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声我来读” · 三 | 让ADHD亲历者们的心声被听见、也被看见节气

健康   2024-06-07 20:08   美国  



让ADHD亲历者

的心声

被听见、也被看见



你的心声

我来读 ”





在你我身边

有5000多万人

他们不是故意不听话和分心

他们只是难以集中注意力


他们并不喜欢故意打断你讲话

他们只是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


他们并不是故意丢三落四

他们只是很难记住东西


他们并不是喜欢拖延

只是“开始做事情”对他们有些困难


他们并不是故意情绪化

只是他们比你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组织和管理时间对他们来说很难的事情

他们不希望被认为

是“只有小孩子才会得的病”


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

他们渴望被理解和接受

只是很多时候苦于无法开口


他们患有你我皆知的ADHD(多动症)

但你我

对ADHD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

也许有这样一个机会

可以让你我坐下来好好聆听

他们的心里话








独立纪录片导演/摄影师大蒋和精神科医生陈智民通过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观察与接触,一同设计了针对成年精神障碍人群的“有趣”且有意义的心里话征集问卷。


去年在心声Mind公共号的创立人姚灏和平台编辑二坤的帮助下,由心声Mind与若干公益机构联合发起了“你的心声我来读”(心声征集活动链接)匿名问卷反馈线上征集活动,并在2022年拍摄了一部阅读双相障碍患者心声的样片。


经过数月的征集,他们一共收集了来自七种不同精神障碍的215位患者朋友们的3396个心声反馈,最终选出280多个心声。



这280多个心声将会被做成心声卡片打印出来,并在我们的“你的心声我来读”的线下活动当中,被活动参与者们随机抽取并朗读出来,同时其他参与者们也会在大蒋和陈霈医生的引导下,对有共鸣的心里话展开交流和讨论。希望通过这种“开盲盒”似的互动方式,让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朋友们的心里话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其实很多患者朋友们的心里话对普通民众也有相当大的启发,我们也能够从他们的心声里看到自己。








6月15日

我们将在上海706的客厅

举办针对ADHD亲历者的

“你的心声我来读”活动


让我们大家一起

读出ADHD亲历者们的心声

并敞开心扉地交流


本场活动名额为30人

我们确保每一位报名参与的朋友

都能有读心声卡片的机会

(上方配图为往期活动照片)






我们希望借由这种形式的互动,可以让对精神健康感兴趣的普通公众、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工、患者家属、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被邀请,参与到这个线下活动当中来。让我们所有人卸下包袱,静下心来好好地彼此倾听,相互分享,让患有ADHD的朋友们的心声被听见,也被看见。







报名信息


日期:6月15日

时间:下午2-5点

地址:706上海青年空间

(武宁路地铁站1号口附近300m)

定价:39元/人

人数:25-30人

报名方式:扫描上方海报上二维码

进入麦克表单报名



活动发起人介绍



大蒋


独立纪录片导演、摄影师、妥瑞症(抽动症)患者。在从事视频拍摄行业前曾从事过动漫设计、插画和平面设计工作。

个人网站:dajongvisuals.lofter.com

曾在2015年用一年独立拍摄和剪辑完成国内首部聚焦妥瑞症(抽动症)人群的系列纪录片《妥妥的幸福》,并受到国内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导。于2017年创立成年关注妥瑞症患者群体的微信订阅号"妥友之家",并以及参与妥瑞症的社会宣导活动。



陈霈


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医师,上海交通大学精神病学硕士,科普访谈播客《空井效应》制作人。目前的研究方向是用计算语言学模型量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日语N1满分,翻译有10余篇森田疗法及内观疗法相关文献,担任过漫画《工作细胞black》的翻译助理



关于706上海


706青年空间起源于北京五道口,是中国第一家青年空间,试图创造一种新型的实体空间形态,目前已在国内外数个城市共创了数十个706据点,同时也孵化了具有潜力的合伙人项目。

706 通过社群分布式运作模式,倡导新型的教育、旅行、居住和社交理念,让青年人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坐落在普陀区的 706 上海青年空间,同时承载了  co-living 和城市客厅的公共职能。从成立至今,举办了上百场关于文化 / 艺术 / 学术 / 实践相关的各种非盈利向的沙龙 / 讲座 / 创作 / 活动。我们希望在 co-living 重新找回生活的同时,能开放我们的客厅和公共空间,让刚来上海的年轻人和学生用低成本的方式享受文化和智识的生活。我们希望这里成为上海的福楼拜客厅。它会碰撞出无数思想的火花。






排版:路苒






心声 Mind
我们是一家关注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的公益组织,致力于以社会创新与青年力量,提高公众精神健康意识与素养,改善公众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精神障碍者权益保护与社会融入,推动中国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事业进步,并最终实现社会包容性与可持续性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