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精品,关注“搜建筑”
TJAD4医院更新
▲南侧鸟瞰
武汉市第一医院矗立于长江之滨已近百年,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需求与挑战,武汉市第一医院正迎来改扩建机遇。面对用地紧张、不同时期建筑并存及交通、历史保护等多重挑战,建筑师探索医疗改扩建创新性解决思路,旨在打造精神场所和温馨的疗愈环境。
本项目规划用地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处于武汉市中心位置。周边主要为老旧小区用地,其东侧和南侧跃进片已大部分完成拆迁。
项目用地犬牙交错
武汉市一医院利济路院区原自有土地约49亩,建有门诊综合楼、外科大楼、内科大楼等主要医疗功能。院区东侧原新汉塑料厂及周边22.65亩土地已划拨给医院,为本期建设用地。中间地块为租用省武警总队土地约24.2亩,其中南部为历史保护建筑用地,属于紫线控制范围,北部设有零散医疗功能,“十四五”末力争完成该地块置换工作。院区东侧跃进片规划为高层住宅区,与院区之间规划有城市支路慈善巷。
各时期建筑共存
医院内现状门诊综合楼在2002年建设,新外科大楼在2012年建设,层数均在10F以上,质量较好,沿利济北路建筑风貌良好。二号楼等为 2000 年以前建造,层数在 6F 以下,经内部翻修紧凑使用。沿中山大道的汉口慈善会,现在作为医院的体检中心是1915 年建的历史保护建筑。
▲基地周边及各时期建筑关系
▲基地现状
▲空间整合
开放中轴
地块中心现有重点专科楼和综合楼等既有建筑,是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因使用面积不足而分多次改造、建设而成。其建筑状态一般,与院区其他单体联系差,土地使用效率差,在院区最核心的位置形成拥堵,而没有起到居中联系各单体的作用。故清除此区域建筑,打通院区核心,打造开放的中轴线和中心花园。
▲开放中轴
共享枢纽
在中心庭院北侧,新建一个集交通、医技、一站式服务于一体的共享枢纽,与各单体间均有便捷的联系。
▲共享枢纽
互联环通
建立环通全院的人行和物流体系,整合原本分散于各单体的医疗功能和物流传输系统,实现资源共享、院内互联、流程简化的设计目标。
▲互联环通
功能整合
整合全院区医疗功能,创建共享医技平台,以院中院模式发展重点专科。
▲功能整合
▲剖面图
空港式医疗街与垂直交通组成立体交通网络,高效应对皮肤科的门诊高峰。
▲空港式医疗街
医疗模块和垂直交通核沿医疗街布置,各医疗模块之间设采光天井,优化诊区的采光通风条件,并使医疗街获得较好的景观和采光环境。在各层皮肤科和老年病科室之间设共享中心,布置可共用的医技、办公和服务设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诊疗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标准的柱网体系保证医疗模块能够适应医疗功能变化要求,采用二次候诊、医患分流和尽端设计原则,避免穿越,利于管理。在同层诊疗模式中,根据病种分中心特质,同层就近配备相应治疗模块,方便病患实现诊疗一体化的就医体验,减少病患跨层就医路径,缓解垂直交通压力。
▲模块化设计
交通策略
经过对院区周边交通评估分析,西侧利济东路为早高峰来院主要方向,由于西南出口临近干道,易在入口处发生排队拥堵。设计采用潮汐式高峰车流组织方式,利用早晚不同车辆特点充分利用交通资源。早高峰主要为入院车辆,可从西南、东北两个入口进入院区,并通过地库坡度引入地下,在地下完成泊客停靠及停车,减少地面排队,缓解城市拥堵。晚高峰主要为出院车辆,可从东西两个地库出口驶出,沿院区单向环形,避免拥堵。
基地内静态交通规划考虑到公共活动空间要求的相对安全的原则,设计使机动车避免进入基地深处,隔离人车流线。
▲立体交通
整合地下车库流线,串联全院地下交通,采用复合式停车系统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中央景观区地下一层为智慧停车入口,设置6台停车电梯,车辆驶入电梯后,司机从步行通道可直达院前客厅,高效满足停车数量要求。
▲复合式停车系统
疗愈环境
本项目位于中山大道的前进路-武胜路段,沿中山大道的体检中心为优秀历史建筑——汉口慈善会。作为片区重要的历史底蕴展示节点,本项目在沿街界面设计中突出其历史文化属性,通过改造梳理沿中山大道院前,还原轴线格局的广场空间,形成建筑礼仪入口,患者穿过广场进入院前客厅,感受百年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积淀。
▲历史风貌延续
▲城市界面补充
依托历史建筑和中心开放空间,塑造多层次、多体验的复合式景观空间。
▲景观空间
护理单元朝向中心花园,采光通风舒适,视野优良。角部的形态凹凸处自然形成公共活动空间,丰富室内环境,为患者提供休憩场所。
▲室内环境
立面设计
新建建筑风格采用竖向与横向导弧的形式与原有院区建筑立面相呼应,同时提取现状建筑立面构件的尺度与形式进行一定的现代转译更好的与功能相结合。
建筑外立面的的横向与竖向构件均采用装配式,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具有节能环保,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立面设计
Profile
项目概况
本资料声明:
1.本文为建筑设计技术分析,仅供欣赏学习。
2.本资料为要约邀请,不视为要约,所有政府、政策信息均来源于官方披露信息,具体以实物、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及买卖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为准。如有变化恕不另行通知。
3.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微信公众号“搜建筑”(ID:sjz9999)
合作、宣传、投稿
联系微信:soujianzhu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