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
◎郭筱簏
吸饱了风声的树不再沉默
别问我一年终了,那些叶子
为什么还不脱落
别问我预兆丰年的瑞雪
为什么到今天,迟迟没有降下
别问我四十多年了,为什么
还没从巢湖南岸走到北岸,而你
也不在约定好的月亮河湿地等我
并没有什么不同,即便我们擦身而过
依旧认不出彼此。像极了乌桕树上
乳白色的果实,群居
而孤悬于各自宇宙的中心
只是今夜,逝去的事物都会回来
我们会端坐在一行诗的结尾
看尽千帆踏浪而过
旗山和鼓山在彼此巨大的阴影里
交换石化的方言
凤凰山上百凤齐鸣的时候
湖水的伤口将慢慢愈合
天空燃烧,星星坠落。那被命名为
璀璨烟花的,在今夜
起初是一群人的乡愁,而后散落
成为,万家灯火
(作者简介:郭筱簏,安徽巢湖人。诗观:于万千繁华中葆有痛意。)
除夕夜
◎乔茜
一年里最后一场热播剧
人人都是主角,上演着阖家
团圆的大戏……不管开没开花
结没结果——剧情都叫生长
“除夕是良夜,更是良机啊”
充满仪式感的年夜饭都在
等候:一个人。一个推开
雾霾的人:用不同的一双手
当躲债与追债在年的辙痕里
相碰。却碰出了除夕夜
最美的花火:时间和法律终于
在一片中国红中与往事干杯!
(作者简介:乔茜,皖西人,喜欢诗歌。)
除夕夜
◎一点蜜
漆黑的天空,辽阔
遍地种下
瞬间的烟花
盛开的
笑脸
奔进春天里
而多少桌前的乡音
使城市
空得苍茫
(作者简介:一点蜜,安徽人,喜欢分行。诗观:生活是诗,诗不是生活。)
除夕夜
◎鸽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爆竹
噼噼啪啪
久未围坐一起的亲人,从四方赶来
放下身上的河流心底的群山
把旧岁缝缝补补,织下新年的梦想
喜气福气吉气盈盈
在春联、年画、门神和年夜饭里
我们找到笑声,找到灯盏
找到我们热爱的脸色。时间滴答
孩子们
在院子里放烟花,并把自己
放成天上最美的焰火
大人们往火盆里一次次添柴加火
清除风雪后的世界
时间滴答,左手爱上右手
时间滴答,身体爱上心灵
跨过年的门槛,停下脚步
蓦然回首,见自己在灯火阑珊处
派送涌动的祝福,和焕然一新的如意
(作者简介:鸽子,云南诗歌爱好者。)
除夕夜
◎张洪昌
一个没有月亮的除夕夜
村庄用灯火点亮团圆的星河
每家都保留一盏长明灯
走多远,心还在那里
像亲人梦里的眼睛
烟火呼叫着,夜空上弹奏音符
大喊出很久没人提及的乳名
只等新年的钟声响起
放开喉咙,与星子和鸣
年味是一件老物件
每年都按时拿出来把玩
彻夜通明的灯火下
不会错过,又各自不同
(作者简介:张洪昌,河北泊头人。爱诗歌,生活的一部分。)
除夕夜
◎雅鱼
女儿穿上红红的新衣
在新衣口袋里揣上压岁钱的红包
看着她暖融融、红通通的笑脸
想起小时候,有一年除夕夜
我没有新衣
没有压岁钱
年夜饭也没吃
父亲还奔走在外面
如豆的油灯明明灭灭
晃着来人高矮胖瘦的影子
那些大大小小的借条
无非油盐酱醋,杂货米面
我和姐姐惶惶不安,泪流满面
女儿眼神清澈,似懂非懂
不相信妈妈讲的故事
我怎么在这样红红的日子里
企图让一个孩子去懂另一个时代的孩子
企图让一个孩子去懂一个男人在除夕夜
走投无路的滋味
(作者简介:雅鱼:原名王金红,现居芜湖,诗歌爱好者。)
除夕夜
◎廖兴坤
除夕,家家户户灯火通明
那是游子急切奔赴的温暖港湾
炊烟袅袅升腾,饱含母亲滋味的年夜饭
承载了一年亲情的重量
辞旧迎新,每一个心房都溢满爱意
每一声爆竹,都流淌着节日的欢欣
传递着新年的期盼与期待
火光与光影交错间,五彩斑斓的光华
映照出心中质朴的向往
夜空中,月轮摇曳
它的光芒,轻抚过每一扇窗扉
将夜色点缀得深邃而生动
跨越岁月的狂欢,我逐渐领悟团圆的意义
