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柏阅读说41 | 磨课时的三个追问(二)

教育   2024-11-27 20:01   安徽  

柏玉萍老师,来自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 。

她是论坛的老朋友。去年论坛,柏老师担当第一天的主持人,让大家印象深刻。

她曾获得首届年度十佳朗读者。

这次参加教学比赛,一则是她想更好地带领团队;二则也是一次自我挑战。

抽签拿到《我爷爷老丘》这本书后,柏老师经过了8次磨课,最后在决赛现场给我们带来了完美的呈现。

一起来听,柏老师在磨课中的三次追问。


LI DONG

万物皆收藏也


每一次磨课都是心与智的煎熬,但同时又是精与进的积累。图画书《我爷爷老丘》的磨课也是如此。


这本书不厚,但光阴厚——故事从爷爷记忆混乱开始叙述起,情节似乎不太连贯,但几处插叙,几处呼应,爷爷的一生的线索就在我们心中明晰起来:童年和妈妈走散—被人收养—成为渔王—子孙绕膝—老年痴呆。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一辈子,而爷爷的一生就装在了这本薄薄的书里。

这本书不重,但主题重——爷爷似乎忘记了一切,但是爱吃花生糖、整天找护身符、常听收音机、把大衣留给流浪汉,因为追一对吃糖葫芦的母子没追到而痛哭流涕......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撕心裂肺的记忆:童年和妈妈在火车站走散。泪光中,你会不解:为什么时光带走了一切记忆,爷爷却无法忘却和妈妈走散的那段记忆?


九月,我独自静静读这个故事,读到母子生生分离的那一段,看到妈妈张开手追跑的身影和孩子张大嘴巴一脸惊恐的表情,泪水悄然而下。我想到了儿子4岁时,我差点在火车上把他弄丢的场景。当我穿过一节又一节车厢,脑海中揣想着他被人中途抱下车时,我心如刀割。那位母亲没有我幸运,她最终失去了她的孩子,永远地失去。那份撕心裂肺的疼痛我能体会。学生呢?需要让他们体会吗?


十月,是用来磨课的。磨课的我变得纠结无比:是放四年级还是五年级上?要不要给孩子读整个故事?我会不会把文学课上从成语文课?图画要怎么鉴赏......诸如此类,每日自我追问。

02


我上的是语文课,还是文学课?


说句心里话,此次参赛,我最大的担心就是别把文学课上成了语文课。到底文学课和语文课有什么区别,我也说不清楚。


25日晚上的文学之夜上,我请教梅老师。梅老师说:“谁说语文课和文学课是完全割裂的?谁说文学课就不是语文课呢?”我恍然大悟。原来,文学是语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相融语文,我们对语文的不正确的认知,常让它们分离


回想试教过程,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在初读故事后,围绕一个主问题去探究——我的语文课也是这么上的。只不过,随着试教,主问题在发生变化。

开始是这样的——

请你再去读读故事,哪幅图、哪段文字让你心里一揪?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交流后,再去探究“护身符对于爷爷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图画书的品鉴一定要兼顾图文,且深入到故事中去。几次试教,交流都很顺利,学生找的图文似乎都在我的预设之类。但是这样的图文品味和“探究护身符的意义”有什么联系呢?如果没有,那只是板块拼凑。

我开始做调整:

1.交流护身符的本意:你知道护身符是用来做什么的吗?(保平安)

2.探讨护身符的意味:对于爷爷来说,护身符仅仅只是保平安吗?还意味着什么?请你再读故事,把自己的思考写在卡纸上,交流。

3.追溯护身符背后的故事。回到母子分离场景,交流:这是一段(   )的记忆?

4.思考:爷爷忘记了一切,可是为什么还戴着护身符?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紧紧围绕着护身符,从本意到深层的意味,再聚焦到那段记忆,再探究一个看似奇怪的问题,从而感受到人的记忆深处是妈妈的爱。看似只聚焦了几幅图文,但是因为集中,品鉴变得有深度。学生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扣住图或者文里的细节去交流自己的感受,在文字里走了个来回,让图画也来激发自己的感受。


在这几幅图文的品鉴上,我充分发挥我朗读的作用,营造一个强大的故事场,让学生的眼里只有那段时光,感受分离的痛,理解爷爷对护身符的态度,从而悟到“生命里,唯有爱不可忘却”这样有点哲学意味的主题。


文学之夜散场,屋外飘起蒙蒙细雨,我和张学青老师走在一把伞下,我向她讨教。她说:“柏老师,其他先不论,光是你能把学生带到这个故事场域中,带着孩子们走进故事里,你就是成功的。不久以后,学生想到这个故事,我相信他们还会继续再读的。”


是啊,课堂时间有限,就像人生时光有度,总得有舍有得。文学的引领,不在盈满,更在于点燃。


而对于我未来的语文路,我想我不应该纠结到底是语文课,还是文学课。我更希望我的每节语文课都充满浓浓的文学味。这才是论坛给予我这样的中年教师最大的收获


柏柏新语
专注于小学语文教学前沿咨询分享、朗读内容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