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柏阅读说42 | 磨课时的三个追问(三)

教育   2024-11-28 20:03   安徽  

柏玉萍老师,来自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 。

她是论坛的老朋友。去年论坛,柏老师担当第一天的主持人,让大家印象深刻。

她曾获得首届年度十佳朗读者。

这次参加教学比赛,一则是她想更好地带领团队;二则也是一次自我挑战。

抽签拿到《我爷爷老丘》这本书后,柏老师经过了8次磨课,最后在决赛现场给我们带来了完美的呈现。

一起来听,柏老师在磨课中的三次追问。


LI DONG

万物皆收藏也


每一次磨课都是心与智的煎熬,但同时又是精与进的积累。图画书《我爷爷老丘》的磨课也是如此。


这本书不厚,但光阴厚——故事从爷爷记忆混乱开始叙述起,情节似乎不太连贯,但几处插叙,几处呼应,爷爷的一生的线索就在我们心中明晰起来:童年和妈妈走散—被人收养—成为渔王—子孙绕膝—老年痴呆。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一辈子,而爷爷的一生就装在了这本薄薄的书里。

这本书不重,但主题重——爷爷似乎忘记了一切,但是爱吃花生糖、整天找护身符、常听收音机、把大衣留给流浪汉,因为追一对吃糖葫芦的母子没追到而痛哭流涕......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撕心裂肺的记忆:童年和妈妈在火车站走散。泪光中,你会不解:为什么时光带走了一切记忆,爷爷却无法忘却和妈妈走散的那段记忆?


九月,我独自静静读这个故事,读到母子生生分离的那一段,看到妈妈张开手追跑的身影和孩子张大嘴巴一脸惊恐的表情,泪水悄然而下。我想到了儿子4岁时,我差点在火车上把他弄丢的场景。当我穿过一节又一节车厢,脑海中揣想着他被人中途抱下车时,我心如刀割。那位母亲没有我幸运,她最终失去了她的孩子,永远地失去。那份撕心裂肺的疼痛我能体会。学生呢?需要让他们体会吗?


十月,是用来磨课的。磨课的我变得纠结无比:是放四年级还是五年级上?要不要给孩子读整个故事?我会不会把文学课上从成语文课?图画要怎么鉴赏......诸如此类,每日自我追问。

03


我要如何品鉴图画?



很多老师都对我最后几分钟的品鉴图画环节很感兴趣,大家惊诧于我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灵感?


这一点,得要深深地感谢詹丹教授!


初读这个绘本,我组织工作室的小伙伴一起来研磨,没想到,大家读出了好多图的细节啊!尤其是那些手的影子,向前伸着,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


所以,在前几次的试教中,我都探究手影的环节。


幸亏课堂时间不够,不然,我真的陷入了不顾学生理解基础,把自己置入一个“为品图而品图”的境地。


但是几次试教下来,课堂还剩余几分钟,怎么处理呢?


我就这个问题请教詹丹教授。


晚上十点多呀,詹老师还在赶公交,我怎么忍心再打扰。但是詹老师的语音点醒了我:怎么有个创新?比如这么多图,如果让你选出一幅做封面,你会选择哪一幅?


妙啊!孩子选择,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有的依据主题,有的依据线索,有的依据自己最深的感受......而且根据我的经验,孩子们一定会“百花齐放”。文学课就是这样啊,没有固定的答案,关键是言之有理,自由表达。


在詹教授创意的基础上,我又加上了一条:

可是绘图者偏偏重新绘制了封面和封底。他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我要求小组讨论,至少说出三个观点。

这下就热闹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始终没离开这个故事和主题。


可惜,现场上课时,这个环节还是没有很好地展开。倒是很多老师觉得这个环节令人耳目一新,课下纷纷和我讨论。可见,高人指路,确实可以少走弯路。


这个环节的设置也让我明白平时上课的思维定势:看封面,你都读到了什么?机械老套的观察封面,孩子未读故事,还不能和故事主题深深勾连,就缺乏了思维的深度。读完故事,再去品鉴画面,揣摩绘图者意图,就成了一场思维的暴风雨了。




磨课中的三个追问,就像是农人扶犁,在待垦的土地上犁出三道深深的沟壑。它们彼此交错,互相连接,让我对图画书阅读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今天,当我回到学校的儿童文学课上,面对一本本图画书,我感觉似乎一下子通明起来,轻松起来,连上课也变得愉悦起来!


磨课时的痛苦追问何尝不是对今日的馈赠呢?


感谢这三个追问!



柏柏新语
专注于小学语文教学前沿咨询分享、朗读内容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