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觉宝,一个混吃等死的号主。☀️
前面聊过2篇关于养生的内容,
浅谈养生
再谈养生~不熬夜太难了
这几个月又啃了几本养生书,特别是徐文兵这本《黄帝内经的智慧》,感觉很有收获。
做个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保存下干货,顺便分享给大家,感兴趣的按需取用。
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什么叫“知道”?我们现在把“知道”当成一个动词来讲,其实它是一个动宾词,知和道。道,指天道,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能顺着自己的心情去养生,而要遵循自然规律。
从道家传承来讲,强调“道法术器”,道、法、术、器的层次是不一样的。
“道”是天道;“法”是人定之法,“术”是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方法;“器”是指有形的物质或工具。
“形而下者谓之器”,指的是我们吃什么、喝什么?
有的人讲养生之术,比如,叩齿、梳头、敲胆经、捏耳朵等……
还有人讲养生之法,比如法于阴阳,讲的就是古代的历法,一套是阳历,一套是阴历。
不过最重要的,应该还是养生之道。
这里先聊下历法,蛮有意思,小时候一直听老人说,阴历、阳历,后来上学生活都是用的公历,其实一直也没搞明白这几个历法究竟有什么区别。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浙江的小学生都背诵过的节气诗,是阳历,阳历就是二十四节气,老祖宗用阳历来指导工作农耕。中国人把阳历的变化讲得很细,五天作为一个时间段,周围的动植物相应就有一个变化,称为候。十五天,称为气,我们经常说的气候变化,其实是一个量词。两个气为一节。九十天为一季。这就是我们说的气候、节气、季节。阴历指什么呢?阴历是根据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来制定的,用来指导人的生活。第一个节是正月初一春节,二月初二龙抬头,四月初八浴佛节去寺院,五月端午吃粽子,六月初六晒红绿,七月初七乞巧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腊月初八腊八节,腊月二十三小年,大年三十除夕。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分开的,阴跟阳也是分开的,根据太阳、月亮的变化,跟着它的步调走,就是合法,违背了这个,就是非法。古人真是大智慧,这两年我会经常简短又有意识的记录一些心情和身体状况。我发现月亮潮汐对心情的影响,女人雌激素对身体也有影响,这些东西都非常细微,你不去关注自己,根本无法察觉。我们经常说有的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就是不动胳膊不动腿。当蜥蜴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自断小尾巴逃生,就是舍去末端梢节来保护自己的身体。人也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当气血不够的时候,人会先保护重要的部位,保证身躯的气血供应,让流向四肢末梢的气血减弱。人老以后,手脚的精细活动,比如,捏针就不那么灵便了,这是黄帝观察到的现象。现在的健身房,大多数的运动,可能都停留在健体的层面。而传统的健身方式站桩,让身心回归自然,手脚不动,胃肠开始蠕动,这是健身。从古至今,人类追求健康长寿的梦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井水很凉,农民就抓一把干草,撒在马槽上漂着,马工作一天,出一身汗很累、很热,它急于喝水,但撒完干草后,要喝水它就得抬起头喷一下,用鼻子把草喷出去。这叫“有节”。这样喝水,第二天牲口不会得病。相反,如果任由它喝拔凉拔凉的井水,第二天就会“炸了肺”,就会病倒。《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形寒饮冷则伤肺”,意思是说你的身体受凉了,还总喝冷饮,这个冷饮喝到胃里后,得靠你的胃,靠你的热乎气儿,把冷饮温到跟人的体温36.5℃一样,这就需要消耗你的能量。日积月累,胃当然会受不了,肺胃相关,所以时间长了,肺也受不了。现在很多人喜欢喝冰水,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其实就是没有节制喝出来的。平时饮水,渴了再喝,喝的时候一定要喝热水,而且每次喝三口,三“口”加起来叫什么?“有品”。应该什么时候喝冰水呢?冬天。为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道法自然,因为冬天有冰。北方一些地方,到冬天老百姓都会吃一些冻柿子、冻梨、冻海棠果,这是一个习俗。冬天的时候,人体的气血是潜伏闭藏的,这时候体表是冷的,但胃肠是热的。所以,冬天吃进补的东西最容易被吸收消化。相反,夏天人的气血在体表发散了,这时候胃肠是冷的,人到夏天的时候消化功能是最差的,所以人们有“苦夏”之说。