它萌芽于春雨里,拔节在春风中
(作者简介:廖兴坤,男,布依族,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顺市作家协会理事、西秀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诗歌四百余首。)
除夕夜
◎语希
今夜无眠,今夜厚重
今夜喜乐不入心。团圆
相守,满桌子的佳肴美馔
嚼不出久远的味
还是那个天空,钟声还是
那个时辰敲响,等待是那么焦急
事物在运转
这一刻,脸上的愁云暂且揉碎洒落
开怀畅饮,可以
再来一杯,但不能有醉意
要把每一位相聚的脸庞都精细地雕琢
刻在心底。待曦光走来
况味殆尽,会听见
隆隆的鞭炮声在敲打新的岁月。窗外
鸟儿照常飞行,觅食
忙着筑巢
(作者简介:语希,原名李爱华,爱诗写诗的八公山人。)
除夕夜
◎默语
我回来了
鞋底吻着泥泞的乡土
心,有地落脚
捣衣的轻响传来
如旧年的歌谣,在耳畔缠绕
那是我魂牵梦萦的曲调
饭菜的香味飘绕
似儿时的温柔,将味蕾拥抱
那是我日思夜想的味道
城中的珍馐罗列成行
怎比村里两碟家常小菜
市肆的琼浆泛着华光
难敌庄头二两醇厚米酒
年夜饭
填饱了游子的胃
还有他的心
(作者简介:默语,原名童凌峰,安徽芜湖人,一个爱好诗歌的人。)
除夕夜
◎张春
青岛的第九个除夕夜
继续与亲友视频连线
表达想念和祝福
年夜饭多了一道菜
割不完的乡愁
烟花爆竹被禁放多年
窗外还有鞭炮声
偶尔也有烟花划破夜空
可以在阳台上观景
好几年没看春节晚会
今年不知有没有喜欢的内容
继续要求孩子守岁
不再列入自己的日程
今夜很快就会成为昨夜
平常心对待,舒服就行
(作者简介:张春,东北人,现居青岛,喜欢码字煮酒,自娱自乐。诗观:写诗,修炼心灵。)
除夕夜
◎白芍
虚拟的炮竹声
也是一种花开的声音
禁止城中燃放烟花爆竹
传统的变脸生生活起来
于是换成另一副面孔
在舞台上下竞相演绎
花生糖果纷纷脱去外衣
串连七彩灯火荒诞流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端举的年味有多少不同
无论站着跪着
都曾是那一路走来的支撑
再怎么放不下的俗气
又在这一夜守岁中悉数咽下
风雪夜色在春潮中涌动
坐等黎明的人不止我一个
(作者简介:白芍,本名王广宣,现居安徽马鞍山市。安徽省诗词学会现代诗专委会委员。作品主见于《诗歌月刊》《安徽文学》《作家天地》等刊。)
除夕夜
◎樱花巷
你听,家家都在读诗
故乡赠予游子的诗
和铺在院里的鞭炮一样
有短有长
那诗句,从父亲斑白的鬓间漏出
裹挟着往昔岁月的温厚慈祥
那诗里,藏着灶火的温度
晕染成年夜饭上,锅中煨出的甜香
父亲忙着读着,把诗藏进深深皱纹
和灶边滚落的汗水一同抹去
诗句幻化成碗碗佳肴
却盛着对远方的渴望
我于他乡的月色中徘徊多年
终于还是回来了
却掏不出纯粹的乡音
只能用柴火的灰烬续写了两行
面对院子里鞭炮一连串的追问
满心无奈,却又无言以对
纵然读不出诗的平仄
却永远也不会忘记诗的本意
除夕夜
◎天边的云朵
和谐号
将逆流的我
送往候鸟滞留的水泥丛林
一次特别之旅,见证
龙与蛇的交头接耳
冷漠的城,此刻
展现最温暖的一面
处处张灯结彩,橘福满市
礼花天空开放,一再烘托节日的喜庆
让五湖四海都体验家的氛围
今夜,我是远道的客
大梅沙亮如白昼
海水一浪高过一浪,洗尽喧嚣和疲惫
大人和小孩一起栽种
新春的心愿
今夜,我也是鹏城的守夜人
草木一改肃穆的秉性,着盛装
欢迎八方宾朋
坐在莲花山巅,聆听
特区的心跳
搜寻一路发展的足迹
看黎明
如何揭开
崭新的一页
除夕夜
◎程向前
一个夜晚,一个符号
站在岁序的门槛
我能做什么
如果是孩提时代
