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好好说听不见,非要吼一顿才管事?原因在这里
教育
2024-11-15 12:30
河北
文/秋秋
因为我和孩子的相处实在是太难了:和孩子好好说话听不见,说八百遍的事情也不带听的,非要吼一顿才管事!第三遍:走到孩子面前,已经够很晚了,该睡觉了。快点去刷牙!直到我发火,孩子才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慢吞吞走向卫生间……好好说的时候不听,非要发火大吼才有成效,你家孩子也是这样吗?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也把我的困惑跟孩子讨论了一下,他给出的答案,让我少活10年都少说了!“妈妈,你总问我为什么爸爸说什么我就听,你说什么我总是等到你发火才听,其实是因为爸爸说的话我能听懂。”先提醒,再劝说,实在不行讲讲道理,这三个步骤可能要重复几轮,直到没有耐心,发火大吼!看看爸爸是怎么做的:干净利落脆,直接给出指令,绝不多说半个字。很遗憾地说,不管对于哪个阶段的孩子来说,被拒绝、被支配去做某件事,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其中的道理。就像孩子说的,妈妈你别说了!妈妈你太烦了!其实,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著名的“超限效应”。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同理,当孩子受到的唠叨太多、时间太久,就会引发心理上的极度不耐烦甚至是反抗。唠叨无用,只能吼叫,看似合情合理,其实是在给育儿之路埋下更大的坑。孩子慢慢长大,拥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时,会不屑于父母的吼叫,甚至会对抗父母,不惜一切代价表达自己的力量,“你越这样我越不听你的”。不仅如此,在“吼叫式教育”之下长大的孩子,能学会的,一是遇到问题只会用怒吼来发泄情绪,根本无法解决问题;二是为避免被吼叫而沉默、忍着,只为追求一种表面的和平这一点就连成年人之间都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对待小孩子时更是常见。这一句笼统的话,对于孩子来说,他根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是打开门直接往外走吗?其实,需要孩子做的是,快速穿好衣服和鞋子。当我们说出指令时,要告诉孩子现在要做的具体动作是什么。其实是希望孩子注意安全,不要跑,可以牵手、走马路右侧、走人行道,注意来车。比如,与其抱怨、生气、发火“我收拾你的东西真的好累”“为什么你每次都把家里搞得很乱”,不如反复明确一个底线——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如果没有做到,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其他人是有权利对此有情绪的。孩子也会因此受到惩罚,让孩子感受到边界。可以简单理解为,为了避免在事情发生后再去掰扯“说过多少次了还这样”而把“丑话说在前头”的感觉。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 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会让人们自设樊篱,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中写道:“人,天生是悲观者,而后天我们要主动修炼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当我们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就事论事”能让孩子认识到,妈妈生气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表现好,而且是可以解决变得更好的。
当杯子真的被摔碎,我们脱口而出的批评是,“你总是这样不让人省心”“提醒你多少次了还这样”“为什么总是淘气”……
即便事实确实是,妈妈提醒很多次,别这样做容易有危险,孩子依然没有执行。当我们真的这样批评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的错误行为已经得到惩罚,今后所惧怕的也是批评、指责,而不是积极改善自己的行为,或者根本没有习得改善行为的方法。如果我们的批评指责并没有起作用,为什么不尝试换一种思路去对待相同的问题呢?“你这件事情没做好,下次可以……你一定能做好的。”如果不听,在一些非安全性的问题上,可以给孩子提出选择,让孩子体验后果。去年夏天,孩子翻出冬天的羽绒服,非说好久不穿了,想穿着出门。38度的天气,骄阳似火,怎么劝都不听,那就穿出去吧。出门没一会儿,羽绒服的拉链就拉不住了,再过一会儿,衣服已经“露肩”。十分钟不到,“妈妈,你帮我拿着吧!”他可以不向任何人妥协,但不会傻到不顾现实和身体感受。作者:秋秋。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形式的改编、抄袭、洗稿。媒体平台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有价值育儿文章
微信号 : baomabaobao
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