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要开始一个新的轮回。大寒节气是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最盛,因此,养生应注意祛寒保暖,潜藏阳气,以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
大寒养生·有三宜
头宜暖
食宜温
动宜慢
冬藏时节、万物蛰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做事“慢半拍”,以免扰动阳气。此时的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大家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起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切不可追求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
此外,运动尽量选择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除了上述常见的冬季养生方式外,也可以选择运用中医等方法进行防寒养生。在中医理论中,大寒时节的养生应遵循“冬藏”、“养肾防寒”、“勿扰乎阳”的原则。
01
双手搓腰温煦肾阳
双手搓腰有助于温肾固精和强壮腰脊。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后脊椎两旁的后腰部,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
中药煮水泡脚
用生姜、艾叶、羌活、桂枝、当归煮水,水温适宜时泡过小腿,每次浸泡20~30分钟,可起到散寒除湿、活血通络之效。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