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及产后抑郁,升高女性长期死亡风险
健康
2024-12-06 17:04
新加坡
每年至少4000万妇女可能出现由分娩引起的长期健康问题,包括围产期精神障碍,其中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自杀风险是正常女性的三倍。分娩后死亡的产妇中,大约20%是自杀造成的。2024年1月9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网络公开版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出现自杀行为(定义为自杀未遂或自杀)的风险是未患有抑郁症女性的三倍。在诊断后的一年中,风险最高。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风险会降低,但长达18年后,自杀风险仍然是未患病女性的两倍。
1月10日,《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脑与脊髓临床研究中心沈青特聘研究员团队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合作研究成果,发现围产期抑郁症会升高长期死亡风险。研究发现,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无论是在怀孕期间或生产后发生,都与长期死亡风险升高有显著关联,且死因不仅包括自杀、意外事故等非疾病因素,也包括心血管、癌症等疾病因素。死亡风险在围产期抑郁症诊断后一个月内最高,随时间推移,死亡风险升高的程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在长达18年的随访时间内,死亡风险的升高并未完全消失。进一步分析具体死因时,研究团队发现,自杀、意外事故等非疾病因素的死亡风险依旧是最高的。与未患病的女性相比,围产期抑郁症患者自杀死亡的风险高出六倍,死于意外事故的风险高出三倍。“这是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虽然无法证明直接因果关系,但它是迄今为止该领域规模最大、最全面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清楚地表明,罹患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具有显著升高的长期死亡风险,除了自杀,也与一系列其他死因有关。孕产期女性的家属必须意识到抑郁情绪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及时为情绪敏感期女性提供尽早的帮助。不仅仅是在照顾新生儿方面提供辅助,也要密切关注敏感期女性的情绪变化。”研究的第一作者沈青表示。
在上述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无论这些女性是否曾有心理健康问题,围产期抑郁症都会增加自杀行为和死亡风险。这表明,与怀孕相关的抑郁症可能与其他精神疾病不同,或更严重和影响持久。研究人员并不吃惊这一结果。围产期抑郁症(Perinatal depression)是孕期和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约20%的女性产后可能出现抑郁心境、快感缺失、体重改变、睡眠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精力不足、过度内疚、缺乏自信或自尊、注意力不集中或自杀意念等症状。产后抑郁通常在分娩后最初几天或几周内出现,而最严重的症状——出现自杀念头、恐慌、经常大哭——常常在怀孕期间开始,而非人们通常认为的分娩之后。在既往的研究中,分娩后死亡的产妇中,大约20%是自杀造成的。他们还研究了24473名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以及 246113名未受这种疾病影响且有生育史的亲姐妹。结果发现,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出现自杀行为的风险接近其姐妹的 3 倍。这使得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围产期抑郁症升高女性长期死亡风险,无论是否具有精神疾病史,且不受家庭遗传及童年环境影响。这项研究工作为患有精神疾病史的女性对于生育选择的思考,以及在孕产期是否应该中断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任何孕妇或新生儿父母都可能患上围产期抑郁,无论其年龄、收入、种族、族裔或受教育程度如何。中国围产期精神障碍筛查与诊治专家共识指出,其发病原因和机制与生物学差异、心理和社会因素都有关,特别是雌激素、黄体酮、甲状腺激素等对情绪的影响发挥重要作用,5-羟色胺的敏感性差异在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在妊娠晚期、分娩后和新生儿喂养期间,频繁的睡眠剥夺和昼夜节律改变、负性生活事件也会导致围产期女性情绪不稳定,同时患有慢性病、吸烟、药物滥用、贫困、遭遇家庭暴力的女性在围产期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也会极大增加。《柳叶刀全球卫生》上发表的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每年至少有4000万名妇女可能会出现由分娩引起的长期健康问题,包括围产期精神障碍。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如果孕期和产后抑郁得不到有效治疗,不仅会给产妇带来严重伤害,而且可能会导致婴儿的行为、情绪和认知能力受损。围产期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早期诊断尤为关键。根据我国《围产期精神障碍筛查与诊治专家共识》,针对围产期孕产妇精神障碍的治疗,既要考虑疾病的严重程度,又要考虑对母体和胎儿健康的影响,目前主张以“综合、全程、分级、多学科协作诊疗,保障孕产妇安全及胎儿安全”为治疗原则。2023年8月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用于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口服药祖拉诺酮(Zuranolone),被视为这一领域药物的一大创新。祖拉诺酮是第一种专门针对中度至重度产后抑郁症的速效口服短程治疗药物,最早在临床试验中第3天就起效。但对于临床医生和患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女性而言,妊娠期间及产后使用精神药物是一个持续挑战。国内外医学界并不推荐药物作为大多数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针对孕产妇这一特殊群体,首选认知行为疗法,严重发作者推荐使用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依据前述共识,在药物选择方面应尽量遵循“单一用药”原则,选择循证研究证实对母婴风险最小和有效性更高、蛋白质结合力更高效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