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打造对非合作“威海模式”

政务   2024-12-17 12:02   山东  

  12月17日上午9:30,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市长赵宝钢,市外办党组书记丛龙海介绍我市对非工作有关情况。


今年9月,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50多个非方成员领导人、非洲地区组织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提议,“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六大主张,以及中方未来三年同非方开展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十大伙伴行动。

近年来,威海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非合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两个服务”,主动融入国家对非工作大局,通过高层引领、部门协同、搭建平台、塑造品牌等方式,全力打造对非合作“威海模式”。目前,全市共有620余家企业与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在非设立企业(机构)66个,协议投资总额6.4亿美元,涵盖建筑、仓储物流等21个行业大类,已在非洲20余个国家实施工程项目上百个,完成营业额数十亿美元。自2020年以来,威海对非出口年均增长27.1%;今年1—10月对非出口69.7亿元,同比增长10.8%,展现出对非贸易的强劲增长势头。威海现成为山东对非交流合作最活跃的地级市之一,对非合作“威海模式”典型经验得到省委外办认可推广。



农业合作实现突破


考虑到当前国内耕地资源有限、农产品需求强劲的现状,我市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不断加强与非洲国家在农业领域深度合作,探索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威海公司与津巴布韦合作方开展大花生试种成功,就扩大种植、进口和深加工合作达成一致,为后续形成十亿级花生产业链奠定基础。威海国际公司在刚果(布)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木薯种植加工产业园,年产木薯粉10000吨,销售收入4000万元人民币。威海华坦公司已取得从坦桑尼亚进口咖啡豆、腰果、大豆等多项农产品准入许可,推动打造威海对非农产品进口集散中心。




海洋渔业合作加速推进


我市积极顺应中非发展蓝色经济政策导向,广泛参与非洲渔业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合作建设,持续深化对非海洋产业合作。荣成市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在从事远洋捕捞作业基础上,建设加纳远洋渔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工投产。荣成市富顺渔工贸有限公司在毛里塔尼亚投资建设渔业产业园区,总投资7000多万美元,初步形成涵盖捕捞、加工、仓储物流、保障服务等各环节产业链条。此外,威海国际公司还在赤道几内亚积极推进渔业发展综合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将成为近年威海对非合作最大项目。




医疗合作蓬勃发展


当前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双方医疗合作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非洲医疗保健和健康领域的商业价值将达259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我市主动抢抓机遇,发挥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优势,积极开拓非洲市场。威海企业今年初同津巴布韦国防部医院达成出口4000万美元医疗器械及耗材的协议并逐步落实,威高集团生产的输血耗材现在非洲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华坦公司与桑给巴尔卫生部就桑给巴尔数字化基础医疗改善项目签订合作协议,项目金额为3000万欧元,计划建设150座医疗基站,改善桑给巴尔居民的就医环境。此外,威海企业已三次赴坦桑尼亚等国考察,计划在当地投资设厂,生产医疗器械并建立医院,努力形成医疗器械贸易、生产和服务一体化的走出去格局。




绿色能源合作成果斐然


近年来,非洲国家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迫切希望发展绿色能源,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中非合作论坛、共建“一带一路”等机制和倡议框架下,我市充分发挥新能源领域产业集群优势,大力推动绿色项目建设,助力非洲国家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山东建尼科技有限公司在尼日利亚投资建设乙醇加工厂,年产值达到1亿美元,项目入选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展。山东鼎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津巴布韦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拟投资建设100兆瓦风力发电、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此项目将有效帮助当地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同时进一步拓展我能源企业在非洲的发展空间,获得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互联互通建设取得实效


