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丨数九寒冬,怎样调养脾胃?

文摘   2025-01-06 17:36   河北  





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协作科室
内分泌肾病科
河北省中医院对口帮扶科室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糖尿病防治协作科室





随着冬季的脚步,寒风凛冽,万物凋零,我们的身体也面临着严寒的挑战。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喜温恶寒。冬季的寒冷气候使得人体的阳气内藏,脾胃的运化功能相对减弱。因此,冬季成为了调养脾胃的黄金时期。《黄帝内经》中提到:“脾主四时,脾与四时之气相通。”这意味着,顺应四季的变化,调养脾胃,是冬季养生的核心。






脾胃暖着养


作为人体的消化系统的核心,脾胃主要负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而冬季寒冷容易使脾胃功能减弱。

温暖脾胃不仅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消化和吸收能力,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冬季常见的感冒和流感;还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防止因寒冷而造成的血液瘀滞现象,从而有助于预防和缓解手脚冰冷等寒症。

更值得一提的是,做好脾胃的温养还能够提高代谢效率,让食物更快转化为能量,保持身体活力,避免冬季因阳光不足和运动量减少而导致的身体疲惫和虚弱。


食疗调理





中医认为,食疗是调理脾胃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冬季应选择温性、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寒凉、油腻及生冷食物对脾胃的伤害。以下是一些适合冬季调理脾胃的食材:

山药

山药性平,具有健脾养胃、益气补血的作用,是脾胃虚弱者的理想食材。可用山药炖汤或蒸煮食用。

红枣

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对于冬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情况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桂圆

桂圆性温,能补脾养胃、益气补血,适合食欲不振、体质虚弱的人群食用。

生姜

生姜温中散寒,促进胃肠蠕动,适合冬季,能够温暖脾胃,预防寒气侵入。





外治调理






艾灸

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建议选择中脘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次10~15分钟,每周2~3次,可温补脾胃,有助于提升脾胃阳气,增强体质和正气。

拔罐

通过负压作用,能够疏通经络、健脾和胃、调和气血、驱邪外出。对于脾胃功能不佳的人群,可选择脾俞穴、胃俞穴等穴位进行拔罐,以改善脾胃功能,缓解不适症状。






文章科普,仅供参考

枣强县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胃好肠好身体好 关心贴心更放心

脾胃病科是我院成立最早的科室之一,是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市级重点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脾胃肝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其中胃痞病、胃脘痛是我科重点病种,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诊疗方案,独创胃痛1号方、胃痛2号方,效果显著。

脾胃病科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拥有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6名,并常年聘请三甲医院专家来要良主任医师、刘银鸿主任中医师、刘金里副主任中医师来我院定期坐诊、指导诊疗工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脾胃病科拥有1个消化内镜室及2个专科门诊,1个脾胃病区,开设病床30张,科室拥有国内一流的医疗设施:日本宾得i7000电子胃肠镜、胃超声、胃肠道超声、碳14呼气试验、胃蛋白酶检测等,满足临床诊疗需要。

主要治疗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胆囊炎、胰腺炎、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等多种脾胃科常见疾病。

主要开展的中医治疗技术:耳针、针刺、拔罐、雷火灸、中药硬膏热贴敷、中药封包、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直肠滴入等,尤其是中药硬膏热贴敷、穴位注射对胃痞、胃脘痛,中药直肠滴入对顽固性便秘、肠结等疾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我科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的理念,弘扬传统医学,致力于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竭诚为您服务!

门诊电话:0318-6126323


MORE
延伸阅读
【名医到家】想看专家不出县,名医常驻中医院(1.6-1.12)
【每周一方】第124期•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小建中汤
【小寒养生】“小寒不养阳,一年都白忙”让身心温暖过冬
归零,更新,重启,向上丨枣强县中医医院新年贺词
“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捷就医新体验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枣强县中医医院
枣强县中医医院以“早为之所,强健之地”为办院宗旨,秉承“互尊、互助、精艺、济世”的院训。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核心,以强化规范管理为抓手,医院学科建设有序推进,中医特色持续加强,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壮大,整体工作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