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教育   2024-09-09 09:26   北京  

开学了,神兽归笼,家里终于清净了。


但更艰巨的任务又来了,陪(监督)孩子学习、写作业。


很多父母尽管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孩子依旧磨磨蹭蹭、让人恼火。各种场景,总能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几年前。


是的,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记得大宝在七八岁的时候,作业要提醒着才能专心做、快点做,第二天上课用的东西要我帮着收拾,钢琴要监督着练,睡觉要催着才肯上床……


我明白,冲动、坐不住、磨磨叽叽拖拖拉拉、爱乱跑不爱学习,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


想要他们随着年纪的增长改掉这些习惯,自律是必须修炼的核心能力。


为了培养让大宝更自律,我研究过不少心理学书籍,也和大家分享了很多体会和方法:


培养儿子自律N年,手机面前一秒破功!自律的真相请尽早看清

累死累活教不出一个自驱的孩子,你可能陷入了这三个误区

仅靠一个句式,我夸出了儿子的自驱力

每个不自律的孩子,背后都受到了这样的错误干扰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我用过的7个经典心理学效应,对于培养孩子的自律很有帮助。


霍桑效应



改变,从被关注开始。


在美国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个叫霍桑的电话交换机制造工厂。那里的各项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们却对工作有很多不满,工厂的业绩很不理想。



后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他其实是后来加入的)率领团队,在这座工厂里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其中,研究小组挑选了十几名女工参与实验,惊奇地发现,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福利(休息时长、供应茶点等),她们的工作效率都会提高。


深入调研之后发现,被选中参与实验的荣誉感,特别是研究人员对她们尊重和关注,不是管理人员的指挥命令,是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动力。



这就是心理学名词“霍桑效应”的由来。


它表明,当人们得到外界的积极关注时,往往更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现得更加出色。


重点提示:


自律的起点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须向自律转变。


在转变的过程中,他律的形式要发生变化,我们要逐渐淡化指挥者的角色,蜕变为旁观者。


我们的关注,为孩子提供了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我们的尊重,也为他们创造了自主探索和行动的空间。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转变的可能。

超限效应


说教有度,过犹不及。


“都跟你说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
“你怎么老是这么磨蹭,快点!”
“跟你说多少遍了,你怎么还这么粗心。”
......

这些话听着是不是很耳熟?为啥说了100遍的话,孩子还是不放在心上?



其实,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应上。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大作家马克·吐温就亲身经历过这种“窘境”:


有一天,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感人肺腑,准备多捐点钱。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点零钱。


又过了10分钟,还是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最后,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向听众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不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看完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点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重点提示:


电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杰瑞每天放学回家,都要被一大家人“轮番说教”,杰瑞就说出了孩子们共同的心声:

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都是他们自己讲,自己爽,而我们通常都是假装在听。

我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们不管,只要他们有讲,就算了。

你看我们被他们淹死,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

大人说那么多话,为什么不明白,多了就很难消化的道理呢?


在教育中,一句话重复一百遍不会成为真理,而真理重复一百遍却可能就会成为一句废话。


所以,说教不能太多,批评“战线”也不宜过长。


有研究发现,批评发生的最初几分钟,孩子是容易听进去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进入“左耳进右耳出”状态。


这是因为孩子在无意识中开启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脑加工太多负面情绪和信息。


如此说教无效,也没给孩子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丝空间,他们的自律又从何谈起?

德西效应



不适当的物质奖励,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内驱力。



1971年,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解答一组智力题,还把这他们随机分成了两组。


实验组的学生每做完一道题,便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学生做完题后没有任何奖励。


工作人员发现,在休息时间里,控制组继续解题的人数,要明显多于实验组。


最后,德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人们在外加报酬(1美元)和内感报酬(解题的乐趣)兼得的时候,外加报酬不但不会增强内感报酬,反而会减弱内感报酬。



用通俗的话来理解就是:


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用物质奖励来激发他是有效的;


但当他已经对这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一味的物质奖励,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内驱力,转而将获得物质奖励作为目标。


《奖励的惩罚》的作者,也曾分享过外在奖励会消除孩子内驱力的经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楼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无果后,老人就每天给孩子们两块钱,让他们来踢球。


后来老人给的钱越来越少,最后一毛钱也不给了。再想让孩子们免费踢球给自己看,小孩子们知道后很生气,就再也不来踢球了。


在这个故事中,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在诱因“为得到美分而玩”。


而当外在诱因消失或停止时,孩子就会停止原来的行为。


比如,当我们不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不再主动做家务了;当我们停止奖励他写作业、练钢琴,他就越来越消极怠工了......