聚焦高水平开放,我市抢抓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有利契机,主动作为,升级完善国际物流大通道。今年5月,成功开通威海口岸首条对非国际海运航线—“威海—坦桑尼亚”直达航线,较中转航线时间缩短30天左右、成本降低约10%;同步启用1.44万平方米中非集拼仓,为威海乃至全国工业品出口非洲提供点对点的快航服务,预计带动年对非贸易额约40亿元人民币。威海黄海造船厂向毛里求斯顺利交付合同金额1900万美元的重吊船,毛方总理贾格纳特亲自出席船只启用仪式,并指示毛驻华大使致函威海市政府表示感谢,该船成为中毛共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新标志。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威海企业勇于开拓,积极参与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展现新作为。威海国际公司先后承建刚果(布)玛雅—玛雅国际机场、多哥洛美国际机场、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国际机场等3个首都国际机场,中标刚果(金)金沙萨恩吉利国际机场建设,合同额超过10亿美元,建筑面积约16万平米。该公司建设的联合国驻西非办公室办公楼项目受到古特雷斯秘书长的高度赞赏。




科教人文交流日益频繁


威海积极聚焦教育、文化等领域,持续打造国际人文交流品牌,促进对非民心相通。今年10月,接待津巴布韦青年政治精英代表团来访,代表团参观了市长热线中心和韩乐坊社区等地,使外方近距离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威海实践以及对外开放成就。我市还在坦桑尼亚设立“非洲·威海馆”,搭建起集文化展示、旅游展示、产品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展览展示平台。威海职业学院牵头与国内多家院校成立“职业教育国际化协同发展共同体”,与科特迪瓦、赞比亚、津巴布韦等国大学在非洲共建山东职教品牌机构“班·墨学院”。威海职业学院、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等参与“坦桑尼亚国家职教标准开发项目”,牵头或参与制定职教标准9个。山东大学与南非国家实验室在物理等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山大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南部非洲研究与文献中心开展智库对话。双方人文交流进一步凝聚了友好民意,同时也为开展职教合作、创造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我市打造对非合作“威海模式”取得了很好成效,我市对非交流主要思路和措施是什么?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对非合作示范城市,聚焦本地产业需求,抢抓非洲新兴市场机遇,从高层交往、民间交流、服务经济等角度切入,推动成为对非交流前沿阵地。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对非合作新格局。威海对非合作具备一定的基础,为更好地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成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内外情况特别是本地企业对非经贸合作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威海市深化对非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深化地方交往、推动优势产能合作、畅通合作渠道等15项合作重点事项,为各部门和企业深入开展对非合作提供了具体指南,更好服务企业推进与非洲国家交流合作。
密切高层交往,调动对非合作积极性。今年年初,市政府主要领导通过各种渠道,带领威海企业,先后与坦桑尼亚、塞内加尔、津巴布韦的12位部级以上政要开展交流。8月,市委主要领导率团访问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经贸促进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双方经贸合作基础。我市先后邀请了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毛里求斯等10国驻华大使在内的40多名非洲外交官和部分国家部长级官员来访,举办系列经贸洽谈活动。通过加强高层交往,全面提升了对非贸易和产业合作层次,也提升了企业对非投资信心。
重视平台搭建,拓宽对非合作渠道。第一,主动参与国家级对非外交活动。带领我市企业家参加中非合作论坛企业家大会、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相关双边活动。第二,拓展对非友城“朋友圈”。目前全市已有非洲友城5个,其中,塞内加尔瓦卡姆市市长近一年半时间三次访问威海,成为促进威非关系发展的生动案例。第三,建立对非合作机制。今年9月,威海市政府与坦桑尼亚投资中心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构建长效合作机制。还创新建立“组团上门采购”机制,2023年以来促成61家非洲采购商组团来威考察,助力企业“在家门口”获得外贸订单7500多万元。第四,举办以威海和非洲企业家为主体的会议。威海市政府牵头举行了鲁非海洋合作发展对话会、中坦建交60周年2024山东威海—坦桑尼亚商务合作交流会、威海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经贸对话会等活动,签署协议10多项,成为推动对非合作的常态化平台。第五,自主搭建对非合作园区载体。支持威海华坦公司投资14亿元在坦桑尼亚建设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年均带动国内产品出口非洲市场2.5亿美元以上,该项目入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
强化精细对接,确保全面落实。为推动对非医疗器械贸易,我市有关部门不仅帮助医疗器械企业对接非洲采购方,还协助接待采购方来威考察和验厂,增进友谊与信任,促成采购协议落地成单。又如,黄海造船厂为毛里求斯建造重吊船,毛方多次修改设计方案,市领导和外事部门主动靠前介入,厘清问题关键,推动双方达成一致,获得合作双方赞誉。
强化政银企协作,保障企业合法权益。针对东道国政局、政策、汇兑等方面潜在风险,采取“政府部门+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等方式,健全一揽子服务体系。同时,聚焦企业对非贸易投资需求,推行“一企一策”服务模式,全力支持企业拓展非洲市场。
宣传中非友好,凝聚合作共识。针对本地企业普遍熟悉日韩而对非洲比较陌生的实际,我市加大宣传力度,聚力讲好“对非合作故事”,开创“对话大使”“驻华大使话威海”等媒体宣传节目,增进威海民众和企业对非洲政治、经济、社会和营商环境的了解。同时,积极宣讲国家对非政策,报道非洲经贸合作机遇,有效激发了企业对非合作信心。

