,随着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试验成功,商业航天迸发出了极大的创新活力,展示出巨大的市场规模潜力。未来,高频次的商业发射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密集的火箭发射将带动商业卫星数量实现指数级的提升。商业航天将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加快推动生产力的革新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能。
航天事业引领着科技创新发展。当前,科技创新成为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力量”、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航天科技取得的创新成果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创新信念和信心,为全社会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激励。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将加快促进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信息化产业为引领的创新发展格局,加速一批高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革新演变,对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着重要引领支撑作用。
2024年9月2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等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
航天事业凝聚着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中国航天自1956年起步以来,始终逐梦星辰大海,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嫦娥”揽月、“祝融”探火、“北斗”组网、“天宫”遨游星辰,一系列重大工程圆满实施的背后,是一批批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的接续奋斗,是一个个关键核心技术的奋勇突破。波澜壮阔的航天事业奋斗历程,孕育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纳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些由一代代航天人在伟大征程中凝结形成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为我们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坚定的信心信念,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带来不竭的奋进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勇攀科技高峰,不断提升自主可控的创新发展能力、引领前沿的科学探索研究能力,着力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成果,为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和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高校要加快推动航天领域教育科技人才
一体化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并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是国家强盛之根基,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交汇点,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上肩负着重要使命责任。高校要坚持牢记航天强国梦想,弘扬伟大航天精神,充分发挥自身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在勇攀航天科技高峰中挺膺担当,加快推动航天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谱写航天强国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我校打造“御风园”航空航天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集纳各类航空航天器实物,藉以有形之物弘扬传递航空航天无形之精神。
高校服务支撑航天强国建设要坚持学科建设引领。航天事业发展既受到传统航空航天类专业深化发展的驱动,同时也受到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创建的新兴专业的深刻影响。高校要坚持自身鲜明办学特色,根据世界科技前沿方向、航天科技演变趋势和行业发展内在要求,增强学科建设的整体考量与前瞻部署,高标准统筹好相应的学科布局,不断强化基础学科,动态调整新设一批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努力实现航天领域前沿技术学科专业要素的全覆盖。要通过学科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优化,不断突出服务国家重要战略需求的指向性,健全以学科自身建设成效、服务国家战略成果为导向的政策供给、资源配置体系,激励航天领域的学科在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构筑大平台、培育大成果上下功夫,做到“特色更特、优势更优、水平更高”,以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有效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高校服务支撑航天强国建设要坚持人才第一资源。高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航天领域人才自主培养的战略主动,努力培育更多拔尖创新一流人才。要坚持思政引领,积极打造接触航天、探索航天、认同航天、归属航天的特色思政育人成长链,充分依托总师院士公开课、航天教育教学基地实景研学等创新培养方式,引导学生厚植航天报国的情怀,持续增强对祖国航天事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要与时俱进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一体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建设,充分结合航天型号任务工程领域研究,强化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更加注重实践育人,以航天创新实验室、航天企业为载体,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汇,构建全方位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积极塑造航天特色实践育人服务区。要坚持开放引进和精准培育并重,持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工程计划,加快拓宽海外引才平台链路,更加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导广大人才把论文和科技成果应用到航天国防科技装备上。
高校服务支撑航天强国建设要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大火箭、北斗导航、高分卫星等重大成果竞相涌现,航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展示了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勇气。高校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助力航天事业发展中走好科技自立自强这条必由之路,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的顶层谋划,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地将科技势能转变为发展动能,奋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支撑航天强国的重要阵地。要面向行业、立足行业、深入行业,充分发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联合行业单位积极建设打造航天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站位、高标准建设好国家级科研平台,突出大平台、大团队在人才资源、研究能力、硬件设施等条件上的优势。要瞄准航天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航天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精心谋划重大科技创新和标志性科研成果,超前布局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原始创新项目,超前培育重大项目、重大成果、重大平台,在前沿技术和“卡脖子”难题上不断求索,努力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构筑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型号预研、关键技术攻关、装备研制的全链条航天科技创新体系。要牢牢坚持以基础研究为本,加大支持科技创新中的“自由探索”,鼓励从基础研究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出发进行探索,提升培育扶持力度,同时要加强推动理工交叉融合,使“需求牵引”和“自由探索”能够实现上下对接、有效协同,进而释放更多的创新活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校服务支撑航天强国建设要坚持深度开放融合。高校服务航天强国建设,要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持续提升开放办学水平。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持续深化与行业产业的战略合作,聚焦区域发展、行业需求、民生福祉,着力打造政产学研用多方融合的高层次合作交流平台,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速航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高航天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不断解放思想,多维度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积极引进海外高水平办学教育资源,坚持走出国门淬炼一流,认真汲取世界一流航天院校的发展经验;要深入参与航天领域国际创新,推动高水平中外联合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航天复合型人才、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天科技成果、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优势,不断提升我国航天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我校打造航天教育教学实践场馆,通过相关实物和模型,展示中国航天发展的壮阔历程,扎实做好航天知识科普工作。