重点提示:


我们给孩子物质奖励,是希望他好好学习,但我们也要知道,奖金的激励效应是有限的。


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曾说过:物质奖励说到底只能保证员工不发牢骚,将工作积极性维持在一个基准水平上。但它无法让员工满意,从而高热情地投入工作的。



想要大幅提升积极性,还得从成就感、认可、工作的吸引力这些激励因素着手。也就是我们平时常挂在嘴边的“内在动机”或“内驱力”。


对于孩子,也是一样。


物质奖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时可以让孩子动起来,做家务、写作业、练琴,但可能无法唤起他内心对事情的认可和投入。


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还得从激发他的“内驱力”入手,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具体怎么引导孩子,可以看看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别再奖励孩子了,因为......

登门槛效应



一口吃不成胖子,自律不能一步登天。


孩子一上学,自律的重要性立现。


其中,专注能力最为重要,也最让我们操心。上课、写作业,坐都坐不住,何来效果和效率?



之前,推荐过用来训练专注力的“番茄工作法”。


它的基本逻辑很简单:

确定一个有待完成的任务,将25分钟设定为一个番茄时间;然后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时钟响起,短暂休息一下(苹果时间,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后可休息15-30分钟。


用在孩子身上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番茄+苹果”游戏的玩法,进行调整:

刚开始时,番茄时间设置得短些,之后再慢慢增加,10分钟、15分钟、20分钟……

苹果时间开始的时候设置得长些,之后再慢慢减少,10分钟、8分钟、6分钟、5分钟……



慢慢就会发现,孩子坐在椅子上、屁股不挪窝的时间在慢慢延长。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


它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助手做的一个实验。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到各家各户向主妇们提出一个小要求,让她们在一份“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


大部分主妇们觉得只是签个名而已,很简单。


两周以后,研究人员重新找到这些主妇,问能否在她们的前院立一块写着“谨慎驾驶”的警示牌。


结果显示:

  • 先前在请愿书上签过名的大部分人(55%以上)都会同意立警示牌;

  • 没有签过名的主妇,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这一要求。


在实验中,一开始的“签名”就是第一个门槛,这个门槛迈过去之后,第二个“门槛”(树立警示牌)就比较容易跨过去。


弗里德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难度较高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成功。

相反,大家都乐于接受难度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而在接受了较小的要求后,会更容易接受较大的要求。


带娃时用好这个效应,就会轻松很多。


比如,在玩“番茄和苹果”的游戏时,我会先把任务设得比较容易,然后再渐渐加大难度,这样的”得寸进尺“,不会引来娃的反感和抗拒。


慢慢地,孩子的自律能力也逐渐被型塑和提高起来。


与“一口吃成大胖子”相比,“登门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育儿方法是一种更理性、更有智慧的方法。


蔡氏效应


待办事项乱心智,做好计划免“打扰”。


说到孩子的磨蹭问题,相信很多老母亲都会头疼不已。而我们将要说的这个心理学效应,则为我们理解拖延、磨蹭,以及如何帮孩子克服它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1927年,立陶宛心理学家蔡格尼克提出了“蔡氏效应”(全称“蔡格尼克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蔡格尼克曾做过这样一个科学实验:


她让实验参与者做22件简单的任务,比如写下自己喜欢的诗、从55数到17,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她只允许半数参与者完成任务,另一半还没做完,就会被打断。


结果,当她要求实验参与者回忆自己刚刚做过哪些任务时,大家能够回忆起68%未完成的,对已完成的却印象模糊。


也就是说,大家对“未完成的”比“已完成的”,印象更为深刻。


后来心理学家们所做的一系列实验,又进一步证明了:


如果未完成任务积攒得太多,又没有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无意识脑就会持续发出“警报音”,让人分心,影响当下任务的完成。


这样的情况多了,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庞大,占据人无意识层面的空间,耗费能量。而我们也会习惯这种恶性循环,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执行力变得非常差。


孩子也是如此。


那么,咱们该怎样巧用“蔡氏效应”,帮孩子养成不拖延、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呢?说起来也简单,只需要做好这三件事:


第一招,即刻就做。


先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乐于接受的事情。当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消解了畏难、焦虑等情绪,再让他去完成其他学习任务,孩子的接受度更高,也更容易完成。



第二招,做好计划。


蔡氏效应告诉我们,待做事项会占据无意识空间,时刻提醒当事人去完成,直到做好了具体计划才会不被“干扰”。


第三招,获得激励。


每完成一项任务,孩子都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任务越大,一开始的畏难情绪越重,当用正确的方法完成后,孩子获得的成就感也就越大。



重点提示: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孩子的拖延症气到情绪失控,却不知,和父母一样被折磨得够呛的,还有孩子自己。


有研究发现,很多拖延者虽然最后也能在Deadline前完成任务,但恐惧给他们所带来的内疚、焦虑、自我憎恨等情绪,会导致他们对新任务产生厌恶感,致使他们陷入越来越拖延的恶性循环。


