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孩子难免会沉迷手机或电视。昨天有位妈妈私信我说孩子每次出门吃饭就问她拿手机,不给就说无聊,不知道该干啥。
其实,孩子沉迷手机的根源,往往在于父母的养育方式。
从3岁到18岁,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无意中“培养”出来的。
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呢?
2. 亲子陪伴的缺失
沉迷手机的孩子,往往内心感到孤独和空虚。
长期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被动专注”,不用思考就能打发时间,却忽略了与真实世界的连接。
越玩手机,内心越空虚,越空虚就越依赖手机。
约定规则
和孩子协商玩手机的时间和内容,如果孩子按约定执行,就给予奖励;
如果做不到,就适当惩罚,比如暂停第二天的手机使用权。
规则和奖惩措施都要得到父母和孩子的共同认可,并在执行过程中反复强调:“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玩手机,我会一直支持你、信任你。”
做好榜样
如果父母爱读书,孩子也会爱读书;
如果父母爱思考,孩子也会爱思考。
孩子第一次接触手机,往往是通过父母。自律的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通过耐心引导和做好榜样培养出来的。
如果父母无法帮助孩子规划学业,至少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型家庭”环境。如果进门就看到爸爸玩手机、老人看电视、哥哥打游戏,孩子自然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兴趣。
只有做好榜样,才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