到了夏天,自然界没有冰,但现在科技发达了,人能在夏天造出冰。很多人把胃肠吃坏了,开始你身体有反应,会上吐下泻,然后慢慢会失去知觉,麻木以后,你不吐也不泻了,就把那些阴寒的东西吸收到体内,目前貌似没有病,但其实隐藏着更大的疾病。绿茶生长在南方炎热潮湿的环境,有苦寒之性,能清心火,有一种清香的味道,能让人微微出点儿汗,而且能利小便。相对好点儿、温和点儿的茶是什么呢?半发酵茶,其典型代表是乌龙茶。当你觉得受热了嗓子疼,或者发热发不出来的时候,喝一杯清香透亮的单枞茶,能让你微微出点儿汗,腋下习习生风,嗓子里那种肿疼的感觉就会消失。还有一种茶是铁观音,是福建安溪产的乌龙茶,它也属于半发酵茶。春天采的铁观音茶比较淡,秋天采的铁观音茶比较香,有“春水秋香”之说,你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少喝点儿,浅尝辄止。小口喝功夫茶可以保证最大程度、最快速度被身体吸收、利用,转化为体液,马上就满口生津。还有比较温和的茶,是福建武夷山产的岩茶,典型代表有大红袍、肉桂、水仙。它除了半发酵以外,还经过一道工艺——焙火。我们知道茶是寒性的,经过焙火以后,就变得温和一点,更适合脾胃寒凉的人或北方人饮用。最适合北方人喝的茶是全发酵茶,红茶。茶叶全发酵以后,性质变得温和,有暖胃的效果。中国最早的红茶叫正山小种,出产在福建的武夷山区,是供给英国王室喝的。现在红茶的价格炒得非常高。其实茶叶不在价格高低,我们只要看一下它的产地和加工工艺,以及发酵程度,选择相应的茶就可以。这些红茶都是利用茶叶自身的酶充分发酵后,代替了我们身体的酶工作,节省了我们大量的能量,我们的胃、消化腺、消化液不必有太多的耗损就能吸收,这就是红茶的好处。黑茶里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普洱。普洱茶有生普、熟普,生普没有任何发酵,熟饼是渥堆发酵,改变了茶叶寒凉的性质。比较好的黑茶还有六堡茶,大家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选择。你到饭店里,一张口,把这儿最贵的菜给我上一遍,一看这人,有钱。你到饭店里,今天是什么节气,我是什么体质,我请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体质,给我来几个符合时令的菜,这叫“贵”。现在很多人逐渐由富向贵过渡,这是需要学习,需要引导的。天地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所以生活应该顺应规律,“常”指规律,起居应该是有规律的。《黄帝内经》说,“夜卧早起,必待日光”,没太阳的时候多睡觉,太阳出来再活动,生活规律跟着太阳的变化而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如果你接受了这种观念,不妨亲自去实践一下,感受一下区别。“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的老师岐伯的话就这么几句,值得大家把它背诵下来,铭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怎么对待自己的欲?“志闲而少欲”;怎么对待别人的欲?“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对我都没有任何影响,我自得其乐。如果你能做到“志闲而少欲”,你的心神是在心里待着的,而且被保护得好好的。你不会对过去的记忆念念不忘,也不会对将来的事没完没了地焦虑,就会做到“心安而不惧”。西方营养学讲究以吃的东西为本,会把食材成份分得很细,它不关心谁吃。中国人饮食以人为本,吃饭讲究什么时节,什么地方,什么心情,吃什么。
衣和服的区别在哪儿?衣是罩在服外面那一层的;服是内衣,是贴身的穿着。你是让别人看着好看,还是让自己觉得舒服?真正讲究的人,是注重内衣品质的人,不做给别人看。一些风俗,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比如清明节扫墓,端午节驱五毒……这些习惯你仔细研究,都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要尊重并享受它。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还能不养生吗?最后,我想说冥想、运动、健康饮食等都很好,但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能做到的。
一个人寿命的长短有多方面因素。
目前为止,研究证明影响寿命最大的还是基因,其次是心情。
一个人能保持心情愉快已经很不错了,开开心心的,比吃很多补品、做很多运动都有益于延年益寿。
如果一个人天天去运动,但运动导致他抑郁了,我觉得还不如不运动,毕竟心理健康是第一位。
就像有些父母逼孩子考一个好成绩,可孩子抑郁了,这值得吗?我觉得不值,这样的结果还不如成绩差一点。
你可以自己知道,自己行动,但别企图影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要去破坏,除非他自己领悟想要改变。
希望人人都能依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