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咳怎么办——跟中医一起认识“咳嗽”

文摘   2024-12-30 14:35   河北  





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协作科室
内分泌肾病科
河北省中医院对口帮扶科室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糖尿病防治协作科室














小儿咳嗽在冬春季节尤为普遍,往往因天气变化而引发。根据中医理论,小儿的肺部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防御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邪气的侵袭而生病。虽然咳嗽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频繁的咳嗽常常让家长感到焦虑。下面,我们将从中医的视角给您介绍,如何调理小儿咳嗽。




01

中医辨证论治(常见类型)






风寒咳嗽:咳嗽声重,咽痒、咳痰稀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咳嗽:咳嗽气粗,或咳声嘶哑,咽喉肿痛,痰黏稠或色黄,常伴有鼻流黄涕,头痛,身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燥热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口鼻干燥,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

痰热咳嗽:咳嗽气粗,痰多黄稠或黏厚,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夹有血丝,胸胁胀满,咳时引痛,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阴虚咳嗽:干咳,痰少质黏色白,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咽燥,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消瘦,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02

中医治疗法




PART.01

口服中药

针对咳嗽的不同病因,如外邪侵袭包括风寒或是风热等诱发的原因,根据儿童的年龄、病情、体质等因素针对性的给予治疗。

PART.02

推拿

在咳嗽的外治法里,推拿目的就是疏通肺经络,促进痰液排出,尤其适合年龄小的儿童,它可以刺激肺经,促进气流畅通,有效缓解咳嗽,提高免疫力,避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且不会感到痛苦。

PART.03

中药贴敷

如果小朋友不肯配合吃药,也可以选择中药贴敷,尤其针对热咳、有痰的小朋友。中医认为,中药贴敷的药理渗透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促进痰液排出,有助于减轻咳嗽,其确切的疗效获得家属的一致认可。



03

中医食疗方


百合梨汤

梨1个切块,百合10g(可事先用水浸泡开),加水煮15至20分钟,分次温服。适合燥热咳嗽、阴虚咳嗽。


白萝卜水

白萝卜,切片煮水,适用于风热咳嗽(咳声重、痰黄粘稠等)、干咳少痰(干咳无痰或少痰等),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利尿消食等功效。



注: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枣强县中医医院儿科








健康儿童 祖国的未来


枣强县中医医院儿科坚持中西医并用,以中医和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科室秉承中医循经辨证、治病求本传统理念,主要运用中药灌肠、推拿、艾灸、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等综合性的中医外治方法,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及时缓解症状。
主要治疗:小儿腹痛、小儿便秘,慢性腹泻,小儿肥胖、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抽动障碍、遗尿、颈椎病、性早熟、矮小症、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腹泻、腹痛等疾病。

贴敷治疗:中药组方研末,醋调或酒调敷于脐上,每次4-6小时,每日一次,治疗小儿腹泻、咳喘、腹痛、便秘、厌食、遗尿、夜啼、流涎等病证,通过皮肤吸收渗透,经络的运行达到经络穴位所属脏腑,而起到舒畅气机,调节脏腑,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推拿捏脊:小儿推拿捏脊疗效是通过机械性运动,刺激神经和血管,促进了血液和神经调节,而达到调节脏腑,促进气血循环,驱邪治病的目的。适用于6岁以下小儿的厌食、营养不良、腹泻、腹痛、便秘等的治疗。

中药灌肠:将中药煎剂袋装或瓶装冷藏备用灌肠,每日1-2次,保留20分钟,治疗小儿发热、咳嗽、感染性腹泻等。药效进入直肠后通过肠粘膜直接吸收约50-70%,其吸收总量较口服的高,同时也避免了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以及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也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
门诊电话:0318-7551016


MORE
延伸阅读
【名医到家】想看专家不出县,名医常驻中医院(12.30-1.5)
【每周一方】第123期•健脾消食之健脾丸
【每周一药】有大毒,使用的时候要慎重小心......
流感季的中医“秘密武器”—中药吹粉
“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捷就医新体验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枣强县中医医院
枣强县中医医院以“早为之所,强健之地”为办院宗旨,秉承“互尊、互助、精艺、济世”的院训。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核心,以强化规范管理为抓手,医院学科建设有序推进,中医特色持续加强,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壮大,整体工作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