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中国园林——潜园的如画景境I

文摘   2024-10-24 14:43   德国  


德国的中国园林——

潜园的如画景境 I

                                   文/张振山

                       图1、3、4/张振山

                                 图2/谷歌地图

                          余下图片/云嘉燕拍摄

                                视频/云嘉燕拍摄

                          本文编辑/严佳瑜




潜园的诞生


林木苍劲、落叶缤纷,烘托于粉墙黛瓦的建筑群前,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更会让人感到新奇、神秘……在那幽深的高墙大院内,一定还隐匿着某个古老的故事!

故事还得从德国鲁尔大学说起。鲁尔大学是德国名列前茅的高等学府,位于波鸿市郊,与同济大学是最早的兄弟友好院校。由于鲁尔大学的领导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热爱,以及波鸿市政府和当地储蓄银行文化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和资助,共同商议拟定在校园内建造一处中国园林,让中国园林艺术永远留存在那儿!

1987年我们在德国慕尼黑学习期间,接到了同济大学高廷耀校长的电报(当时还没有E-mail),要笔者去鲁尔大学商议中国园林的设计事宜。三天后笔者到了德国当时的首都——波恩,中国大使馆教育处的赵其昌教授带我去了鲁尔大学,并见到了校长马斯贝克(Prot.Dr.Massberg)教授。最初他们把园址确定在教学楼旁边一块不大的空地上(见图1)。我在那儿滞留了两天,根据他们的想法,试探性地构思了草图。当笔者回到慕尼黑一周后,就接到鲁尔大学校办的邀请,表明在校长办公会议上已同意了方案草图的初步构想。这时我才对这个任务有了落实的感觉。随后,笔者约请了一起在德学习的龙永龄和郑孝正两位老师,北上波鸿鲁尔大学,具体设计这处即将建在德国的中国园林。

图1 潜园原定基址


因园址最初确定在高层林立的教学楼旁,本着《园冶》中“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精神,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将游人的视线避开外界高楼的视觉干扰。这很自然使我们联想到为避秦时乱的“桃花源”,联想到《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潜(陶渊明),“潜园”因此而得名。“桃花源”的基调,也顺理成章地为该园的立意及内容取舍找到了依据,建筑造型简朴素雅,民居格调,总体布局遵循自然,环境宜恬淡清幽。即:集远古之风韵,寓淡泊之情怀。

1990年施工时,园址改动,移至绿树成荫的植物园中。但此前因建筑布局及构架均大局已定,我们只能根据新址的现场情况,做些调整,使潜园得到一些借景机会。

潜园的主体建筑由无锡园林古建公司承建,并赴德国现场施工,当地有关专业公司和德国工程师先后配合,共同施工。我和司马銓老师负责现场指导。施工时间甚短,1990年5月正式建造,当年11月29日建成并举行了揭幕式。


园林布局


波鸿市位于德国西部,地处非常密集的城市群中。鲁尔大学就坐落在波鸿市南郊的一处坡地上,混凝土平台是步行人流的中心枢纽,它联系着各个教学大楼及生活设施(图书馆、大礼堂及餐厅等主要建筑物)。大平台下是随地形坡度变化的多层地下车库。林木葱郁的正前方是当地著名的植物园,潜园——就建在植物园内(图2中红框处)。

图2 波鸿鲁尔大学内植物园中潜园位置


潜园占地很小,约37m x 25m,也就是俗话说的一亩三分地。它由三部分组成:

(1)中间部分是园林的主体,小院之内占地1亩,园内以水面居中,游廊、厅、舍与自然山岩参差围合、环水而建。清澈的水面宛如明镜,四周景物均倒映水中,借以增大小园的视觉空间。中国园林“贵在因借”,院内均可借到墙外树冠景色,园内园外相互渗透,春绿秋黄格外宜人,水上水下交相辉映,以期达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2)主院以南是入口的前奏,它是由进厅、大门、长方形的水池及巨大的粉墙组合而成。这是潜园的序幕,是园林内外的过渡景观。

(3)主院的北侧属二期工程(待建),原为学术活动场所。后来德方拟辟为中国茶室(目前仍筹划中)。

图3 潜园平面图


图4 潜园轴测图


序曲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人进入植物园后,要穿过层层林地,草丛,方可到达潜园。有了前奏,才能渐入佳境,先抑后扬更能彰显园内景色的美。中国人的审美崇尚含蓄,就像吃饺子,要咬开之前不知道里面是荤、抑素?它不同于外国的匹萨饼,红红绿绿的都摆在外面。

图5 在植物园中眺望潜园


当游人进入潜园之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处中国民居风格的深宅大院。若驻足四顾,则是秋风摧落叶,古树伴高墙,桥凌池上,水柔石刚。组成一幅既艳丽又质朴的空间画面,此是进入潜园之“序曲”。

图6 潜园入口,由园外向内望


图7 潜园入口,由园内向外望


既然是“世外桃源”,则20米长的大墙宜封不宜透,但宜屏也不宜“堵”。为此,在墙的左下角辟一水洞,园内园外水系相连,游鱼嬉戏穿梭其间。大墙内外似隔非隔、似通非通的处理手法,也体现着一定的含蓄之美。

图8 园墙左下角水洞


图9 由园内望向园墙左下角水洞


白色的墙面酷似一处巨幅的“水墨丹青”。它展示给我们的是应时变化、如梦如幻的“天地之画”。偶逢微风徐徐阳光灿烂的日子,池面也会水波潋滟,墙面凌光闪耀。它们与树影也会交织出气势愕然、似幻似奇的“光影画卷”。

有人说:这个墙面称得上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我心里说:过奖了!

