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是考研一族的终极愿望
一旦考入理想的学校
还会有烦恼和压力吗?
作为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教师,在18 年的工作中我曾接待过数千名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求助,在他们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在读研过程中内心经历的迷茫、挣扎与煎熬。
下面我将通过三个案例和大家说说在面对环境适应、导学关系、科研课题、同门竞争这些问题时,我们如何去面对由此而来的精神内耗,用什么样的应对方式真正去了解自己处境并从中获得成长。(案例中个人信息已做必要处理,人名均为化名)
01
“初来乍到,孤独感排山倒海”
经过几次心理咨询,小新逐渐平复了情绪,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他看到了强烈的迷茫和自我怀疑背后害怕错失的焦虑,也在与咨询师的分析讨论中有机会看清在错失焦虑的支配下自己无序的人生。小新也向自己的好朋友倾诉并分享自己的困惑,获得了情感的支持和理解,内心的孤独和焦虑感得以减轻。
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决定先放下疑虑,尝试融入新的环境。他在课堂的间隙主动与邻桌的同学分享自己对课程知识的思考,尝试与同门对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渐渐地,他与同门建立了友谊,逐渐融入课题组。同时,他也与导师和学长学姐进行交流,了解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对专业的期望,并收获了在当前环境下可以支持自己发展的学习资源。
02
“导师的高要求正在扼杀我对科研的兴趣”
当自己的研究兴趣与导师的要求产生分歧时,小优只能暂时将自己的兴趣放一边。“没办法!我们每周都要在组会上向导师汇报文献和实验进度,没有导师的同意和支持,我的研究设想也不可能落地。”
导师和研究生的纠葛,是研究生心理求助中的热门话题。在有关导学关系的讨论中,厘清边界、重新理解彼此的角色和期待十分重要。无论严格要求、出资源定方向,还是放养模式、给予充分的自由,对读研怀着不同期待和需求的学生需要提前了解不同导师的风格和要求,如果双方有较高的匹配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万一错配,先试着互相适应、充分沟通,也可以向学院提出更换导师的申请。
小优后来尝试着与导师沟通,希望导师可以理解并支持她在研究方向选择上的自主权,同时她也保证会尽力完成导师分配的实验室任务。尽管导师开始时不太情愿,后来通过心理中心的协商沟通,导师还是尊重小优的选择。而小优也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上慢慢恢复了对科研的兴趣。
03
“同门内卷,让我觉得如此艰难”
“我想象中师门应该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彼此尊重、同向而行、共同成长。但没想到就算是同一师门,我们也如此内卷才能获得导师有限的关注和资源。”正在读研二的小锐能力出众,平时颇得导师的喜爱。导师在组织一场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指定小锐作为课题组召集人来负责组织。小锐本以为这是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好机会,但实际情况却让她压力倍增。
“就像一个家里有那么多小孩,大家总想得到父母多一点赞扬和偏爱,希望落空后,有时又难免会妒忌,甚至会故意作对。”在学术研讨会的工作安排中,有些同门表面配合,暗地里却消极怠工,甚至出言讥讽。历经各种风波,中途屡次出错,身心疲惫的小锐会议结束当晚躲在宿舍放声大哭,没想到自己这么难!
自从那次与同门师姐因工作分配发生冲突后,小锐每次想到要回实验室或参加组会,会不可避免地遇到那些和自己有摩擦的同门,她的内心都会充满恐惧和抵触。她开始觉得整个研究生生涯充满压抑和无助。
经历了长时间的压抑焦虑后,小锐在舍友的鼓励下前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在咨询师的支持和共情中,她慢慢放下平日的紧绷心态,将难以言说的委屈与压力倾吐出来。在与咨询师的探讨中,小锐开始体会多子女家庭中的竞争与合作,她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生子女一直习惯性地享受着全家的资源和关注,以前根本没关注过这一成长议题。
她开始调整心态,接受学术竞争是研究生生活的一部分,而她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减轻自己的压力。此外,在面对不配合的同门时,她积极寻求帮助,寻找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法,在化解了几次摩擦后,她感到自己是有能力应对和处理的。
读研,是一场IQ+EQ的修行
导师关系、科研方向、同门竞争,这些都是进入研究生阶段开启的人生新议题。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既是研究生生活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机遇,可以让我们去发现并处理以前没有机会探索的人生议题。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研究生阶段正处于完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末期。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己是谁”及“自己将会怎样”的主观感觉和体验。在大学阶段大致完成了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未来职业方向的预期后,研究生阶段恰好是依据这些认识进行实践和尝试的初始时期。实践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部分错位,这使得研究生阶段注定是一个迷茫与自我怀疑交织的阶段。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眼前的压力和挑战困住,因为新环境的不适应、期望的落空、与导师关系的冲突、与同门的竞争,感到焦虑、困顿、迷茫,有时甚至会因为这些冲突与压力产生负面情绪占据了过多的心理能量,陷入“内耗”。
这个时候,不要怕,也不要慌,我们需要做的是积极寻找应对策略,比如主动适应环境、尝试调整心态、向朋友倾诉、与外界沟通、进行户外运动、寻求心理咨询等都是一些常见的有效方式。通过寻找、找到并逐渐发展出对自己有效的应对策略,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享受充实而有意义的研究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