通过以上措施,有效服务了威海乃至山东企业与非洲国家各领域合作高质量发展,也为共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威海力量。



当前,中非友好互利合作面临诸多机遇。我市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对非交流合作?



当前,我市正在加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展望未来,威海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2024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与非洲国家深化战略对接,扎实推动医疗器械、海洋经济、新能源、纺织服装等优势领域务实合作。
强化政策引领,全方位提升对非合作水平。抢抓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等区域贸易协定实施机遇,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对非进出口贸易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威海经济发展新引擎。积极开拓津巴布韦瀑布城、安哥拉卡宾达等基础条件好、合作潜力大的意向友城,扩大威海在非“朋友圈”,延伸工作手臂。
强化沟通交流,完善对非联系长效机制。积极承接和邀请非洲国家领导人、驻华使节等高层次访问团组来访,涵养人脉资源。与中非民间商会、中非发展基金等全国性组织和机构加强沟通,学习借鉴浙江义乌等地成立对非商会经验,助推威海企业抱团出海,全面深化对非合作。
强化务实合作,突出对非合作工作重点。围绕非洲国家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突出重点国别、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坚持“一国一策”、“一业一策”,开展对非投资合作。重点推动在蓝色经济、医药与医疗器械、矿产及新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职业教育等领域合作,建设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稳步提高威海产品、威海项目在非市场份额。
强化机制协同,为对非合作提供坚强保障。加强智库研究,依托山东大学(威海)等高校学科和专业优势,争创中非研究中心,为中非合作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支撑。鼓励对非贸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鲁贸贷”“齐鲁进口贷”“关税保”等融资政策,引导企业用好“小微统保平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信保”等外贸风险保障机制,提升企业经营风险应对能力。

下一步,我市将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持续放大先行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服务威海乃至山东企业与非洲国家各领域合作高质量发展,持续创新对非合作“威海模式”,为共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威海力量!



当前,我市对非交流合作持续扩大,我市公民到非洲经商、旅游、务工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对领事保护与协助的需求日益上升,当在非洲遇到困难时,怎样得到中国政府的领事保护与协助?



随着我市对非交往日益扩大,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叠加,由此带来海外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等风险日益凸显。
近年来,市外办深入践行“外事为民”理念,积极开展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开展涉外企业走访调研,摸排我市在高风险国家企业机构及零散人员情况,举办“走出去”重点企业境外安全保障工作培训会,会同涉外企业摸排海外安全风险隐患,引导企业守牢安全底线。同时,多渠道开展领事保护知识宣传活动,强化公民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公民海外应急防范技能,有效维护我市公民和机构海外合法利益。

如果我市公民或法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遭遇不测需要救助,可以联系就近的中国驻非使领馆,反映情况和有关要求。也可以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或86-10-65612308寻求帮助与服务。此外,也可咨询市外办,电话:0631-5227002,将提供精准服务。


转给更多人看看!

威海发布
公开政务信息,传递城市声音,发布最新动态,提供便民服务。精致城市,幸福威海!
 最新文章