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超声
子宫内膜可划分为功能层与基底层,类似于韭菜的结构,其地上部分为叶片,地下部分为根茎。在此比喻中,韭菜的叶片对应于子宫内膜的功能层,而根茎则对应于基底层。
在每个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功能层会脱落,形成月经血,而基底层则保留在原位。这一过程可以类比于韭菜成熟后,其地上部分被割下,但地下根茎并未被拔除。ABCD分别对应增生早期、增生晚期、黄体早期和黄体晚期通过B超动态监测子宫内膜的厚度,通常从月经结束后开始,每隔2至3天进行一次监测,直至下一个月经周期开始,以观察子宫内膜在最厚时的厚度。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在月经结束后初始时较薄,随后在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下,发生增生性变化。随着卵泡的增长和雌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子宫内膜逐渐增厚,B超检查可见内膜呈现“三线征”阳性特征(厚度在8至10毫米之间)。进入黄体期后,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影响下,发生分泌性变化。B超检查可见内膜进一步增厚,原先的“三线征”消失,转变为均匀的强回声。排卵后一周,卵巢黄体发育达到顶峰,此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最为丰富,因此子宫内膜的厚度也达到最大值(约1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