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孩子大脑正处于飞速发育的关键阶段。
从脑重量来看,新生儿脑重量约350克,到2岁时能达到900克,4岁就已接近成人脑重量的1200克。
这一时期孩子大脑的可塑性极强,如同一块柔软的黏土,极易被环境和经验雕琢塑造,为孩子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很多父母并不知道,一些不经意的日常习惯,却可能像 “毒药” 一般,悄悄侵蚀孩子大脑发育的根基,等发现问题时追悔莫及。
下面6个损伤孩子大脑的毒习惯,如同隐匿的 “成长杀手”,会为孩子的未来埋下隐患。
1. 睡眠不规律
对于2-6岁的孩子来说,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就如同给大脑 “充电”,至关重要。
0-3个月宝宝每天大概要睡14-17个小时; 4-11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睡12-15个小时; 1-2岁为11-14个小时; 3-5岁需要10-13个小时; 6-7岁睡眠时间为9-11个小时; 7岁之后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8个小时。
睡眠过程可不简单,它是大脑进行自我修复、整理记忆、分泌生长激素的黄金时段。
一旦孩子睡眠不规律,像是晚上熬夜、白天睡懒觉,或者频繁夜醒,大脑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
长期如此,负责记忆巩固的海马体功能会受干扰,孩子记忆力下降,刚学的知识转头就忘。
情绪调节中枢也会 “闹脾气”,让孩子变得烦躁、易怒、爱哭闹,注意力更是难以集中,对大脑发育造成全方位的负面影响。
据研究表明,睡眠长期不足或不规律的孩子,在认知发展测试中的得分,比睡眠充足且规律的同龄人低 20% - 30%。
2. 过度使用电子设备
西雅图儿童心理学家迪米利特做了一项研究,他对比了正常孩子的大脑和沉迷于电子产品孩子的大脑,结果触目惊心。
长期沉迷于电子产品,孩子的大脑纹路非常杂乱,并且有点萎缩,而健康孩子的大脑纹路清晰,饱满光滑。
这是因为孩子大脑的发展是从负责动作的原始区域开始,然后发展到情感区域,最后发展到逻辑思考的区域。
这个过程中,孩子只有每天都接触到不同的刺激,才能发展成一个健康和健全的大脑。
但手机发出的声、光,电刺激只集中在原始区域,从而导致大脑感官刺激不足,影响情绪控制、逻辑思考等更高维度的能力。
而短视频这种被动接受、碎片信息的方式,会让大脑变得越来越懒,即使放下手机,也很难对其他事情提起兴趣,大脑逐渐萎缩。
所以家长们放下手机,多陪孩子玩一些肢体接触型的游戏,既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需要家庭游戏汇总表的父母记得后台私信我领取。
3. 饮食不均衡
孩子大脑茁壮成长,离不开营养 “燃料” 的持续供应。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在大脑发育进程中都肩负重任。
蛋白质是构成神经元的基础物质,助力大脑构建精密 “网络”;DHA 等优质脂肪酸能让大脑神经细胞的 “外衣”—— 髓鞘发育得更加完善,让信息传递畅通无阻;各类维生素、矿物质参与大脑的新陈代谢、神经信号传导,为大脑高效运转 “加油助威”。
可要是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毛病,这也不吃、那也不碰,或者沉迷于高糖、高脂肪、高盐的垃圾食品,营养失衡的警钟就会敲响。
研究发现,在贫困地区,由于食物种类有限、营养匮乏,孩子出现认知发育迟缓的比例高达 30% - 40%;而在一些发达国家,过度食用垃圾食品的孩子,学习困难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饮食均衡的同龄人。
4. 缺乏运动
运动对于2-6岁孩子大脑发育的意义,远超乎想象。
运动时,身体血液循环加速,就像给大脑送去一股 “清泉”,携带充足的氧气与营养物质,滋养每一个神经元。
而且,肢体的活动能刺激大脑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它可是神经元茁壮成长的 “神奇肥料”,让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固,大脑也随之变得更加 “聪明伶俐”。
然而,现在很多孩子运动量严重不足,大部分时间被 “圈禁” 在室内,不是坐着看电视,就是趴着玩玩具。
有调查表明,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 1 小时的孩子,在执行功能测试中的表现,明显弱于每天户外活动 2 - 3 小时的孩子;在学习新知识时,前者花费的时间比后者多出 20% - 30%。
5. 过度批评指责
2-6岁的孩子对自我的认知来源于父母的语言,内心渴望得到包容、认可与鼓励。
父母若是频繁以指责型、卖惨型、专制型、索取型、忽视型的方式引导孩子,就非常容易养育出抑郁内耗的孩子。
详见《原生家庭最大的不幸:5种害人的父母,养出抑郁内耗的孩子》。
长期处于负面沟通的阴影下,孩子自信心受挫,变得自卑、胆小,不敢尝试新事物,大脑思维发展仿佛被戴上了 “枷锁”,畏缩不前。
曾有实验追踪两组孩子,一组经常得到家长鼓励,另一组常被批评指责,几年后发现,前者在解决复杂问题、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远超后者。
做妈妈久了你会发现『孩子的问题』竟然都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找个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计划,去行动......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面对自己。
我们的【2025高能量妈妈日程本】今日开售!愿大家在开年能够有一个好的开端
第一波开售限量【100套】原价 69.9元 限时开售价 59.9元
双旦节日临近,截止1月2日0点,均可享买2赠1活动,详情如下。
6. 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
安静、舒适的环境,是孩子大脑专注工作、高效学习的 “摇篮”。
2-6岁孩子大脑额叶发育尚未成熟,抑制干扰的能力较弱,对外界噪音格外敏感。
倘若孩子长期处于嘈杂环境,比如家中电视声、争吵声不断,或是居住在临街、嘈杂的社区,大脑就会像一台 “故障收音机”,被噪音干扰得无法正常 “接收信号”。
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新知识变得困难重重,记忆力也会受影响。
持续的噪音刺激还会引发大脑应激反应,让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进一步阻碍大脑发育。
据研究,在噪音超过 60 分贝的环境中学习的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速度,比在安静环境中的孩子慢 25% - 35%。
孩子的大脑发育具有不可逆性,错过了关键期的精心呵护,一些潜在的损伤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用科学的养育方式助力他们成长,一切都还来得及。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