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周cy
我有一个侄女,正在读小学六年级。
她和同龄的表姐一起住在寄宿学校,一天,天气阴沉沉的下起了雨。 侄女就只有一件长袖,可是她不想拒绝别人,因为害怕失去朋友,于是她就把自己唯一的长袖借了出去,回头就感冒了好几天。 但是,因为害怕失去朋友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适时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不可取。 侄女这个小故事,其实反映了目前家庭教育的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导致孩子对别人有求必应,过于在乎别人的感受,毫无底线的谦让别人。 不合理的请求是可以拒绝的,损害自己利益的请求也是可以拒绝的,帮助别人的前提,是学会保护自己。 《人间失格》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我的不幸,是因为没有拒绝的能力,因此别人一但劝诱,我便觉得假如拒绝的话,会在对方心里和自己心里都留下一道,显而易见,永远也无法修补的裂痕。” 很多孩子都以为,只要不拒绝,自己就可以拥有朋友,但事实并非如此,朋友应该是相互体谅的,对别人有求必应不一定能获得真友谊。 当孩子不懂得拒绝别人,善良的人会觉得孩子善良,记得孩子的好。不善良的人,只会把孩子作为工具人对待。 初中时住校,室友叫我帮忙带饭,当时觉得举手之劳,我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直到有一次,我因为有事情晚回去,我就告诉他说“不好带”。 他嘴上说着没事,但当我回到宿舍他就开始阴阳怪气,明里暗里怨我回来的晚了。 老好人当习惯了,感觉自己就是人家的仆人,还是没工资的那种。 后来因为一点小事我们两个就决裂了,我反而感觉轻松许多。 同样是室友带饭,对方说:“你真好,你能不能以后都帮我带?”。 我半开玩笑的脱口而出:“想得美,自己带”,然后对方说:“好吧”,就没事了,关系也一样的好。 我才意识到一开始就恰当的拒绝,有多重要,“不是我们不做好人,而是做好人要有个度”。 当朋友因为特殊原因,没办法及时到食堂吃饭,因此找我们帮忙,这个叫做帮忙。 但是如果自己啥事儿没有,就只是懒得打饭,频繁的吩咐你去打,这样的朋友根本不是朋友。 不要怕失去这样的朋友,因为真正的朋友是体谅,是我义无反顾你却不愿我辛苦。 及时说一句“不,谢谢,我去不了”,这是避免浪费时间在不喜欢的人身上和不想做的事情上的正确方式。 不要让孩子去做那个“有求必应”的朋友,明确的界限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建立人际关系,也让和孩子相处的朋友感到舒适。 《请回答1988》中德善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但她却总是被忽略。 德善马上对妈妈的眼神心领神会,没等妈妈说什么,德善便张口说:“不用管我了,我不吃也可以。” 家里买了炸鸡,妈妈把一个鸡腿给了大姐,之后伸起手臂把另一个鸡腿,越过自己身边的德善,给了坐的更远一些的儿子。 整个过程,没有人注意到德善的目光在随着母亲拿鸡腿的手而转动。 也没有人注意到,当妈妈把另一只鸡腿拿给儿子的时候,以及最后妈妈只拿了一个鸡翅给德善时,德善失望又满是委屈的眼神。 父母希望孩子是懂事的,孩子也努力去做了,可是没人看到孩子的需求。 父母只教会了孩子要懂事,却不教孩子,当面对不公平时,她是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她不应该一味的接受不公平,她是可以拒绝的。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你不是那个可以随便对待的,无所谓的人。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懂事的孩子也只是个孩子。” 心理学家M斯科特 派克曾说过:“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有做决定的权利。”
每一个孩子在学会拒绝的过程中,其实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其实生活中,孩子会常常接到他人不合理的请求,这要求我们培养孩子有很高的拒商。 拒绝的能力是必须要学习的,拒绝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如何克服拒绝别人后感到的内疚和怕别人因此不喜欢你的不安感 “你可能不得不每天按时上学,并且参加强制性活动,但是你可以不参加你不喜欢同学的派对。” 在头脑中做整理,衡量孰轻孰重,让孩子知道自己在意什么,不在意什么,然后让他勇敢的对自己不在意的事情说“不”。 但是如果孩子还是做不到不在意的话,你可以让孩子做一个形象化的练习,让他想象自己走进聚会时的心情,是烦躁还是充满喜悦。 如果我们能教会孩子把所有的东西,他们自己不想去做的事情。 无论是任务,事件,义务关系,全部都收集起来,然后让孩子果断的把这些不想去做的事情,丢在路边,会怎么样呢? 结果就是我们的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们必须教会孩子清除不必要的烦恼,只有这样才能为“快乐”留出空间。 让孩子明白,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不能只是做一个老好人。 你对别人的请求来者不拒,即便得到了一些人的喜欢,却让自己倍感煎熬,甚至于会失去自我,实际上得不偿失。 选择搭档的伙伴的时候,瞿泽林和李晋辉提出他们想要秋怡和颖飞这两个女生来作为搭档。 但是当瞿泽林话音刚落,朱一暄立刻就果断拒绝“不行,拿一个,你们不能一口气选两个,我们一组一个。” 但同样的,在第二轮选搭档的过程中,朱一暄组有了三次先选择搭档的机会。 瞿泽林和李晋辉对选队友的方式是不满意的,但他们两个犹犹豫豫只是不说话,而在朱一暄组看来,他们似乎是默认了这个规则,于是顺理成章的敲定。 其实在组队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朱一暄有很高的拒商,她拒绝人很快。 而瞿泽林和李晋辉没能明确拒绝,以至于在选队友的过程中,略位于下风。 当我们拒绝的不够坚决,很容易让别人认为这件事是有可能性的。 他会不断的想办法说服你,所以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你一定要坚决,告诉对方肯定不行,明确自己的底线,一定要学会拒绝,否则麻烦的事情会接踵而至。 很多成年人都觉得不能把拒绝做的太难看,于是想尽办法编各种各样的理由。 然而这些所谓的“高情商”表现,编造各种花里胡哨借口的人,往往会给别人不靠谱的印象。 所以拒绝这件事,最高的情商恰恰就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干干脆脆的拒绝本身也是对双方的一种尊重。 当孩子不想做一件事情,或者真的没时间做,告诉孩子,首先我们需要给出一个不能够抗拒的理由。 告诉对方,这件事情不是我不愿意,而是却是我解决不了。 这能够让对方很舒服,不管你能不能解决,但能让别人知道你是有诚意的,在协同他解决问题,并不是冷漠的拒绝他。 “用诚实和礼貌去表达,所以到最后你不必感到内疚,你表现得很好,没什么好道歉的,你一点也不需要感到抱歉。
你只需要说“不,谢谢”“我没有时间”“我买不起”世界不会因此终结。 这是你的诚实和礼貌,不在意,不愧疚,改变人生的魔法就等在那里,等你去施展。” 学习如何说不,设定界限,做更少,更在意的事情,那就能让孩子终生受益。你的好心,要有底线,别有求必应,遇事就帮。
碰到索取无度的人,果断拒绝,遇到不懂感恩的人,收起善良。”
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形式的改编、抄袭、洗稿,媒体平台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有价值育儿文章
微信号 : baomabaobao
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