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幻想,接受自我渺小

财富   2024-02-05 12:03   广东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表现不断给自媒体创造出大量的素材和梗料。1月大跌之后,2月始发市场又开始向下加速,代表中小股票的中证500和中证1000奔着市场上仅有那么一点点雪球的“敲入”价而走。周五差点上演千股跌停,市场的悲观情绪已经不仅仅在场内蔓延还继续开始在场外舆论面发酵,这个春节对于股民来说也实在是不好过。

京东前CEO徐雷说了一段话,跟我们大半年以来的逻辑如出一辙,现在不是周期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转变。对于绝大多数投资人来说,周期一直是信仰,有人拿周期推算预测,有人拿周期来教导其他人赚流量赚钱。但是说周期的人真的理解什么是周期么?周期内核是一种过往规律的总结,大多数人都会讲规律的演变流程,有春耕就有秋收,有低谷就会有高峰。

但是,周期为什么能周而复始的前置条件则从来不去思考。地球有四季,围绕着太阳公转和自转,这种情况有史以来就是如此,未来也大概率持续,所以春耕就能秋收。但如果地球运转模式变了呢?开始脱轨暴走,那么曾经学到的这些四季规律还能兑现么?所以不强调前置条件和假设的周期理论都是利用学术名词的耍流氓。

那当下的资本市场的寒冬到底是周期性的冰点还是其他颠覆性的改变呢?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几年,走完了西方资本市场几百年的路,财富快速的积累到了一代人身上,而这代人把自身的成功经历总结出来成为一个规律。现在突然这种规律好像转不动了,一些人仍“重仓”自己过往的经历,而另一些人开始怀疑全部。

那就还是回到基本性的问题,中国改开的发展是偶然还是持续性的必然。如果是偶然,那么过去四十年中每几年就发生的一些小周期和规律就没有借鉴意义。如果是持续性的必然,那么这一轮的调整周期就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以来最彻底的一次重置。

这几十年的两代人在历史长河里真的是非常渺小。按历史统计,贞观之治不过22年,文景之治也不过38年,改开已经算是历史上最长的景气周期了。这些年那么多增长的天花板都看到了,怎么就不能客观的接受可预期的衰退呢?人定胜天,是一种豪迈的气概,实事求是才是世界运行的本质,暴雪天高速该封路还是封了,回家过节被堵就要接受。

资本市场近半年遇到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的前置条件变了。

资本市场的第一目的就是给企业融资,对于大股东来说有项目缺资金,所以上市融资。对于小股东来说有点钱但是没有项目不会经营所以投资。如果都是这样诚不欺我,那也就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如果大股东并不是为了项目能赚钱而融资,而仅仅只是拿着项目去融资呢?这个时候资本市场就会变成大股东合法的集资套现平台。

其实,无法苛刻大股东的诚信,这就是人性,换成你在大股东的位置,你可能吃相更难看。但是作为投资人还是有选择参不参与的权利的。只是因为过去二十年大环境总有很多成长故事可以讲,资本市场定价确实都很贵,但是在高成长环境下,贵也有场外资金来接盘,所以市场的估值和信仰没有崩塌。在这个大环境不变的前提下,谈价格波动的周期还是有一定规律性的。

不过,当今自媒体短视频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快。为了吸引流量,越来越多曾经不被普通投资人了解的制度漏洞被扒出来。支撑以前资本市场的逻辑规律和信仰瞬间崩塌了。中小型股票暴跌,而且还看不到任何企稳的迹象。

中国这代股东都是在股市成长中起来的,炒股都是为了发财,没有几个是为了拿股息的。所以这轮大跌,就正好精准的杀伤到了这代股民,也是我们去年开始说的“老钱”。自媒体多在渲染制度和机构的负面信息,悲观情绪再传导,最后基金也卖不动了,能买的钱都改为固收+了,市场自然就极其的分化。

那政策不应该救市么?应该,但是也不应该。应该是指政府应该保持资本市场的流通性不要出现风险,尽量去申购一些指数ETF为市场下行波动提供缓冲。不应该则是政府救市不是去维持那些没有利润没有前景的公司的高估值,这应该让市场定价。中小创下跌说破天了,还是因为太贵了。没有成长,没有利润,又没有新的“韭菜”那只能下跌,跌到足够便宜为止,这个过程政策其实完全无效的。中国这代股民的牛市概念是天天千股涨停,而不是每年稳稳的8%。

资本市场下跌最大的副作用是预期和信心,因为下跌的结果会影响对实体经济的未来展望。投资人是账面损失会影响消费计划和对于未来的财务规划,甚至会有杠杆投资人一夜破产。可是,这也是过程中的代价和结果。社会容纳一夜暴富也应该接受一夜归零,投资人应该对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买单,成年世界的标志就是选择并接受结果。

那这样的负面传导会引发实体社会面系统性风险么?大概率还是不会的。依旧还是可以对比一下改开初期的环境,当时的困难比现在大的多,虽然中国股民4亿,但是股市的资产占居民资产比例依旧非常的低。大股东爆仓?两融砍仓?会有影响,不过也是自媒体咸吃萝卜淡操心,各有各的路。有些环境是不以个人意志改变的,亏再多的钱也并不会改变结果。认清环境,然后再做应对,或者趁早认输摆脱心理折磨对于人生的意义都大于账户的盈亏。

至于什么时候是底,政策还有什么能出的,怎么出?按目前的环境和格局,应该还没有到真金白银大手买入资产的位置,中小创是股民的重灾区,但不一定是社会资产的核心端。只有核心资产开始出现松动的时候,政策才有出手的空间,这也是很无奈的选择。指数点位不是衡量政策出手的标准,舆情从来都不一定是准确而有效的,喊救市的或许不是真正关心资本市场未来的,而只是被套希望反弹离开的人。

公募,金融机构的信用会在这一轮调整中大打折扣。从业环境会有很大的变化,对于金融从业人员来说,KPI不应比用户重要。因为这批用户被消灭之后,按目前的社会结构,或许都再找不到新用户了。年轻的一代对于炒股致富没有信仰,也没有刚需。

保留足够现金,降低预期,多等待,少听一些专业用词带来的亏钱理论,或许是个体度过这轮调整的有效方法。

今年南方冬天普遍冻寒,对于过去几年的疾病传播环境未尝是坏事。

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漏洞在这轮调整中如果被慢慢补好了,未来才是真正的暖阳。

麻利二铺
陪你做好每一次微笑曲线,每天一分钟,实现真正的懒人投资,随时上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