会拿着灯笼
和小伙伴们一起
拜年,串门,放鞭炮
如果还年轻
会和家人一起狂饮
或与朋友们打牌
通宵达旦
抹去所有的如果
在这个特别的夜晚
和多数人所做的一样
以最便捷的方式
为心中的人送去祝福
(作者简介:程向前,安徽潜山市人,安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安庆晚报》《安庆作家》《安徽诗歌》《西狐文学》《三江文学》和《名家美文欣赏》以及其他文学平台发表散文、小说和诗歌作品多篇。)
除夕夜
◎菲馨春
年夜饭的兴致不退潮
点亮大红灯笼
感染电视屏幕
一片红彤彤
红裙裾,红领带
火红的台词一串串
荡漾的春风无限延长
春到人间
老人,舒展岁月的褶皱
享受时代的关照
焕然一新的衣帽
孩子们尝鲜方片糕
步步登高未来的日子
屋子盛不下灿烂的笑
失眠,难得的雷同
守着温馨的时光
守住生活的甜蜜
天明,又是一个艳阳天
(作者简介:菲馨春,安徽人。诗文散见《未名诗人》《安徽日报》《南国诗报》《太白诗刊》和《长江诗歌》等纸刊。诗观:功夫在诗外。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除夕夜
◎朱志运
这一夜 已没有夜的概念
万家灯火 仿如白昼
每个人的心都是向上的
被快乐捧着
一年最后一夜
都不想用睡觉去浪费
把一分一秒都握在手里
嵌入到自己的生命里
沉浸在小家的幸福里
所有的愁绪烦忧溶解为清澈的酒
被清脆的碰杯声 “叮咚”
化为人间动听的乐曲
让我们与明天 明年 春天
无缝相连
让我们与月亮 星星 太阳
牵手同行
让所有的梦都在眼前摊开
让每个愿望在人生的枝条上长叶
让亲情在心里荡漾成美丽的笑
今夜 礼花满天 我们的天空璀璨夺目
(作者简介:朱志运,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衡阳作协会员。在《中国诗人》《一线诗刊》《安徽诗歌》《长江诗歌》和《湖南诗歌》等发表诗歌。)
除夕
◎辛冬妹
守着一盆火
守着一个年
从结束到开始
从告别到相见
小时候的除夕
不只守岁
更多的是守着母亲的一句祝福
比如说无病无灾
比如说快快长大
比如说跳出苦海
母亲的每一句话
在菜肴与米饭的杂糅里
听到骨感的声音
现在的除夕
我也想说一些祝福
比如说母亲要健健康康
比如说孩子要平平安安
比如说来年要多喜乐常安宁
可母亲在一个山头
山高水远草木茂盛
声音无法抵达厚厚的土层
洗过千百遍,除夕之语
已经毫无穿透力
只剩一个名词
从古传到今
把民间的词义
放到酒或茶里
煮出沸腾的音律
(作者简介:江西万载人,60后,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正高级)。在《中国文学》《星火》等多家文学刊物和《安徽诗歌》等多个文学平台发表诗歌、小说和散文若干,出版新闻、文学和教育等专著多部。现就职于江西省宜春市融媒体中心。)
除夕夜
◎杨颖
当夜色深沉,灯火未央
城市的喧嚣渐隐于远方
街角的风,带着寒意的香
吹拂过这岁末的时光
高楼间,星光点点如网
是万家灯火,还是心中希望
钟声未响,心已飘向远方
那故乡的烟火,是否正盛放
电视里,欢声笑语绵长
春晚的节目,温暖了心房
而窗外,偶尔有烟花绽放
照亮了夜空,也点亮了梦想
餐桌旁,家人围坐一堂
杯盘狼藉间,是爱的模样
谈笑风生里,岁月静好长
这一刻,幸福如此简单、安详
时光匆匆,岁月如江
流转中,我们学会了坚强
但在这除夕的夜里徜徉
心变得柔软,仿佛回到童年时光
钟声终于敲响,辞旧迎新章
烟花绽放,如梦幻般辉煌
愿新的一年,心愿都能如愿以偿
愿每个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不忘