图10 日光晴好时白墙上的参差树影


入口


每到深秋,入口前嫣红的落叶飘落满地,大树劲挺、秋叶挂枝,淡淡的树影斜洒在洁白的墙面之上,格外清新亮丽,真可谓是:斜阳影如画,秋风色斑斓。

潜园的大门格调典雅,从瑞士运购的黑色石板浮架水上,质地粗旷显得苍劲。石桥座栏围而不封,循势而立,以导人入园。大门、水池、石板及墨绿的枝叶,相互衬托浑然一体、楚楚怡人。

图11 从瑞士运购的黑色石板


“潜园”二字留存着陈从周先生的手迹。大门旁的铜牌上铸有鲁尔大学与同济大学的友谊标识。

图12 陈从周先生书写“潜园”二字


图13 鲁尔大学与同济大学的友谊标识


进厅与楹联


进厅是入园后的第一景观,迎面的白色匾额“世外桃源"四个大字,点明了“潜园”的主题。两旁的楹联,上联是“为闻庐岳多真隐”,下联是“别有天地非人间”。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是在苏州“沧浪亭”内抄来的。字是请了上海陆俨少美术馆馆长、书画家郑孝同先生写的。白匾黑字素雅醒目,很有装饰性。前些年偶遇郑孝同先生谈及此事,他总觉得字写得“不以为然”,甚为自谦。但从我们的眼光看,这已经是很棒了。作为一位书画家,相隔二十年的修养和眼力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图14 进厅匾额“世外桃源"


题字和楹联,在中国园林中不仅是点缀,更有烘托和点景作用。潜园内各个建筑本应请诗人和文学家为其点题、缀文。但当时我们是势单力薄,无力搬请“他山之石”。也只能抽时间去“沧浪亭”选抄一二,算是沾了点“文墨”吧!没想到这一“抄”,竟抄出来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潜园内的主厅里,有一幅对联是“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郑孝正老师饶有兴致地对其查证,特摘录如下:“沧浪亭”始建于北宋。溯源于五代十国,吴越王贵戚的花园,战乱荒废。北宋进士、著名文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购得此处旧园,改建为“沧浪亭”,好友欧阳修题词中有“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的句子。斗转星移,一晃就是几百年,到了清道光七年,苏州巡抚梁章钜在重修沧浪亭时,取欧阳修《沧浪亭》中的前半句和苏舜钦《过苏州》里“绿杨白露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的后半句,组合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因我当时并不知此是“原句”,为了念起来顺口我就改成,”远山近水皆有情”了。此名联流传各地,在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地都可看到他的“传抄版”,但他们的“老祖宗”就出自“沧浪亭”。而“潜园”的这幅对联应属得上是“沧浪亭”的直系第二代吧!德国的“潜园”与苏州的“沧浪亭”就有了某种直系“血缘”关系。

这是一个美好而真实的故事,巧亦巧矣,妙亦妙矣!真的要感谢郑孝正老师为“潜园”认证了这门“千古名亲”。更要佩服梁章钜巧妙地“嫁接”出这一天下名联。


园中一隅


中国园林宜步步是景、处处入画。在设计时,园中的建筑、景窗、水洞、石块均有所标定。但红透了的秋色是大自然赐予的美。这些都是在园林建成后,植物园主管逐年补充绿化配置而形成的。

红艳艳的画面,让人触景生情。此时,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千古美句会油然而至。

如果我们把中国园林比誉为“美女”的话,尽管它天生丽质、眉清目秀,但若缺餅少戴,也会是眼大无神、美中不足。植物配植得体方能画龙点睛,它是为中国园林增情添韵的重要环节。

植物的色彩最能表现季节的变化,每当春夏来临,时常会在墙头、廊角处,显献给游客意想不到的画面。有的景色恬静,有的俊俏,也有的盎然,有的如淑女般,静悄悄地舒展他们各自的美丽。

图15 檐下观枫


图16 窗中见枫


图17 青绿


图18 一线天光


图19 廊尽处



图20 光阴故事


图21 山中


图22 窗洞窥亭


图23 小门



本文来源于张振山老师的《画谈潜园》,

感谢张老师的信任与鼓励。




作者:Zhenshan

校对:Jiayan

编辑:Jiayu

长按二维码

关注香樟香時

我们把景观故事讲给你听

园林|植物|女性空间|文化



香樟香時
Jiayan Yun,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AUP,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