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2——我还是有一点点悲伤

文摘   文化   2023-04-17 13:13   浙江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生死的小文 死生,前几天自己又看了一遍,觉得自己写的挺好哒
今天想写的内容,又和生死有关,所以就不取新题目了,当做一个续集也好。
为什么我不说生死,而取名为《死生》呢?是因为,从生到死这样的描述,似乎有些悲观,有些绝望。而向死而生,了解死好好生,感悟死痛快生,就显得积极多了。
在大事大非上,我是乐观的,人生最大的事,也就是生死的事,生死的事都解决了,都想明白了,其它的事,都会跟着顺畅起来。
上次写死生,我推荐了一本书,这次写死生,缘起是因为一部剧。

  喜剧悲剧暖剧  
我经常说,好的喜剧总是让人笑中带泪,例如星爷的电影,好的悲剧总是让人苦中带甜,例如隐入尘烟。
我不是一个爱看悲剧的人,总感觉人生已经非常苦短,看剧就多看些喜剧片吧,搞搞笑,乐呵乐呵,轻松愉悦就够了。
我还喜欢剧情片,喜欢有深度思考的编剧和导演的碰撞,很巧思地刻画人性中的善恶喜怒,美丑悲欢。
我还喜欢画面美、构图好、音乐棒、导演有审美的片,因为看那样的片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每一集都有哭点的剧,对我来说是不多的,韩剧《请回答1988是一部《三悦有了新工作》是一部,但它们其实都不属于悲剧,是暖剧,看完能给你力量,至少给了我力量。
它是一部国产剧,很多人可能听到国产剧,就不想往下听了,但这一部,和上次那本书《遗愿清单》一样,我给五颗星,有缘人可以去看看
它不畏惧谈论死亡,它也不简单地二元对立地给出每位逝者背后人伦道德的是非对错。

对于死亡背后的百态,剧作不定义、不选边,留白的价值表达,吸引着观众跟随三悦去找寻关于生活、工作和自我的意义。

跟她轮转过殡仪馆各个部门,望见百味杂陈的人世间;跟她一起在陌生环境结识了亦师亦友、如父如兄的高馆长和刘师傅,再随着他们的不同离去方式体验失去;也跟随三悦渐渐揭开母亲、生父、继父的前半生,在了解后达成和解……当观众代入了三悦的视角,导演李漠在每一处情感悸动时打出的暖光、扫过的空镜,他给予花草树木、自然生长最唯美的特写时,有些治愈便在举重若轻间悄然奏效了。

看这部剧的时候,刚好生病咳嗽,每一集,我都哭,观观对我说,先别看了,哭对肺部压力太大,但还是忍不住偷偷看完,好像是拖慢了我病愈的速度,但还是觉得很值得。

  死亡往往措手不及  
上一篇里,我也讲到了无常,这一篇还是想讲,很多人可能从来都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任何人的死,自己的死,其实都不会和我们提前打招呼的。
这样比较起来,反而那些得了重病的人,给了亲人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提示,让他们能慢慢地去接受,一个人将要离开的事实。
意外死亡,就是一般人最难接受的事。但其实,你是不会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的。它才是人生的常态。
我们听到别人意外的时候,总会侥幸的觉得,肯定不会是我,但真的那么肯定吗?佛陀说,生命只在呼吸间。

  死亡教育的退步  
没信佛之前,我也很少想关乎死亡的事,可能是因为畏惧死本身,可能是因为教育的缺失,可能是其它。
但信佛以后,我不仅愿意谈论死亡,愿意接触死亡,更愿意传播关于死亡的教育。
当今的死亡教育,其实是退步了的,早些年时,家里的老人都会早早的为自己打棺材,而打棺材的木工一般都是请到家里的院子里做工,小孩子就在院子里玩耍,也会看见这件事。
这其实就是最早的死亡教育,让小孩子知道,爷爷奶奶是会死的,这是在为他们的死,做的准备工作。
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如果你对死全然不知,那种虚无感和焦虑感,会一直伴随,是没有办法心安的。
为什么真正的念佛人,从不惧死,是因为我们知道,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向何方,都已经解决了。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这些都是佛法给我的。


  我还是会悲伤  

爸妈终于回杭州了,此次回老家他们顺利办成了很多事。

老爸缓和了我三叔和我大姑之间矛盾,之前因为奶奶葬礼一度闹得不太愉快,当两个年过半百的兄妹泪流满面、相拥而泣的时候,是令人动容的。

老爸说,年纪越大越懂得亲人的珍贵,为了一点点名闻利养,伤害彼此的感情都是不值得。

老妈先去长沙看望我二姨父,二姨父已经接近九十了,之前还在 借钱?那篇文章里提到过他的睿智,是一位我非常尊敬,在小时候就能引领我、影响我思想的老人。

他和我二姨是自由恋爱结婚的,感情非常好,一辈子相濡以沫,在我二姨卧病在床的几年里,也都是悉心照料着。

但是二姨年初走了,因为众所周知的那场……,姨父看见我妈妈去看他,马上就止不住的流眼泪,因为我妈妈长的像我二姨,让他忍不住会想到她,吃饭睡眠状态都不是太好。

老妈带着我二姨的女儿(其实比我妈还要大一岁),从长沙出发第一次踏足荆州的土地,代替她的妈妈,去看望我大姨、三姨,表姐这一趟玩得很开心。

我听到妈妈这样说,我很难过,随口就说:“两个人感情太好,也不是好事,一个人走了,另外一个人是多么悲伤,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估计姨父也时日无多;两个人感情不好,一人离开,另外一个人完全没有眷恋,甚至觉得解脱,但这样也证明,生前的时候他们过得没有那么幸福。”

就在今天早上,妈妈接到讣告,说二姨父也走了,虽然上面说,不办葬礼,不开追悼会,不用去悼念他一切从简,妈妈还是立刻让我买好又去长沙的高铁票。

我问妈妈,二姨和姨父都走了,您有遗憾吗?

妈妈说,没有遗憾,这次去见过最后一面了,二姨虽然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但以前,我对他们很好,他们对我也很好,我没有遗憾。

我信佛了,我知道生死无常,我知道就算是最爱的人,也会有一天离开我,我经常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我甚至经常希望,最早离开的那个人是我自己,或许我是有点胆怯,不想面对这样的对境。

但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还是会情绪波动,没有那么的平静,我还是会有点悲伤。

我还需要不断的练习,去学会接受和每一个觉得重要的人的分离。






明镜觉
佛子小觉的见闻、思考、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