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养生】冬季养生关键时刻,这个冬天不生病!

文摘   2024-12-06 07:56   河北  



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协作科室
内分泌肾病科
河北省中医院对口帮扶科室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糖尿病防治协作科室


DA XUE


节气


万物冬藏待春来


大雪已至寒冬始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在这个时期,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以下养生要点请收下。


大雪养生记“八宜”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中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大雪节气正是进补调养的大好时机。大雪养生记住“八宜”。



大雪节气后,天气寒冷,应做好防寒措施,避免人体阳气受损、感寒而发病。重点要注意头部、腹部保暖。“头为诸阳之会”,护好头部,可以更好顾护阳气以御寒邪;腹部的保暖则可以防止寒邪侵袭脾胃、损伤正气。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至3000 毫升。



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运动,慢跑、跳舞、太极拳、八段锦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活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量出汗。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党参枸杞粥、芝麻核桃粥等最适宜。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冬季寒冷干燥,宜温补阳气以御寒,滋补阴气以润燥,且此时进补也有益于来年阳气的升发。可以食用大白菜、芝麻润燥,莲藕、大枣、桂圆补中益气,羊肉、牛肉、大葱温补阳气。更可以食用一些如当归羊肉汤、香菇枸杞牛肉煲等药腾滋肾养肝。但注意适度为宜,不可过补。




大雪阴气重,养护正当时



冬天天气寒冷,关节受冷容易引发不适,所以保暖至关重要。外出时要穿足够暖和的衣服,加强对膝关节的防护,建议佩戴护膝装备。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腿部保暖,可穿上厚棉裤。

按揉穴位调关节

日常可通过按揉一些保健穴位来保养关节,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

取穴方法: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方即为血海穴。

用拇指指腹适度按揉此穴位,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养血活血,对关节健康有益。

拍打经络通气血

沿着关节周边的经络进行拍打,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在关节处的流通。拍打时,手掌呈弓形,手指并拢,有节奏地轻轻拍打,从大腿根部开始,顺着经络走向拍到膝关节,再延伸到小腿,反复进行。每次拍打持续5-10分钟左右,每日2-3次。

中药泡脚强体质

大雪时节,选用适量艾叶、生姜、花椒、桂枝等中药材熬制成药水,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睡前用熬制好的中药水泡脚,脚踝及以下部位浸泡于水中,保持20-30分钟至微出汗为宜。泡脚不仅能暖身,还能通过刺激足部穴位,疏通经络,达到养护关节的效果。




MORE
延伸阅读
【每周一药】中药界的“粘人王”——苍耳子
您了解吗?颈椎病也可引起高血压!
【名医到家】想看专家不出县,名医常驻中医院(12.2-12.8)
【每周一方】第119期•温脾胜湿之甘姜苓术汤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超声科暖心服务,彰显医院温度
【每周一药】这种超宝藏“深色蔬菜”,究竟有多神奇!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枣强县中医医院
枣强县中医医院以“早为之所,强健之地”为办院宗旨,秉承“互尊、互助、精艺、济世”的院训。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核心,以强化规范管理为抓手,医院学科建设有序推进,中医特色持续加强,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壮大,整体工作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