个别严重拖延症患者,甚至会出现抑郁症、焦虑症,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所以,不要单方面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孩子的磨蹭,一味地催他、责怪他,他不是故意的,只是自控力不够做不到。他也很难受,甚至备受煎熬。

我们要看到他的求助,适时地“推”他一把,让他变得更自控。



罗森塔尔效应


自律的孩子,有时是“套路”出来的。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课堂上,老师夸奖你乐于助人,下课后,你会时时想起老师的话,不自觉地就会要求自己成为老师所说的那样。



其实,这正是罗森塔尔效应的具体表现。


这个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心理学效应,展现了“期望”的神奇力量,故又被称为“期望效应”。

1968年,罗森塔尔塔尔来到一所小学,在3个班级中选出了18名学生进行“未来趋势测验”。

随后,他随机选出几名学生,告诉老师他们是“最有发展前途者”,并叮嘱老师一定要保密。
8个月后,罗森塔尔团队对你之前的18名学生再次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上了名单的同学,不仅成绩取得了进步,就连性格也变得更加正向。


纵观整个实验,来自老师的美好期待,不断给孩子带来的正面影响,使得孩子们创造了“奇迹”。


由此就能看出:人的情感和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自己喜爱、敬佩、信赖和崇拜的权威人物的影响和暗示,进而改变他们对自我评价和成功可能性的认识。


这个权威人物可以是老师,更可以是与娃朝夕相处的我们。


与其做“扫兴式父母”,总给孩子泼冷水,不如给予孩子高期待、高信赖,多和他们说这三个字:“你可以”


重点提示:


想要让孩子因我们的期望而成长,不是只靠嘴巴就可以。


比起父母嘴里一遍遍重复的“你真棒”“你肯定能上985”,孩子们更需要的是我们在情绪、态度上的真实反馈。


孩子犯错时不炸锅、孩子难过时伴左右,这些都会变成正向暗示,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打心底发出的积极期待。


当这些信息内化成孩子对自己的一份感知时,我们才算真正地用好了罗森塔尔效应。


三明治效应



把批评糅在赞美中,既温和又有效。


说到三明治,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两层好消化、可口的吐司,中间夹着有营养却没那么好消化的牛肉、火腿片等。



三明治效应,正是心理学家以三明治为灵感而提出的批评法,提倡用“肯定—批评—鼓励”的沟通模式,让对方能更好地接受批评。


因为这样的方式,既能维护对方的自尊心,又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因此往往能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想让孩子变得更自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运用一下这样的沟通技巧:


开场肯定,属于正向反馈,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律行为与积极结果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倾向于重复被认可的行为。


中间批评,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引导他们主动反思并改进自己的行为。


结尾鼓励,与罗森塔尔效应联动,让孩子在听取批评后仍能充满信心和动力去持续努力。


三明治效应到底该怎么用?著名心理学家海蓝博士在《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一书中,给出了示例。


当她看到孩子打扫房间,弄得一团糟糕,她是这样说的:

第一步:哇,宝贝主动打扫房间了,真棒!

第二步:要是能把这个角落也弄干净,就更好了。

第三步:妈妈喜欢行动起来的宝贝。


把它们概括为三句话,大概就是:


①孩子,你做了(孩子已完成事情),真棒。

②要是完成xxx(孩子的不足之处),就更好了。

③爸爸妈妈喜欢(积极行动起来)的你。


重点提示:


在用这个模式和孩子沟通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批评的对象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人格。


批评行为,是在给孩子指明改正之路;批评人格,则是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无数实例也证明了,父母给予的“负面标签”,非但不会帮到孩子,反而会让他们陷入内耗,甚至一生都难以自愈 。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文章内容参考了心理学相关书籍


也许你还想看看

【吼完孩子该怎么办?】

喜欢记得点亮小红心

川妈说说

我发现很多妈妈(包括我)有时会陷入一个误区:妄图通过360全方位“管理”他,把他培养成自律的孩子。但从根本看,自律的根本不是约束,而是“自我”。如果孩子没有被看到,没有被允许自主,没有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他永远学不会自驱自律,学不会为了目标如何努力。

还有另一个误区,自律很难是“浪子回头的幡然醒悟”,更可能是一点一滴的提升累积。我们家长的作用就是,提供孩子一个起点,让他看到自驱、自律的价值,轻推他进入正反馈循坏,然后一点点变好、看到自己对的掌控力在提升。

推荐阅读

让孩子热爱学习的真相,竟被15岁少年一语道破

每个“拖延症”孩子的背后,都有天才的影子?

被折磨了N年后,才发现搞定孩子磨蹭的法宝就在手边

自从看懂这张图,我再也不怕陪娃写作业了

养出孩子的自驱力,我只用了4招


小板牙
帝都俩宝博士妈妈的生活育儿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