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柏阅读说40 | 磨课时的三个追问(一)

教育   2024-11-26 20:01   安徽  

柏玉萍老师,来自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 。

她是论坛的老朋友。去年论坛,柏老师担当第一天的主持人,让大家印象深刻。

她曾获得首届年度十佳朗读者。

这次参加教学比赛,一则是她想更好地带领团队;二则也是一次自我挑战。

抽签拿到《我爷爷老丘》这本书后,柏老师经过了8次磨课,最后在决赛现场给我们带来了完美的呈现。

一起来听,柏老师在磨课中的三次追问。


LI DONG

万物皆收藏也


每一次磨课都是心与智的煎熬,但同时又是精与进的积累。图画书《我爷爷老丘》的磨课也是如此。


这本书不厚,但光阴厚——故事从爷爷记忆混乱开始叙述起,情节似乎不太连贯,但几处插叙,几处呼应,爷爷的一生的线索就在我们心中明晰起来:童年和妈妈走散—被人收养—成为渔王—子孙绕膝—老年痴呆。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一辈子,而爷爷的一生就装在了这本薄薄的书里。

这本书不重,但主题重——爷爷似乎忘记了一切,但是爱吃花生糖、整天找护身符、常听收音机、把大衣留给流浪汉,因为追一对吃糖葫芦的母子没追到而痛哭流涕......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撕心裂肺的记忆:童年和妈妈在火车站走散。泪光中,你会不解:为什么时光带走了一切记忆,爷爷却无法忘却和妈妈走散的那段记忆?


九月,我独自静静读这个故事,读到母子生生分离的那一段,看到妈妈张开手追跑的身影和孩子张大嘴巴一脸惊恐的表情,泪水悄然而下。我想到了儿子4岁时,我差点在火车上把他弄丢的场景。当我穿过一节又一节车厢,脑海中揣想着他被人中途抱下车时,我心如刀割。那位母亲没有我幸运,她最终失去了她的孩子,永远地失去。那份撕心裂肺的疼痛我能体会。学生呢?需要让他们体会吗?


十月,是用来磨课的。磨课的我变得纠结无比:是放四年级还是五年级上?要不要给孩子读整个故事?我会不会把文学课上从成语文课?图画要怎么鉴赏......诸如此类,每日自我追问。

01


我要不要把整个故事读出来?


肯定要读出来的——这是我最初的想法。一是读出来,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对故事都有个整体的印象,二来朗读也是我的特长,我相信通过我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进入故事中。


第一次试教,我一个人读故事。我知道,要尽量少停下来提问,避免让故事在师生问答间变成碎片。遵循文脉,读到一半时,我让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然后就继续读下去。读完后,学生尝试自己解疑。一切都很顺利!


但是,我发现光是读故事环节就用了13分钟。课堂的前13分钟极其安静,除了学生短暂的提问和答疑,其余的都是我的朗读声。我个人觉得不妥,一是我的“戏份”太重,二是对于高年级来说,效率不高,深度不够。


于是有了两种尝试:

一是让学生课上和我一起读。可是,学生毕竟第一次拿到故事,七八个孩子的声音加进来后,磕巴、迟疑、情感不一,一下子就把故事的流畅和厚重破坏了。作罢!


二是让学生提前读完故事,一上课就回顾故事。但是故事前半段层层设疑的特点就不能彰显了,同时,学生自己读,读得浅,回顾故事也花了不少时间。听课老师坐在下面,没有了解过整个故事,听得云里雾里。怎么找到折中的办法呢?


于是,我尝试前半段师生合作朗读,后半段学生默读。如此安排还是遵从文脉——读完前半段,疑问丛生;读完后半段,豁然开朗。

开口读时,我抓住第一句话:我爷爷老丘越来越不对劲了,学生质疑:哪里不对劲?为什么不对劲?师生合作读时,我对朗读中的问题浅指导,不破坏故事的流畅度。学生默读时,我播放后半段的ppt,让听课老师和学生同步默读。同时,我播放忧伤的小提琴曲,让整场的人都安静地浸在故事里。


是的,被故事包裹,不是强拉进去的,进去了又舍不得出来,这是我想要的效果。从上课现场来看,是这样的效果!学生设疑、答疑,很顺利。我抛出一个问题紧逼学生思考:是不是每个人老了都像爷爷那样找妈妈呢?有的学生发现爷爷原来是患了阿尔兹海默症,从而理解了他之前那些看似奇怪的行为。

回顾以上,从我一个人读完整个故事,到师生读、指导读,再到自己默读,从设疑到答疑再到深思,读思结合,有扶有放。前13分钟,学习有了深度和效度。


柏柏新语
专注于小学语文教学前沿咨询分享、朗读内容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