高校服务支撑航天强国建设要坚持文化传承创新。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服务支撑航天强国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持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厚植红色基因、军工文化的育人沃土,建设打造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核心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文化场馆、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师生对于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高度认同,不断提升伟大航天精神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要充分发挥好行业资源优势,运用好航天教育教学基地等平台载体的育人功效,面向社会高质量做好航天科普服务工作,传播弘扬航天工作者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主流价值观,引导鼓励师生自觉做伟大航天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弘扬者,为建设航天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我校举行“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校友总师思政公开课暨天舟八号“星眸载荷”发射直播,引导师生积极投身航天强国建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服务航天强国
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作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70多年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初心使命,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培养输送20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涌现出以嫦娥、天问等型号总师为典型代表的一大批航天领域杰出人才,自主设计研发了“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深度参与了我国航天领域诸多重要型号的研发攻关任务,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支撑。
胸怀“国之大者”,厚植航天强国梦想。回溯办学历程,南航始终坚定地选择与祖国同向同行。在航天强国建设历史使命的感召下,南航坚持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逐步凝练形成了以航天为重要支撑之一的“三航”办学特色。早在1959年,南航就探索开展了高空探索火箭(南航六号)的研制工作,并设置发展了遥控遥测、电子、无线电等相关专业。得益于学科专业的蓬勃发展,南航飞行器总体结构设计、进气道设计、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导弹、火箭、卫星等航天领域中均得到了重要运用。为突出航天特色,南航于2006年成立航天学院。后期为进一步推动航天特色的建设与发展,南航将原高新技术研究院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仿生结构与防护研究所划转至航天学院。2018年,南航聘请“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担任航天学院院长,在其带领下,航天学院走上了发展快车道,服务航天强国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时任我校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颁发“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聚焦行业发展,强化拔尖人才培养。在“培养什么人”上,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南航坚持以培养服务航天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为航天领域输送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其中包括“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我国首颗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等。在“怎样培养人”上,南航从生源选拔、培养过程、输送出口等人才培养全链条出发,构建起以红色基因、蓝色梦想为内核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打造由航天领域院士、高层次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讲授的“强国逐梦·大师引航”系列前沿课、总师公开课等,持续激发学生投身航天强国建设的使命情怀;积极打造“国防企业面对面”等实践育人品牌,组织师生深入航天院所等国防军工单位实习实践,零距离、面对面与重器总师、大国工匠对话,在工程实践实训中不断强化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快培养一批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的拔尖创新人才。
面向战略需求,矢志核心技术攻关。南航坚持“四个面向”,以有组织科研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经过多年自主创新研发,学校于2011年成功发射 “天巡一号”卫星,成为国内第四家有能力研制卫星的高校。以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为抓手,牵头建设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等多家航天研究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先后获批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苏省微小卫星态势感知与操控技术创新平台,不断强化航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南航深度参与了“天问”探火工程、“嫦娥”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小行星探测等一系列重要航天型号任务的研制工作,超声电机、着陆缓冲机构设计、多机器人协同装配、飞行器运行监测及健康评估等一批技术成果在空间站建设、长征系列火箭研制、通信导航与卫星等工程中成功运用,为国家航天主战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航天领域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各类成果奖15项,获评“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单位”。
我校深度参与一系列重要航天工程项目,获评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锚定未来方向,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南航坚持强化战略导向,以深度开放融合助力航天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南航六合国际创新港建设,努力打造以航天领域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孵化集聚地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不断强化与航天院所合作,与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内的30余家大型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一大批航天工程总师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授和兼职博导,充分助力航天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青年师资成长。在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学校与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参与共建智能感知与大模型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创新平台、成果应用、人才引培等方面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汇,着力拓展新领域新赛道、产出新动能新成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强化与航天领域世界名校的战略合作,与乌克兰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中乌班”,与俄罗斯萨马拉国立大学开展联合办学,聚力培养航天领域国际复合型人才。
面向未来,南航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践行“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初心使命,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文化引领等方面协同发力,为航天事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供给更多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素材来源丨新型工业化
值班编辑丨周璇
责任编辑丨王伟、彭丽
出品丨晓南晓航工作室
审核丨王晖、李秀龙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