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机务维修物料强效管理 重庆北部公交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
“共享用工”——“三赢”的选择
2024年7月,由洛阳市委、市政府牵头组建的洛阳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洛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交集团)与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轨道集团)由原先的“双轨并行”转变为“融合发展”。
作为走过70年光景的“老大哥”,洛阳公交集团现有职工四千多人。近年来,在应对市场变革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挑战下,庞大的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逐渐显现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端倪。
与此同时,成立于2016年9月的洛阳轨道集团,则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从单一线路的“初生牛犊”迅速成长为双线运营的“实力干将”。在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边是企业需要数字化转型,一边是企业需要快速“成长”,这两种状态如何调和?
“共享用工”的出现,既解决了这个两头难,又盘活了人力资源。
自洛阳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公交集团紧紧锚定洛阳交投集团“471”战略发展布局,全面贯彻改革创新理念,持续推动企业深化改革, 寻找“降本源”,开拓“增效点”,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将优化组织架构、提高人力资源效能作为重要课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共享用工”模式应运而生,并迅速被提上日程。
“瘦身健体,方能步履轻盈、稳健前行。”
企业精准“找”人,职工不愁没活干。经公交集团与轨道物业公司双方多维度谋划、深层次沟通协商后,今年9月,由双方共同主导的“共享用工”模式“上线”。经过培训后,公交集团首批两名敢“吃螃蟹”的职工来到轨道集团下属的项目点,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从公交到轨道,看似是职工走出“舒适区”的一小步,实则却是公交集团转型发展坚实的一大步。
这俩月他俩过得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企业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找答案!11月13日,公交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主动上门,对这两名敢“吃螃蟹”的职工进行了“零距离”回访。
现年46岁的李志臣(上图右),原在公交集团从事保洁岗位,持有低压电工证和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证。“共享用工”开启招募后,他第一个报了名,很快就完成了“再就业”。“我现在从事的是排烟风机、水电工等工作,工资较之前岗位上涨了约25%左右,我算了笔帐,工资上涨就意味着明年单位给交的社保、公积金、企业年金的基数相应也会增加。虽然来到了新单位,但公交集团并没有忘记我们,为我们增加了全勤补助、餐补,夜班补助等,工作也不累,跟新同事们相处的也很融洽。”李志臣告诉笔者。提起来到新单位最大的感触时,他想了想说:“动动位置,工资提高了。”
跟李志臣情况差不多的梁豪,现在是轨道集团某项目点的一名秩序维护员。“报名‘共享用工’后,单位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就近为我安排了工作,工资也上涨不少,办公场所还配有空调,劳动强度小了,工资提高了、工作环境变好了,我对新工作的这两点要求全满足了。”梁豪笑着说。
“共享”的职工能在新岗位安心工作,离不开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这颗“定心丸”。
结合实际用工情况,本着“职工好,我也好”这一原则,公交集团先后与轨道物业公司和派遣职工签订了《共享用工协议》《员工共享用工选派协议书》,最大程度保证了企业与派遣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议明确了共享用工期间,职工身份不变,待遇不变。一项项制度的保障,让职工放下顾虑、轻装上阵。同时,为避免因协调、对接不力导致职工权益受损,公交集团还积极做好后续跟踪服务,不定期和轨道物业公司、派遣职工开展座谈,做好关心关爱工作,进一步提高“共享用工”的组织化、规范化。
洛阳公交集团为提高职工参与“共享用工”的积极性,根据选派岗位的特点,增发了相应的补助。“目前已有近30名公交职工通过‘共享用工’这一模式走向了新的岗位,用人单位也比较认可他们的工作表现。现在每天都有不少职工前来咨询报名,后续我们将根据轨道物业公司用工需求,持续做好“共享用工”工作。灵活多变的用工方式将有效缓解用工短缺企业的压力,也保障劳动者收入,还能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将实现三方共赢。”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介绍。
什么是“共享用工”?
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98号)文件中这样解释:“为解决稳岗压力大、生产经营用工波动大的问题,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稳岗意愿强的企业,以及因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长期停工停产企业,可与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短期内用人需求量大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