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脚印】突破枷锁,勇创新路——沈阳一中第40届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主题论坛心得分享(三)

文摘   2025-01-09 11:32   辽宁  

突破枷锁,勇创新路
地理组 郭玲君

相信每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都会面临困惑与瓶颈,我的做法就是把它变成科研课题,用科学的方法突破瓶颈。今年我参与了沈阳市首批创新改革核心团队的建设,在全市几百个团队当中有幸成为了20个核心团队之一。我们通过科研去把握未来教育变革的方向,并探索出全新的教育模式。下面就把我一年以来的科研成果和经验做一个分享。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汹涌而至,人类文明演化进程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创新驱动。人工智能的发展既为经济社会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也对未来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在的AI技术在知识的广度上超越了所有普通人,在知识的深度上基本达到了初级专家水平。
未来当AI技术越来越强的时候,当前培养方式下的学生在未来优势可能会荡然无存。很显然,教育者仅凭借现有经验已经无法走得更远,所以创新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创新能力并不是少数人独有的、神秘的、随机的,而是可以培养的。所以想要培养出符合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走在创新改革的前沿。
项目化学习的必要性
要想找到科学的人才培养路径,就要搞清楚智能时代背景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拔尖人才。
当代社会重大科学技术突破越来越依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多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渗透性知识可以有效解决人类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成为取得原创性重大成果的重要途径。
这种趋势也出现在了高考题上。我认为未来高考题中的跨学科融合趋势不仅存在于情境材料与知识的融合,更多的是高阶思维的融合。
项目化学习为提升学生的跨学科迁移能力和创新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它以驱动问题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建立问题链。比如一些较为简单的创造性问题:设计梦想房屋的建造方案、自制驱蚊仪、Make a booklet to introduce our school、简单照明电路的安装等;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多学科知识,学生在一步步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形成学科内部的迁移的能力,在一步步论证与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跨学科的迁移能力,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迁移到未来更复杂的情境中,真正成为国家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项目化学习实践中的创新与突破
团队用了一年的时间克服了重重阻碍与困难来研究如何实现学科间的融合,最终将创造性地核心问题放在贯通一致的大情境下,用超越具体学科概念的更为抽象的概念与思维方式来实现跨学科的迁移。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在未来面对新的问题时已经开始具备了融会贯通的思路,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多学科思维去解决真实的问题,这就是未来科学家必备的能力素养。相信同学们在进入大学和步入社会之后仍然能够将项目化学习中形成的科研思维品质运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科研中我体会到,付出如同细水长流,虽不显山露水,却在无声中汇聚成海,滋养着梦想的种子,直至它破土而出,绽放成绚烂的花朵。未来团队仍然会勇于探索,拥抱未知,实现教学科研双向融合。


郭玲君: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沈阳市研究型教师,沈阳市创新改革核心团队负责人,省、市级优质课获得者,国家、省级优秀论文获得者,主持研究省、市级课题。

本期供稿:郭玲君
素材提供:教务处
图文编辑:张芷萱
校对审核:党办  校办  教务处

沈阳市第一中学
沈阳市第一中学官方微信平台,发布本校最新校闻、活动、通知等。欢迎收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