此刻,让过去的一切随风飘散
拥抱未来,勇敢地去闯
除夕夜,是告别也是起航
让我们携手,共赴新的希望
(作者简介:杨颖,女,70后,贵州安顺人,安顺市作协会员,紫云县作协会员。作品发表在《散文圈》《师者文心》《山东诗歌》和《安徽诗歌》等纸刊或微刊。诗观:写诗,解脱自我,超越灵魂;写诗,能追求内心的宁静。)
除夕夜
◎周吉富
彤红的春联
贴在雪夜的门扉
三百六十五天的等待
只为这一刻的
打开,释放所有的
祝愿
跨年钟声敲响
沸腾的城市和乡村
烟花和爆竹
拭去久久的静美之后
逐渐掀开了
正月里来正月正
二月二呀龙抬头
一路沿着心思
奔着往前
总得估计
这一刻每一羽鸟
都安享巢中
每一株树
等待新叶萌发
每一杯美酒
释放香醇
(作者简介:周吉富,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芜湖市诗人协会会员,安徽省现代诗歌研究会会员。有多篇散文、小说发表。2022年散文集《二十四节气》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23年长篇小说《农忙》由联合文化出版社出版。)
除夕夜
◎赵元存
小时候,除夕夜
是一首欢乐的童谣
一串串鞭炮炸响了夜空
那时候几毛钱的压岁钱便能让我们
兴奋得欢呼雀跃
青年时,除夕夜
是军营里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饺
吃完,迈向哨所的步伐更实
握紧钢枪的双手更有力
唯独思乡的情更深,更浓
中年时,除夕夜
是与家人同乐的一桌年夜饭
一道道舒心可口的菜肴
让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知天命的年纪,除夕夜
期盼孩子未来能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
能带上心爱的女友早日跨入家门的那一刻
把岁月过得圆满,过得开心快乐
除夕夜,年复一年
你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
承载着对祖先的思念
承载着对团圆的渴望
更承载着对祖国辞旧迎新的祝福
(作者简介:赵元存,安徽泾县人,医院行政干部,新闻和诗歌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多家媒体平台。诗观:诗歌源自生活,放飞人生情怀。)
除夕夜
◎章玉林
那些年
除夕夜
犹如钢铁铸就成雕像
坚守在战位执行任务
饭堂里传来战友欢歌笑语
寒风中飘来饭菜阵阵浓香
思绪带回到千里之外家乡
眼前浮现哥和妹天真笑脸
和父母被生活艰辛压弯的脊梁
多想插上翅飞回日思夜想村庄
当着亲人们的面说声
军营已把我淬炼成钢
满天星星就像父母慈祥的目光
给予那无限温暖和无穷的力量
虽不能与家人团圆
但换千家万户团圆
(作者简介:章玉林,笔名立早,安徽庐江人。现居合肥,热爱写作。)
除夕夜
◎赵兴军
等,父母心焦无怨言
家中掌勺人忙碌有序 笑意盈脸
聚,其乐融融话丰年
围坐把箸举盏言欢
幸福溢杯沿
老父似幼童痴迷烟花
梦想点燃 于夜空次第绽放
兴奋一如当年
门灯整夜无眠
为家 为梦 虽思绪云天外
依然照亮前行路 责无旁贷
看来年 精气神
定如朝阳初现
(作者简介:赵兴军,安徽巢湖人,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巢湖市作协会员。)
民间性 独立性 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